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5章 一把火

接下來的事根本不必趙長卿去做猜想了,死了很久的人搖身一變又活了,非但活了,還賜爵封侯,聲名顯赫。m

趙長卿命永福將看了一半的楚家案的卷宗收起來,聽淩氏說的繪聲繪色,“就是楚公子,唉,說起來也可憐,先帝老爺早就知道蜀王要謀反,是特意使了個障眼法,叫楚公子到蜀王那裡做臥底的。如今蜀王伏誅,楚公子功德圓滿,陛下為了獎賞楚公子,封他做了侯,叫什麼侯來著。”

紅兒笑盈盈的捧上兩盞茶,一盞是趙長卿的藥茶,一盞是淩氏慣常喝的鐵觀音。紅兒笑道,“太太,是忠襄侯吧?”

“哦,對對對,就是這個名兒。好聽,就是不大好記。”無緣哪,當初兩家已換了庚帖,結果……楚家忽就倒了臺,這如今又突然好起來了……淩氏嘆道,“不管怎麼說,楚家還在,我也替他們高興。”

哪怕心中驚濤駭浪,趙長卿依舊是平靜的神色,道,“總歸是好事。”活著,就好。

淩氏再嘆,“是啊。”

趙長卿身子轉好後,就與淩氏搬到了朝廷賞賜的宅子裡去,宅子的確是極好,不必怎麼收拾就可以直接住了。另外就是些被褥錦帳之類的瑣碎家常東西,蘇先生已置辦了幾套給趙家送去,解了燃眉之急,還有冬天燒的炭,是梨果預備的。

淩氏直道,“這會兒才見交情。”

搬到新宅的時候,淩氏邀了蘇白、梨果、凌騰、袁氏四家過來吃飯,也當暖宅了。

年關將近,接下來就是置辦年貨的事了,趙長卿是做熟的,淩氏也是多年當家,母女兩個商議著,在趙勇與梨子接了一家老小到帝都前,便將年貨都置辦齊全了。連帶著各人要住的院子,亦都提前燒好了暖炕,用炭盆將屋子燻的暖暖和和。

一別六年,趙老太太更見蒼老了,如霜雪,老太太一見趙長卿眼淚就下來了。趙長卿也難掩傷感,還是淩氏勸道,“一家子團圓,老太太正當高興才是。”

凌二太太笑,“是啊。長卿這樣的出息,都是一品誥命了,咱們邊城有哪個比得上長卿的,親家老太太快別傷感了。好日子在後頭呢,您只管等著享長卿的福吧。”這次,凌二舅凌二太太跟著趙勇一家子一併來帝都了,不為別的,凌騰做官三年娶不上媳婦,家裡都快急瘋了。正好趙家來帝都,凌二太太凌二舅跟凌太爺商量過後,便跟著來了帝都。凌二太太早下定決心,管她什麼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她如今也不挑了,先給兒子娶了媳婦,在閉眼入土前,她得抱上孫子才行!而且,她已經有兒媳婦人選啦!

趙長宇見著長姐也很高興,趙長喜趙長安年紀都小,還懵懵懂懂的,趙蓉依舊是冷冷淡淡的模樣。總之一家子見過,歡喜較傷感多。

大冬天的自邊城到帝都,這一路千里之遙,趙長卿擔心趙老太太的腿受不住,又請了蘇神醫過來看了一回方罷。

趙老太太問了蘇神醫半日趙長卿的身體,知道餘毒盡去,好生調養便可恢復從前,趙老太太方放下心來。

蘇神醫給趙老太太開了個湯藥方子,又給趙家其他人看了看,走時悄聲同趙長卿說了些什麼,趙勇帶著趙長宇送蘇神醫出門。

趙老太太笑,“路上雖遠了些,我看帝都的冬天比邊城還暖和些。路上車子裡外圍了厚氈,半點風都不透,暖和的很。”

趙長卿道,“蘇神醫可不好遇上,還是前兩年先帝下旨召他來帝都的,診一診,調理一下也是好。”

趙老太太摸著孫女柔軟修長的手,道,“我這把年紀了有甚要緊,你該好生調理是真的。”

趙長卿笑,“前些日子,母親天天給我燉參湯,喝得我半夜流鼻血。”

淩氏想想也覺好笑,“如今改了,半月喝一回。”

趙老太太一到帝都,親戚們來往的更加密切,如在帝都的朱大老爺一家,還有袁氏一家,都時常過來說話。

不過,最經常來的還是凌二太太,凌二太太來了也沒別的事,從裡到外的讚美趙蓉,那真是贊完外在美贊內在美,贊完內在美,贊淩氏會調理閨女。

凌二太太那點心思,瞎子都能看出來了。

淩氏聽凌二太太沒完沒了的贊趙蓉,其實心下也有幾分意動,與趙勇商議,“阿蓉這已經二十一了,轉眼就二十二,阿寧與她龍鳳雙生,大姐兒都會跑了,她還沒著落。我愁的頭都白了。我知道,她心裡沒別人,就是惦記阿騰。唉,修來這樣的死心眼兒一根筋的犟種,神人都沒法子。這親事,不如就定了吧?想來她也是願意的。”

想到次女的親事,趙勇早急的不急了,道,“反正是等到這會兒了,問一問阿蓉的意思再說吧。她若不樂意,嫁了也過不好日子。”

說完次女,又說長女。淩氏嘆,“你說,咱們長卿可怎麼辦呢?這些天,夏文來過好幾遭。”

“長卿見他了?”

“沒。”

“那不就得了,夏家這等忘恩負義之家,我若早知道,再不能叫長卿嫁的。”趙勇說來還有幾分火氣,道,“以後不要讓夏家人進門。長卿的親事不急,先把身子調理好,就是再嫁,也得嫁知禮人家。”

淩氏直愁,“也不知是上輩子沒燒高香還是怎地,你說長卿,樣樣都好,偏偏不能生養……”

“說這個做甚?天底下不能生養的也多了。”

“是。不能生養的多了,可有多少人似她這樣好強的?日子嘛,糊里糊塗的過就是,她非愛較個真兒。”

聽這話,趙勇都替長女有幾分不甘,道,“各人的脾氣,哪兒能都一樣呢。長卿又不缺本事,你讓她過憋屈日子,也太委屈她了。”

“那也不叫憋屈。”淩氏唸叨道,“唉,一嫁夏家嫁得那老遠,她別的事情上靈光,在婆家過日子不成……以後我得多傳她些經驗……”唸叨完兩個女兒,淩氏又說趙長宇也快到說媳婦的年紀云云。

夫妻兩個說了些兒女經,夜深便歇下了。

眼瞅著就是新年,淩氏也沒空去操心兒女親事了,親戚間該走禮的,她在家裡備好,讓丈夫帶著次子出去走年禮,更兼丈夫已去御林軍當差,淩氏也有一些女眷間的應酬。

淩氏初來帝都,不若趙長卿熟悉,再加上有了些年歲,不比年輕時,故而許多事都賴趙長卿幫著打理。

趙長卿也會給淩氏說些帝都人家往來,“承恩公府,就是以前在邊城紀大哥府上……”

“這我記得,現在該說宋大公子了。”淩氏笑,馬後炮的說道,“當時我瞧著宋家兩位公子那通身氣派就不似尋常人家出身。”

趙長卿笑,“承恩公壽辰就快到了,咱家與承恩公府也算有些交情,到時過去湊個熱鬧無妨的。”以往先帝在時承恩公可不會這樣大張旗鼓的賀壽,如今宋太后當權,宋家自然不必再似先前低調。

淩氏問,“壽禮可怎麼備?”

趙長卿已擬好單子,淩氏看過,與趙蓉道,“跟你姐姐學著些,這些以後你也用得到。”

趙蓉應付的“嗯”了一聲,趙長卿繼續跟淩氏說起別的事。

宋榮身為當今陛下的親外公,當今太后的親爹,其壽辰相當熱鬧排場。讓趙長卿微微詫異的是,蘇先生也去了,當然,有兒媳婦戚如在一畔服侍。

趙長卿如今是熱門人物,哪怕一些公侯夫人對她都是客氣中透出親熱,只要是眼不瞎的都知道趙家興旺在即了。故此,哪怕淩氏初到帝都還帶著些邊城的口音,仍然感受到了帝都上流社會表面上的友好。

宋老太太先跟淩氏說了幾句話,瞧著趙長卿份外親切,拉著她的手道,“好孩子,一會兒我有好東西給你。”宋老太太早私下對兒子表示了對趙家的好感,“這家子人是咱家的福星啊,那個趙千戶當初救了嘉言,如今趙家這閨女又救了小公主。可得好好處。”故此,對於自家福星,向來吝嗇的宋老太太也準備送趙長卿些東西以示親切。

趙長卿笑,“我來吃了宴席,哪兒還能貪老太太您的東西。”

宋老太太道,“咱們不是外人,我是專門找出來給你的。”

這話便不禁讓一眾親戚吐槽,趙家不是外人,闔著咱們是外人來著?這就不是該大庭廣眾下該說的話。憑宋老太太這種社交本領,她能在帝都佔得一席之地,全憑肚皮爭氣,生了兩個好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