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章 頓起波瀾

第153章 頓起波瀾

“大明皇帝聖旨,”

吳春起身雙手捧著聖旨走到秀賴的位置上,直到以陳操領頭的所有人都學著跪伏在地之時,吳春才開啟聖旨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今敕封豐臣秀賴為倭國徵夷大將軍,倭國凡諮之事,皆有其掌領,欽此...”

豐臣秀賴跪著立起身體,然後雙手高舉,從吳春手裡接過聖旨,吳春接著道:“聖上口諭,命定武侯陳操專職倭國之事,在未完全定邦之前,倭國軍事交由定武侯陳操處置,徵夷大將軍豐臣秀賴需謹慎聽從。”

“下臣遵旨...”

豐臣秀賴說完後便被吳春扶了起來,然後笑道:“大將軍就辛苦些,咱們都是商量好的,戰場之事就交給我大明軍隊處置即可。”

秀賴點頭應答。

官場上的事情處理好後,陳操便坐回了位置,開始詢問正事。

“兩位大人看來,如今倭國之內,可為秀賴將軍所用的藩國大名有哪些?”

島津忠恆和宇喜多秀家對看一眼,宇喜多秀家當先開口:“下臣流放八丈島多年,對於日本國內之事所知有限,不如讓忠恒大人講解吧。”

島津忠恆朝著陳操躬身:“大阪之戰結束之後,世人都以主公喪生火海,家康便大行搜刮忠於豐臣家的人,及近而過近二十年,除卻秀家大人的直屬兩國與我薩摩藩領地,恐怕再無大名願臣服,對了,還有毛利家...”

“他們都不是我豐臣家的臣子,也不需要。”大野治長面無表情的說道。

秀賴望向了陳操:“定武侯,能用的都在此處。”

“宇喜多家可出兵多少?”陳操望向了宇喜多秀家。

秀家想了想:“戰後削減了我家領地,如今也只有備前兩國可用,彼時可徵之兵不到一萬,現在卻是不清楚了。”

“毛利家在戰後坐擁周防長門兩國,國中實力雄厚,以臣下之間,至少可以徵召兩萬人,”島津忠恆看了一眼豐臣秀賴,然後朝著陳操說道:“加上下臣手中的兵力,至少可以組成五萬大軍。”

“你有把握說服毛利家?”陳操皺眉。

大野治長都有些不相信,當年他是知道內情的,毛利輝元之所以成為西軍主帥,屬實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態勢,按照當時豐臣家的近藩大名家臣來算,當以宇喜多秀家為主帥,只可惜當時秀家太過年輕,加上豐臣秀吉死的不是太久,難以服眾,也不至於讓石田三成當了豐臣家所有的領導人。

雖然毛利輝元有些不情願,但畢竟是織田家的死忠,信長死後秀吉給他報了仇,便成為了秀吉的近臣,除卻宇喜多秀家之外,毛利家是僅次於宇喜多家得利最多的人,第三位便是島津氏一族。

“毛利輝元可還活著?”大野治長開口。

陳操對於日本的戰國史只是略微瞭解一些,並不深知,此刻只能聽坐在他旁邊的廖耀文給他翻譯別人說的話。

島津忠恆點頭:“七十多了,身體大不如從前,只要他還活著,說動毛利家參戰,自然是沒問題。”

“我們大張旗鼓的表明回了日本,德川家會以多少兵力前來迎戰?”真田幸村開口問道。

“如今秀忠和家光兩位將軍共同開創二元政治,所謂盛世就在當今,天下無不歸附,若是發兵,當有三十萬之眾。”島津忠恆想了想,沉吟道。

三十萬,聽在天守閣眾人的耳中那是各有千秋,若是放在陳操所在的大明朝,這些兵力雖然多,但也是小兒科級別,但若是放在倭國這個彈丸之地,這個數目,足以嚇死對手。

畢竟當年秀吉對朝鮮進行戰爭之時,所發全國之兵力也就是三十萬,這還是在各國大名極力保留實力的情況之下,現在倭國進入江戶之後休整了二十多年,輕鬆徵召三十萬兵力自然不在話下。

“以本侯看,當不下五十萬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陳操這看似毫不起眼的一句話,將屋中人嚇得瞠目結舌。

五萬對五十萬?

螳臂當車都是小意思。

當一個國家遭受到外敵的入侵之時,只要這個國家是統一狀態下,那麼能徵召的兵力絕對是對手所想不到的。

大明朝之所以被滿清消滅,究其原因還是輸在了內部矛盾上,若是放在萬曆之前,任他滿清百萬之眾,也得被消滅在遼東這塊土地之上。

“如此來看,德川勢力依舊龐大,此戰還得看定武侯的決斷了。”

難得豐臣秀賴聰明一回,以他們的實力,絕對不能和德川家硬抗,而真田幸村這個戰國時期的智將只在大阪兩陣之上發揮過自己的實力,更何況還是守城戰。

陳操沉吟著, 然後看向了島津忠恆:“本侯需要九州所有藩國大名的詳細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