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

新上任的戶部尚書福敏甚至都前來稟告,聲稱掠奪的財富女子實在太多,以致於都拖慢了前鋒軍的前進速度,要求將財富子女都提前運回盛京去,好減輕大軍的負擔,從而好繼續去搶掠財富子民。

對於乾隆皇帝而言,這一仗幾乎徹底奠定了他的威望,雖然他是被八旗勳貴拖到戰場上的,可名義上也是親征,這最大的一份成果就是他的,以後誰敢說他只是一個黃口小兒?

當然,徵朝鮮的意義也不止於此,不光是鞏固了乾隆皇帝的地位,而且也穩住了即將崩盤的八旗軍心民心,實際上八旗兵從關內退出到關外,不少人都心裡滿含怨言,這怨言就針對高層將佐的,也有直指皇帝的,只是被強行壓下來了。

可是經過了這一仗,就好比八旗得到了一次輸血,大量的財貨、女子都深深的滋潤了八旗將士,也使得他們重新生出一份征服的渴望。

不過在歡喜之餘,八旗高層內也針對朝鮮問題展開了爭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到底要不要留在朝鮮經營,雙方分成了兩派爭吵不休,而對於年輕的乾隆皇帝而言,卻變得十分頭疼。

“皇上,如今我等只待攻下漢城之後,便可逼迫朝鮮國王重新簽訂條約,恢復舊日朝貢,年年為我大清輸送財帛即可,而我八旗則乘機發展自身,將來坐等中原變亂,也好重新入關,奪下祖宗江山。”

盛京總督馬齊臉色凝重,他很顯然是不贊同留在朝鮮經營,而是想重新走當年皇太極的路子。

乾隆坐在上面,他感覺馬齊這番話說的頗有道理,畢竟跟著祖宗學,怎麼也是不會錯的……只是還沒等他說完,大學士徐元夢卻是站出來開口了。

徐元夢道:“皇上,今時不同往日,楚逆已經出關經營,連奪寧錦之地,只怕不日便會征伐我盛京之地,若是繼續留在盛京,只怕要首當其鋒……若是留在朝鮮,則顯然大有可為之處。”

這話說的很含糊,可是眾人都聽明白了,徐元夢無非就是在提醒大家,想想大傢伙是怎麼來的盛京,怎麼來的朝鮮?還不是因為被人從關中趕出來了,如今復漢軍擺明了要趕盡殺絕的態度,繼續留在盛京豈不是死路一條?

當然了,徐元夢心裡還有別的小九九,那就是馬齊作為盛京總督,那地界基本上他說了算,可是隻要能夠勸動皇帝留在盛京,到時候馬齊也就變成了一個空頭總督,到時候看他拿什麼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

不得不說,徐元夢這番話還是觸動了不少人,特別是跟著軍隊一起出關的王公大臣們,更是深以為然,莊親王允祿同樣點了點頭,幫腔道:“皇上,奴才以為徐大人說的也有道理,要是咱能打贏自然好說,可是眼下這不是明擺著打不贏嘛……”

“是啊,是啊,如今打朝鮮這個軟柿子多好,何必要去碰復漢軍這種瘋子……”

眾人同樣紛紛點頭,大傢伙都很實誠,雖然面子上都會跟著喊上兩嗓子重新入關的話,可是心底卻認為大勢已去,後面還是好好過一過太平日子就好。

朝鮮雖然不是很大,可好歹也有諸道之地,再加上所謂號稱的一千多萬百姓,供養一些子八旗王公大臣,應該沒啥太大的問題……

只要能當主子爺就行,至於當漢人的主子,還是當朝鮮人的主子,那也沒啥太大區別……總比去當奴才要強。

聽到徐元夢和莊親王說的話,乾隆又覺得非常有道理,這重新入關是啥時候沒影的事情可說不好,還要跟復漢軍在盛京打生打死的,還不如就這麼留在朝鮮,聽說漢城也挺不錯的,物華豐茂,人也都長的還行……就是名字取得不太好,就什麼漢城,應該叫滿城才對!

就在乾隆胡思亂想的時候,盛京總管馬爾賽開口了,他手底下管著盛京五部,嚴格來說權勢也不算小了,因此他一開口,眾人也都朝著他那邊望去,認真的聽著。

“幾位大人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可是皇上,奴才以為當今天下,無論怎麼演變,終究離不了‘孝義’二字,那楚逆違背天理人倫,聽說那個叫寧渝的,居然把他爸爸關著,自個當了皇帝……這種逆臣賊子,終究難逃天誅,可咱不能這樣啊!”

乾隆聽得眼暈,他見馬爾賽扯了那麼多,卻沒有聽明白對方到底想說什麼,可是其他的大臣們都聽懂了啊,前面那些話那都是真正的廢話,最主要的還是最後一句,意思也明明白白,當皇帝得講孝道,京城的那些祖宗墳也就算了,可是盛京埋著的老祖宗也算了?

馬齊連忙應聲道:“沒錯,皇上,眼下的盛京住著的也不光是咱們,還有老祖宗呢!”

聽到這裡,乾隆終於是懂了,當下猶豫道:“那既然這樣,朕還是得回盛京去才行……總不能教楚逆將祖宗的墳陵擾了,那可是大罪!”

一直在角落裡靜靜聽著的張廷玉,眼裡閃過一絲失望之色,實際上他心裡是很贊同遷都到朝鮮的,從而實際掌控這片土地……可是萬萬沒想到,乾隆一點都不像他爸爸雍正,還真被儒家的那一套玩意給忽悠了,什麼是孝義?那不是拿話趕人的東西嘛。

誰要是真信這些個,將來被人賣了那也是純屬活該啊!

只不過,當乾隆這話說出來的時候,徐元夢這些贊成留在朝鮮統治的大臣們,終究沒有再說出反對的話,因為對方已經佔據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難不成跟皇帝說,咱不要孝義了?從沒這個說法的。

當然,到了這一步,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至少對於那些底下的八旗將士們,他們多了許多肆意劫掠的機會,因為當清廷一旦下決心要留在朝鮮統治,那麼勢必就會在後續中,善待投降的朝鮮君臣,不能在肆意殺戮劫掠了。

可是眼下不打算統治朝鮮,也就意味著一點,他們可以翻開手腳去殺人放火,肆意享受在朝鮮國土上的一切好處……特別是,朝鮮軍隊根本就是豆腐渣捏成的,還不如當年丙子之役的時候……

革新四年四月,清軍前鋒直撲漢城,而朝鮮君臣上下則慌忙南逃,甚至在清軍的逼迫下,直接逃到了濟州島上去,從而坐視朝鮮全境淪陷,不過在這個階段中,朝鮮人倒也不是什麼都沒做,至少王世弟李昑不知道怎麼搞的,被丟在了後面,讓清軍直接給抓了俘虜。

在清廷抓住了李昑之後,卻是扶持他在漢城昌德宮仁政門登基,成為了朝鮮國王,並且宣佈內附大清,成為大清旗下的一處藩國,卻是與當年的情景又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