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四章 邪門

金珠的身上有兩個荷包,一個是上次潘曉瑋看到的,可以當手包也可以當錢包拿著的,另一個比那個稍微大一點的,是去年她虛歲十五的時候送給自己的笄年禮物,繡的是帶蝙蝠和葫蘆的祥雲圖案。

這個荷包金珠用來裝戶口本、活期存摺等重要東西,一般不帶在身上,今天是要來城裡租房,她怕對方要看他們的戶口本,所以就特地拿上了。

金珠自己用的荷包當然比金楊和金柳的做工更精緻,繡的花樣也更繁複,所以這兩個荷包一拿出來,兩個老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接過金珠手裡的荷包,兩個老外有些愛不釋手,得知金珠不是專門做這個賣的,是給自己家人的禮物,他們似乎更感興趣了,拉著金珠問每個荷包上的那些圖案的寓意分別是什麼。

金珠磕磕巴巴用英文說了一遍,覺得有些地方表達的不太完整,便又讓黎想翻譯了一遍。

黎想的口語是在田家寨賣東西時鍛煉出來的,金珠知道他為了逼自己開口,會故意找老外去推銷東西。

“姑娘,你真棒,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這麼好的東西來,對弟弟妹妹也十分友愛,我很喜歡你。”那位妻子拉著金珠的手看了看,給了金珠一個擁抱。

“我妻子十分喜歡這幾個荷包,我們想出一千塊錢買下來。”男的伸出了一個手指頭。

金珠搖搖頭。

隨後趕來的李玉媛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她可不認為現在的老外是傻子好糊弄,她跟他們打過不少交道,哪一個不是鬼精鬼精的?

可現在倒好,竟然要花一千塊錢買四個用過的舊荷包。這可真邪門了,更邪門的是,金珠還不賣。

李玉媛從老外手裡把荷包要過來看了看,她一眼看出這些圖案都不是苗繡,“這什麼繡?”

“我也說不好什麼繡,就是覺得總繡那幾樣沒什麼意思。後來讀古文,知道古代人喜歡用蝙蝠、祥雲、松鶴、葫蘆等寓意吉祥的動物做為刺繡的圖案。我便自己畫了幾個花樣試試。正好這幾個荷包都是送給自家人做生日禮物的,圖一個吉祥如意,也沒想到會有人喜歡。”金珠輕描淡寫地解釋。

旁邊的那對老外著急了。催著黎想翻譯金珠和李玉媛的話。

“媽,你還記得我給你傳過幾張荷包的照片的,那就是金珠繡的,就是這個。”一旁的潘曉瑋指了指那個寶石藍的荷包。“這個荷包我覺得配一款同色的晚禮服拿在手裡肯定特別漂亮。”

黎想把潘曉瑋的話翻譯給老外聽了,對方以為潘曉瑋相中了那個寶石藍的手包。一著急,把自己的錢包開啟了,把裡面的粉紅色大票掏出來一沓,點了十五張給黎想。

“可是。這是我送給妹妹們和自己的生日禮物。”金珠覺得這是有紀念意義的,不想賣。

再說她自己用的那兩個荷包,哪個都花了她半個多月的時間。當然,她這個半個多月指的是課餘的時間。不是真的半個月全用來做荷包繡花。

“大姐,生日年年有,禮物年年可以送,這麼識貨的老外不常有。”金楊不容置疑地駁了金珠的話。

兩間那麼舊的房子一年租金就要四千,而他們至少要租到金柳高中畢業,那就得七年,這一項開銷就要將近三萬塊錢,這還是在房租不漲價的前提下。

以後到了縣城生活,不能種菜,也沒人給送菜,除了大米和油什麼都得花錢買,水電也都得花錢,她保守估計一個月的生活費都得在八九百甚至一千塊錢,更別說學費、書本費以及別的想不到的意外開銷。

所以,這四個荷包的紀念意義在金楊的眼裡遠沒有那一千五百塊錢重要。

只要人在,再做就是了。

金珠見金楊這麼說,自己用英語對對方說

“這兩個大的,一個一千,我花了半個月時間給自己的禮物,兩個小的,一個五百,一共三千。”

金珠對自己的手藝還是有信心的,雖說她不是專門的繡娘,但是她那個年代的大家閨秀繡活和廚藝跟琴棋書畫一樣,都是必修課。

當然,她們這樣的大家閨秀一般不會去學大件的繡品,但是未來丈夫的貼身衣服和荷包手帕鞋襪是必須學會做的。

對方聽懂了金珠的話,夫妻兩個拿著這兩個大的荷包再仔細地研究了一會,嘀咕了幾句,然後點點頭,從錢包裡再抽出了一沓粉紅票子,再數了十五張,連同剛才的那沓,一起給了金珠,然後笑眯眯地把荷包裡的東西掏出來還給金珠。

“你們為什麼會喜歡這些荷包?”李玉媛用英文問。

“這是一門古老的藝術。”黎想翻譯了對方的回答給金珠聽。

“古老的藝術?”李玉媛疑惑了。

刺繡本來就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可是也沒見誰的幾個荷包就能賣到這麼多錢啊?

“這是我的名片,我就是做這個苗繡藝術品出口的,如果你們有興趣,我可以給你們看看我們公司的產品。”李玉媛拿出了一張名片給對方。

對方看了看名片上的那一串英文頭銜,點點頭,跟李玉媛約了一個時間。

那兩位外國人走後,李玉媛轉身問金珠還會做什麼,學了多長時間的刺繡等。

“我大姐什麼都會做,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她做的,我大姐還會繡花邊,手帕,對了,剛才你們在店裡看得那些衣服大部分是我大姐設計的。”金楊沒等金珠開口便搶著說了。

因為她知道金珠一向不會在外人面前推銷自己,以前和金珠一起出去賣東西,金珠從來不會叫賣,只會把東西往那一放。

“什麼?不會吧?金珠,你的意思是剛才我試的那件裙子也是你做的?”潘曉瑋張大了嘴巴。這個訊息太刺激到她了。

“最早的樣本是我做的,現在那些都是仿製品。我媽媽就是一個裁縫。”

“這樣吧,金珠,你把剛才那幾個荷包一樣再做一個,我也給你三千塊錢,好嗎?對了,這是我的名片。做好了給我打電話。”李玉媛從包裡再拿出了一張名片。

“好。沒問題。”金珠痛快地答應了。

上次潘曉瑋要買她的荷包她沒賣,她就猜到了會有這麼一天,所以給自己找好了藉口。

金珠不知道的是。他們幾個走後,李玉媛母女兩個又再次回到了剛才那個小店,這一次,李玉媛細細地研究了一番金珠設計的那些衣服。

帶著大包小包回到家裡的金珠幾個。連晚飯還沒來得及做,鄰居阿婆就來了。說是上午金珠幾個剛走,家裡就來了兩個客人,說是河東寨那邊的。

“河東寨?”金珠聯想到了李緯翁兩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