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一章 看房

金楊和金柳是臘月二十九上午到家的,田豐順去火車站接的人,並把金楊和金柳送到了家門口,楊大山和金珠向田豐順父子道了謝,金珠還送上了自己親手做的一籃子餈粑作為謝禮。

兩年沒見,楊大山看到金楊和金柳倒是真有幾分歡喜,可金楊和金柳則不然,金楊的心裡更多的是嫌惡和擔憂,金柳則仍是有些懼怕,楊大山留給她的陰影太深了。

兩人出門半個多月,見到金珠和金牛原本有很多話想說,可是看到楊大山和孫小燕兩個在一旁,什麼也說不出來了。

倒是楊大山,一手拉著金楊一手拉著金柳,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好幾遍。

“來,金楊,金柳,讓爸好好看看,我娃真的出息了,金楊這麼小就敢帶著妹妹去外省拍戲,金柳更厲害,小小年紀就是明星了,哈哈,爸這兩天做夢都是香的,就盼著你們兩個回來。”

這一刻的楊大山忘了這些年他曾經帶給孩子們的傷害,忘了他這幾年的棄之不養,忘了他作為父親的要責任是什麼,卻一心想要分享女兒成功的喜悅和榮耀。

一旁的孫小燕也不甘示弱,上前拉著金柳的手說“喲,瞧瞧,我們金柳做了明星就是不一樣了,這穿的用的都帶著派呢,比城裡長大的娃都洋氣呢。”

金柳的身上穿的是一件紅色羊毛呢公主裙式的大衣,下身是一條紅黑格子短裙,頭紮成馬尾辮,上邊夾了一隻紅色的蝴蝶結卡,黑色的打底褲。紅色的雪地靴。

這一身不是金珠給置辦的,金珠也看向了金楊。

“這衣服是金柳錄歌的時候拍片花穿的,導演說送她了。”金楊解釋了一句。

“錄歌?錄什麼歌?”楊大山問。

“金柳,你又去錄什麼歌了?”孫小燕也追問。

金珠知道楊大山和孫小燕打的什麼主意,不想再讓這兩人問下去,再說她知道金楊和金柳為了趕路,一路肯定沒吃什麼東西。這會只怕餓了。便說“金楊,金柳,你們兩個把行李放樓上去。換身衣服洗漱一下準備吃飯。”

“吃飯著什麼急?金柳,來,跟小燕姨說說,你去錄什麼歌了。你在這個電視劇裡演一個什麼角色,戲份多不多。主角是誰演的,導演是誰?”孫小燕又拉著金柳問話。

她知道金柳的性格比較綿軟,且年齡也不大,比較好哄一些。所以她想爭取過來。

“說的輕巧,敢情餓的不是你,我們從昨晚上火車到現在就沒正經吃過什麼東西。”金楊對著孫小燕翻了個白眼。這會的她也看出了孫小燕只怕又打著什麼壞主意呢。

“這娃怎麼說話呢。好了,去洗手吃飯吧。爹看看你們帶了些什麼東西回來。”楊大山怕孫小燕生氣,先訓了金楊一句,接著又開啟了椅子上的一個塑膠袋,裡面是一兜吃的,餅乾、巧克力、乾果、水果等。

“這娃,這些不是你們買的吧?”楊大山經常給孫小燕買零食,一下就看出這兜東西不便宜。

“是李助理送的。”金楊說完,生怕楊大山會去翻她的行李箱和書包,急忙拎著東西上樓了。

孫小燕只得悻悻地從塑膠袋裡拿了一個山竹剝開了,金珠見了,把塑膠袋拎起來,交給金牛一併送樓上去了。

待金楊和金柳洗漱好了,金珠也端上兩碗熱騰騰的雞蛋麵上桌了,金楊和金柳剛坐下,楊大山和孫小燕兩人又湊了過去,一邊看著金楊和金柳吃麵,一邊仍是問些這一趟的見聞。

“金柳,跟爸爸說說,導演有沒有說下次什麼時候再找你去拍戲?”這個是楊大山最關心的,也是孫小燕最關心的。

“沒有。”金柳喝了口麵湯,回了兩個字。

“那導演有沒有說你的戲演得如何?有沒有表揚你?”孫小燕問。

“罵過我好幾次。”

“啊?三姐,你沒哭鼻子吧?”金牛一聽忙坐到了金柳身邊。

“怎麼沒哭,哭過了再重來。”金楊咬了一口荷包蛋,含含糊糊地說。

“三姐,要不你別去拍戲了,我們再多養些鴨子和鵝。”金牛一聽金柳拍個戲還要捱罵,心疼起來。

“傻孩子,做什麼不得付出點辛苦,挨幾句罵算什麼?”楊大山說。

“不對啊,金柳,剛才你不是說,這些吃的穿的都是劇組送你的,他們要是不喜歡你,怎麼給你這些好東西?”孫小燕問。

金珠對這些話題不感興趣,知道有金楊在金柳也吃不了虧,便想上樓去收拾一下這兩人的行李,誰知剛走到樓梯口手機忽然響了,是王大夫打來的。

他說他給金珠找到了房子,問她有沒有時間過去一趟。

金珠一聽跟楊大山打了個招呼,急匆匆地推了單車就走。

到醫院見到王大夫,金珠才知道這房子的主人是王大夫妻子的堂叔,姓唐,是縣一中的一位退休老教師,唐老師今年七十多了,妻子幾年前因病去世,平時自己一個人都是住在縣城,只有春節時幾個在外地工作的兒女回家過年才會到這鄉下祖宅團聚。

“說是鄉下祖宅,其實是一棟新翻蓋沒幾年的三層小樓,還有一個院子,房子很不錯,我堂叔倒是說過幾次想把房子租出去,這樣房子裡也能有一點人氣,可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就這麼閒置著,今天正好他的兒女們都回來了,你去見見,要是閤眼緣了,他才會把房子租給你們。”

金珠一聽這麼大的房子,擔心付不起租金,剛要開口,王大夫說“租金不會要多少,意思意思就行了。”

兩人一邊說一邊從醫院出來,金珠這才知道,王大夫說的那棟房子就在他們學校的後門處。正好也對著小學的大門,相距不過百米的距離。

再也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位置了。

這也太巧了些吧?

站在大門口,金珠看著門上的對聯,“世上幾百歲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看來,這是一家書香門第。應該好說話些吧?

王大夫正要敲門。大門忽然開啟了,一個個子不高四十多歲的男子走了出來,見到王大夫。對方點點頭,又看了金珠一眼。

“我爸在等你們,進來吧。”對方說。

金珠跟著進了大門,進門是一個院子。院子不大,水泥地面。中間是一條鵝卵石鋪的小路,估計也就十米來長,迎面是一棟三層小樓,小樓的建築風格跟金珠在寨子裡看到的完全不一樣。倒是有些跟在縣城見過的相似。

院子裡有四棵樹,都在進門的左手邊,兩棵是桂花。兩棵像是橘子或柚子,金珠分不清。桂花樹下有一方石桌;右邊是一棟平房,從對聯上看是廚房,裡面有兩三個人在忙碌,廚房過去是一井臺,有兩個婦人在洗菜,再往前,是一塊花圃,裡面沒有花,只有野草。

小樓的廊下有幾層臺階,金珠跟著王大夫上了臺階,站在廊下,見屋子裡也有兩人在搞衛生,王大夫便沒進去,在門口喊了一句,一位頭幾乎全白了的長者從房間裡走出來,見到王大夫,點點頭,看向了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