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2章 皇宮中人好可憐

老王家人口多,子子孫孫現在養育起來,雖然沒有金錢上的壓力,但精神上的壓力還是有的。所以老王家從上而下,從不催促家裡的人添丁進口。

曲淑秋嫁入王家幾年,如今才是頭胎,最緊張的,當屬王大郎,第1次做父親,無論什麼年紀都會緊張。

尤其是現在,眼看曲淑秋臨盆在即,王大郎把手上原本管轄的許多活計,都給停掉了。

他們王家如今為胡家村所做的貢獻,那已經不是一兩件能說得清的了。

現下也只有大房還留在村裡,幫忙看著甘蔗作坊、桑蠶作坊,王大郎主管著村裡和百花郡,以及周掌櫃那邊的事。

曲淑秋也沒閒著,她現在主管著村裡的蠶絲作坊,如今胡家村的蠶絲布和蠶絲被,已經打響了名頭,胡村長便和周邊的幾個村鎮合盟,指導他們種桑養蠶,得來的蠶繭則由胡家村收了。

胡家村出產的糧食也會優先送給周邊的村鎮,如此形成互惠互利的關係,胡家村儼然已經成了整個永定縣屈一指的村子,村裡再沒有曾經那般的窮人。

便是有那麼一兩個,不願意家致富的懶漢,也被胡老太爺幾柺杖敲下去,變得老老實實。

王大郎和曲淑秋夫婦,也在村子裡有了名聲,但如今胡村長等人的意思,還想將下一任村長的職位交給王大郎。

要放在往常,胡家村民風再怎麼淳樸,村民們也絕對不會將一村之長的位置讓給外姓人,尤其是老王家,不僅是外姓人,還是從外頭逃荒來的。

但如今3o年過去,老王家世和人品他們早已看得清清楚楚,之所以將村長位置交給他們,也是希望王家能夠將這裡當作他們的根。

王大郎若是成了村長,王家人還會離開嗎?

當然,胡老太爺他們想的更有另一層意思,如今王家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們胡家村也應該成為堅實的後盾。

都說那些當官的人就是一腳踩在天堂,一腳踩在地獄,老王家去考科舉的考生越多,代表他們家向上爬的機會越大,但爬得越高也可能跌得越慘。

萬一他們日後被哪個不孝子孫連累,胡家村也能成為他們最後的後盾,王大郎做村長,也一定會有更多私心偏向王家,不至於容不下他們。

胡老太爺他們年事已高,還不知能管多少年的事,後頭的事便只能留給後人去做,他們能做的只能是鋪好路,結好善緣,讓孩子們至少要懂得感念王家恩情才是。

對於這些,王大郎都很無所謂的,他現在滿心想著就是自己的兒子。

倒不是不想媳婦給生個女兒,但王家的傳統在這兒,生兒子是肯定的,生女兒那就是老天爺開眼啦!

“咱們現在才收到信,阿玉那頭怕是都已經出去都城了,秦懷是都城人,府城距離都城也就大半個月路程,她那麼愛熱鬧,定然是要去的。”王大郎回到家後,也看到了曲淑秋帶回來的信,當即就說,“正好我今日要去普濟寺上香,不如給家裡幾個考生再捐點香油錢。”

曲淑秋挺著大肚子說“帶我一起去吧,我也給肚子裡的孩兒祈福,保佑我生個和阿玉小妹一樣乖巧伶俐的閨女。”

眾人盯著她那圓滾滾的肚子,哪裡肯同意,那可是要爬山的!

曲淑秋就對馮氏說“娘,我昨個兒做了個夢,夢見普濟寺的山門前,有個頂頂乖巧的小女娃,抱著我的腿叫阿孃咧。你就讓孩兒去吧,說不定這就是佛祖的指引。”

馮氏挨不過,又擔心曲淑秋,思來想去,乾脆把胡小童的未婚妻叫上了。

說來也是巧,胡小童的未婚妻,就是南河鎮上吳家醫館的吳芊芊,一個很愛研究小兒症的姑娘。

一次辨醫理的會上,與胡小童說得興起,一來二去,兩人便有了交集。

去年,兩人定了親,明年就該過門了。

現下她知道曲淑秋將要臨盆,還特意到村裡客棧住著,就等著給曲淑秋接生。

村裡有個胡家客棧,是胡老太爺和馬族老一起修的,周寡婦在管理,每個月只給村裡交點兒便宜的租子,其餘租金,都由周寡婦自己收著。

現在,村裡常年有人跑商,也有人定了客棧的位置常住著。

周寡婦收得便宜,一間屋子一天就幾文錢,陳設簡單,大傢伙都住得起,她也樂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