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安1運輸機

新的一年到來了,現在軸心國已經走向末日,不出意外今年戰爭就要結束了。

不過現在呢,蘇聯航空工業還是在繼續的力,這不剛剛成立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就接到了軍方的一個研製任務,六十噸級的中型運輸機安一運輸機。

雖然這個專案看起來和伊爾十運輸機好像是重複了,畢竟伊爾十一運輸機也是中型運輸機,而且起飛重量還要大一些,達到了八十噸,怎麼又要搞六十噸級的運輸機呢。

事實上這是蘇聯軍方多方面論證的結果,因為蘇聯現在準備要研製空中預警機了,所以八十噸的伊爾十肯定不是好的選擇,那麼安一呢就更適合。

預警機這玩意兒,在去年就開始出現了,這便是美軍的格魯曼tbm“復仇者”魚雷機在機腹裝上an/aps-2o雷達改裝而成。

不過呢現在蘇聯軍方可是準備搞一架大型的預警機了,平臺便是現在的安一運輸機。

所以說這個任務還是很艱鉅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可是剛剛成立的,所以這次安東諾夫更是親自把李福平請到了自己的設計局。

隨同李福平來的,還有米甜和卡拉波娃,喀秋莎她們三個女設計師。

安東諾夫把軍方的設計任務書給李福平看了,李福平笑道“看來軍方的野心還是很大的呀,這麼大的預警機,那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架了。所以安一運輸機的設計,必須兼顧到預警雷達的安裝。”

接下來李福平還是畫了一個設計草圖,這頓時就讓安東諾夫他們大為吃驚,這架運輸機的設計與伊爾十一中型運輸機,大不一樣,它並沒有追求特別大的貨艙尺寸,機體阻力就較小一些,另外動機,採用四臺輸出功率二千五百千瓦渦槳動機,最大飛行度五百五十公里每小時。

在氣動佈局上,更注重低空低效能,這也是為預警機研製而考慮的,當然僅僅是預警機的話,產量會非常少,所以同時又更多的是考慮到運輸機的設計。

所以這架預警機的載重能力還是不錯,達到十七噸,而且最大航程六千五百公里,比八十噸級的伊爾十運輸機還要遠,續航時間更是多出兩小時。

在雷達和電子技術方面,蘇聯一直落後於美國的,所以說預警機的個頭也要更大才行,要不然搞雙的伊爾十一客機就夠了。

當然現在的預警機,功能肯定是很有限的,最多也就是做一個預警雷達,無法實現指揮引導己方戰鬥機攻擊目標的能力。

事實上世界上第一架真正實用的預警機,是六零年誕生的e1b預警機。

所以說接下來李福平又把預警雷達的設計方案也一併的畫了出來,這個又讓安東諾夫大為震驚。

想不到李福平還是雷達方面的頂尖專家呢,安東諾夫也更加的崇拜李福平了。

預警機的技術,一直在不斷的展,到了七十年代已經成為空軍最重要的機型之一了,可以說被稱為力量倍增器一點也沒有錯。

如果一方沒有預警機,而一方有預警機,那雙方戰鬥機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是沒有預警機的一方要完敗。

而到了九十年代,還展出了相陣雷達的預警機,比如說費爾康預警機,這架預警機在一九九三年飛,是世界上第一架採用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

只不過呢費爾康預警機也是很醜的,因為它沒有采用大圓桌的雷達設計,而是在機頭和機身兩側,機尾都加裝預警雷達,所以看起來很怪異,就像是得了腮腺炎一樣的。

不過費爾康預警機,作為世界上第一種相控陣雷達預警機,效能比機械掃描雷達的預警機,效能上有很我的優勢,比如說它可以探測八百公里遠的海上大型軍艦這樣的目標,對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也達到了五百多公里。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可以三百六十度的不間斷的搜尋目標,還能同時跟蹤二百多個目標,這種效能是非常強大的。

在後來中國也曾經引進費爾康預警機,只不過被美國掐了。

在七十年代中國曾經自主研製空警一號預警機,很可惜沒有成功。

所以後來又引進費爾康,還是沒有成功,最後只能自主研製。

而阿三呢,後來也是買了費爾康,單價三億多美元,可以說要比隱身戰鬥機還要貴一倍。

當然了,世界上最有名的預警機,還是e3預警機,美國人在預警機這方面,技術也是最強的。

e3預警機以波音7o7客機作為平臺,空重八十噸,最大起飛重量一百五十噸,最大平飛度八百八十千米每小時,巡航度七百八十千米每小時,航程八千五百公里,續航時間十二小時。

當然現在的預警機,肯定是不能和以後相比的,不過以安一運輸機作為平臺,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最先進了,比美國的復仇者魚雷攻擊機平臺要強太多了。

因為安一運輸機,採用渦槳動機,起飛重量達到六十噸,這樣就可以安裝大型的預警雷達,所以說它的效能肯定會是最好的。

其實李福平也是很佩服安東諾夫的,因為他領導的設計局,後來研製了那麼多先進的運輸機和客機,像中國軍迷非常希望引進的安七零運輸機,它也是中型運輸機,但是起飛重量達到一百四十噸,最大載重四十噸以上,相當於伊爾七六大型運輸機了。

最重要的它有很多世界第一,比如說它用的d27槳扇動機,那可是最先進的一種動機,輸出功率一萬四千馬力,為中型運輸機之最。

現在安東諾夫設計局,剛剛成立就要研製六十噸級的運輸機,將來還不知道,會不會突破另一個位面的成就呢,到時候說不定還能搞一千噸的運輸機呢。

李福平倒是很期待,將來安東諾夫設計局可以創造更多的奇蹟。

這一次李福平來到安東諾夫設計局,也給安東諾夫提了很多的建議,為將來的展做準備。

以後蘇聯軍方肯定會有更高的追求,那要搞二百噸,甚至三百噸的運輸機,得靠安東諾夫了。

喜歡從亮劍開始成為航空之神請大家收藏從亮劍開始成為航空之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