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0章

<1i> 中秋前,趙長卿與夏文去朱慶的宅子裡吃了暖宅酒,梨果也去了,還有事託給趙長卿,“翰林院有位老翰林給我說親。”

趙長卿忙問,“是哪家?”

梨果笑,“櫻桃衚衕王家,我跟王翰林一道修書的,一來二去就熟了,他家一子一女,給我說的是王姑娘。卿姐姐,你有空幫我去相看相看。”

趙長卿笑,“你喜歡什麼樣的,先跟我說說,到時我去相看,才能知道王姑娘是不是合你心。”

梨果撓撓頭,道,“相貌不用太好看,也不要難看,中等就成。關鍵是性子好,得明理。其他也沒啥,王家家境一般,這我知道。我也不是啥富戶,要不是我哥賺錢,現在還窮著呢。只要是個一心一意的人就成。”梨果不是那等心高的,他雖然做了翰林,家裡的情況卻比較複雜。能娶個一心一意過日子的明理的姑娘,梨果就高興。

趙長卿笑,“放心吧,我回去就給王家送帖子,看人傢什麼時候有空,我過去拜訪。”

梨果笑,“有了信兒,叫阿文哥跟我說一聲。”

“放心吧。”

趙長卿回家跟夏文打聽王翰林如何,夏文笑,“怪道總瞧著王翰林同梨果詩啊畫的聊的投機,梨果這傢伙,不聲不響的竟幹成這麼一樁大事。王翰林官職不高,是從六品,但在翰林院人緣兒不差,是個老實人。”

趙長卿道,“那我這就吩咐人去送帖子。”

夏文笑,“正好八月半,帶些東西去,是這麼個意思。”

“哦,對了,我把中秋的節禮都備出來了,你瞧瞧可還妥當。”說著話,趙長卿找出禮單遞給夏文,“就是咱們相熟的幾家,慶表兄家的今天已經順道送去了,還有先生那裡,族伯家,大舅爺家、宋家、鄭姐姐家、梨果、騰表兄、方公子……還有沒有要添的?嗯,還有李翰林那裡,比擬哪家呢?”

李翰林是夏文的頂頭上官,夏文想了想,道,“比著鄭大人家就是。”

趙長卿笑,“聽說這位李大人是釀酒高手。”

夏文笑,“是啊,只是等閒人喝不到李大人的酒,得每年李大人過壽時,家裡擺酒,那會兒整個翰林院,甭管是掌院學士,還是我們這樣的小翰林,都要厚著臉皮上門的。”

趙長卿笑,“以前見過李大人家的長公子。”

夏文微訝,“就是那位帶著船隊出海的鴻臚寺少卿嗎?聽說他出海幾年了。”

趙長卿道,“那會兒李公子還不是少卿,西蠻尚與我朝交好,他去邊城做生意,找到鄭家。鄭大人還是七品御史,我同鄭姐姐交好,為他引薦過西蠻的商人,後來許多年未曾見過,不過也算認得。這點淵源,你心裡有數就成。別讓其他人知道。”

“放心,難道我還會到處亂嚷嚷,倒叫別人笑話。”夏文笑,“真是想不到李少卿竟還去過邊城。”

“別小看我們邊城。”趙長卿笑,“自從與西蠻開戰,兩國不再貿易,許多商家都離開了。你要是早些年去邊城,繁華不讓江南,比起成都府也毫不遜色的。”

夏文笑,“這倒是真的。”就是他初次到邊城,也給邊城的繁華嚇一跳。

兩人說了會兒話,趙長卿道,“還有,二弟的生辰就要到了。要我說,二弟生的實在巧,正趕上中秋節,連節一併過了。我命人做了兩身新衣,你做兄長的給二弟準備些東西,到正日子,我差人一併給二弟送去。”

夏文道,“已經定好了,到時我拿回來就行。”

“別忘了。”

兩人說著話,半夏進來回稟黃先生有事找大奶奶。

夏文道,“你去吧,我到父親那裡瞧瞧。”

趙長卿送了夏文出去,黃先生也就進來了。黃先生被聘為夏府女先生,待遇不錯,這家人也和氣,起先只教夏玉,後來又加個趙蓮,亦不繁重,在夏家呆得挺滿意。這次來是因為中秋,想回家幾日,假期是初時來夏家任教時便談好的。

趙長卿笑,“這是應當的,黃先生什麼時候回家,我命人給你預備好車馬。”

黃先生道,“我家在城外,呆一日就回,我想著,八月十四走,十六回來。”

“好。正好節日也給玉姐兒、蓮姐兒放兩日假。”趙長卿問,“她們功課如何?”

黃先生道,“兩位姑娘都是惠質蘭心,蓮姑娘在針線上更用功,玉姑娘年紀小些,心性活潑,偏愛畫畫。”

趙長卿點頭,打了丫環後道,“說一說不足之處。”

黃先生這種出來任教的,最知端誰的碗,服誰的管,她是趙長卿請來的,在趙長卿面前不敢加以隱瞞,溫聲道,“要依我私心見識,蓮姑娘的心不在唸書學問上,姑娘家年紀大了,想的便多。玉姑娘棋下的不錯,但她在畫畫上很用功,聽說大奶奶畫畫也很出色。”

趙長卿溫聲道,“孩子年紀小時,總是喜歡模仿長輩的。”

黃先生笑,“是。”

趙長卿道,“待節後,循序漸近的教她們一些理賬上頭的事。”

黃先生道,“是。”

趙長卿笑,“好,十四那天我差人送先生回家,十六上午,先生只管在家等著,家裡的馬車去接您。”

黃先生連忙道謝,說幾句話便告辭了。

黃先生走後,趙長卿吩咐永福,“給黃先生備一份節禮,再支一月月銀,跟黃先生說,中秋多一月月銀,算是過節的銀錢。”

永福應了,問,“奶奶,比照哪家份例來擬黃先生的節禮。”

趙長卿道,“哪家也不用比,就備兩爿羊肉,兩爿豬肉,兩壇酒,還有尋常的厚料子放上六匹,再把莊子上送來的上等大米裝兩升就是。”

永福笑,“最實惠不過了。”

趙長卿笑,“記著辦了,讓黃先生熱熱鬧鬧的回家才好。”

永福連忙應了。

兩人正在說話,紅兒嘟著嘴巴進來,神秘兮兮的,“大奶奶,那位楊表姑娘又著人送東西來了。”

趙長卿不以為怪,道,“眼瞅著就是中秋,送節禮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