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太子少師、焱闇

離宮。

子楚將他的處理政務的宮殿放在了離宮這座宮殿。

此刻,滿朝文武大臣排列有序地站在兩邊,等待著子楚的到來。

年滿十一歲的嬴政身高足有五尺三寸(159),比尋常百姓要高上一頭。

嬴政在王座下方的一個平臺之上,這裡之前的是范雎所坐之地。

當年的範相就是在這裡提出了遠交近攻;白起拜將攻打三晉之地。

在下方的大殿上,右邊是丞相呂不韋、為的文官,左邊是王齕、蒙驁為的武將。

時辰已到。

宮殿之外傳來內侍的高呼聲“大王駕到。”

子楚坐到帶表秦王之位的王座上,下方群臣拱手行禮道“拜見大王。”

子楚“眾卿免禮。”

內侍高呼“免禮。”

“謝大王。”

子楚“眾卿入座。”

內侍將子楚的話語高呼傳達下去,聲音迴盪在整個大殿之中。

已經佈置好的大殿兩邊擺佈好了書案坐席坐幾。

每一個官員都知道自己得位置在何方。

文官這邊丞相、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自然是在最前方,在兩人下方就是上卿、九卿中屬文官員,在往下就是諫大夫、咸陽城守和咸陽城內的官員,一直排到門口。

武將這邊因為太尉沒有人擔任,所以最前方的就是王齕、蒙驁兩位大將軍,在兩位將軍下方就是衛將軍、郎中令、衛尉,在下方一次就是各方將軍了。

子楚看著下方的群臣說道“有何事儀。”

接著就有大臣站出來開始儀題,然後相互辯論解答,將儀題一一解答開來。

累積了一整個秦國的政務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決定完的,大部分提議都被當下壓下,等待再一次的審儀、辯證,透過才能施行下去。

子楚對於政務的理解還是不夠熟練掌握,於是很多儀題都會被壓下,等待第二輪的辯解。

這時,嬴政站起來說道“稟告父王,兒臣有事要奏。”

子楚看著嬴政說道“政兒說吧。”

嬴政站在中間,手中秉持禮圭行禮說道“父王,秦國多年來征戰不休,導致民丁丁零,兒臣認為父王既然登基大寶,何不如施政於天下,佈德於民間。”

“好讓秦國百姓都記住父王的仁德,同時休養生息三年時間,儲蓄力量以備將來東征之機。”

嬴政的話音一落,整個大殿都安靜下來,施政於天下,佈德於民間。收戈止戰,儲蓄力量。

這真的是一個孩子能夠想到的嗎?

子楚當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嬴政說的就是他想的,他從民間來,自然知道秦國現在的力量不足以繼續開展戰爭,不然秦國有被拖垮的可能。

子楚看著嬴政那雙乾淨的眼睛,哪裡慢慢的都是自信和堅定。

子楚點頭讓嬴政坐下,然後看著群臣說道“眾卿認為太子的提議如何。”

群臣眼光閃爍,所有人都在看著嬴政,他們想不到這個年紀幼小身居高位的孩子腦子居然這般好使,不但看出來了秦國的隱患還提出了改變之意。

自從昭襄王定下東擴的戰爭基調,整個昭襄王一朝都在不斷的戰爭,如若不是安國君穩住後方,保證秦國後方戶籍供應,秦國早就打的敗落了。

蒙驁站出來說道“大王,老城認為太子殿下說的對。”

子楚看著蒙驁說道“愛卿說說看。”

蒙驁說道“大王,昭襄王時期,秦國大勢征戰各國,國內農田無人耕種,家中婦孺無人撫養,孩子半途夭折嚴重,戰爭繼續持續下去,國內恐有人力不足之危。”

子楚點頭,這樣的場面他看到過,也知道蒙驁說的是現實。

子楚“還有愛卿要補充的嗎?”

另一邊,治粟大夫也站出來說道“大王。”

子楚點頭說道“說說吧。”

治粟大夫“秦國自從戰爭以來,國內的農事農桑基本賦稅是一年重過一年,早已讓民間子民苦不堪言。”

“如太子所言,大王施政於天下,佈德於民間不但能夠緩解國內的現狀,也能讓大王的聲名傳遍秦國,讓秦國百姓都知道大王是上天派下的仁君,芳名足以記載史冊,流傳千古。”

嬴政將這個傢伙牢牢的記在眼底,好傢伙,說話還能說出幾朵花來。

子楚看著對方點了點頭。

子楚監視一週,他說道“既然如此,呂相,你商定一個合適的方案出來,透過之後施政於天下,佈德於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