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张启年领了朱梓的命令,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返回府衙。他深知王爷口中的“安抚”和“请”字,实则蕴含着雷霆之威。与临桂、阳朔的军事突袭不同,处理灵川之事,需要更细致的手腕,既要达到目的,又要尽量减少地方震动,避免给人留下滥用武力的口实。
签押房内,张启年召来了几名心腹幕僚和得力干员。
“王爷有令,”张启年面色严肃,目光扫过众人,“灵川县粮价虽已回落,但其背后兴风作浪之人,绝不能姑息!现需派员前往灵川,名为安抚地方,实则。。。。。。”他声音一沉,“将涉案的粮商、乡绅以及可能牵连的官吏,一并带回府城审问!”
一名幕僚拱手道:“大人,此次前往灵川,不比临桂、阳朔。彼处未经兵锋,人心未慑,若直接抓人,恐生变故。是否需要赵将军再派兵协助?”
张启年摆了摆手:“不必。王爷的意思,是要用‘势’压人,而非纯用‘力’。临桂、阳朔的前车之鉴,就是我们最大的势!赵将军的兵,是用在刀刃上的,不能轻易动用。”
他看向一名身材瘦高,眼神锐利的官员:“方知事,你素来心思缜密,律法娴熟,此次便由你带队前往灵川。”
那方知事立刻出列,躬身道:“下官遵命!”
张启年继续吩咐:“你此去,带上五十名府衙精干差役,再请赵将军拨调二十名王府卫士随行护卫。记住,对外宣称是奉王爷之命,巡视地方,安抚民心,检查粮仓,核实平价粮发放情况。”
“抵达灵川后,先礼后兵。将王爷的告示再次宣讲,表明王府稳定粮价、严惩不法的决心。然后,依据我们初步掌握的名单和审讯所得线索,直接传唤涉案人员到县衙问话。态度要强硬,但程序要合规。”
“若他们乖乖配合,便将人带回。若有人负隅顽抗,或意图串联生事,”张启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随行的王府卫士,就是给你撑腰的!方知事,这个度,你要把握好。既要完成王爷交代的任务,也要显出王府的威严与法度。”
方知事郑重道:“下官明白!定不辱使命!”
张启年点了点头:“好,速去准备,即刻出发。另外,带上几名书吏,将沿途所见所闻,尤其是灵川县衙和平价粮发放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一并汇报。”
“是!”方知事领命而去,迅速开始挑选人手,准备文书。
张启年目送他们离开,心中略定。他知道,方为虽然是文官,但行事果决,律法精通,由他出面,更能体现王府是依法办事,而非一味强压。
灵川县城。
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也只是虚掩着门。前几日还人声鼎沸、四处打探消息的粮商和乡绅们,此刻都闭门不出,如同惊弓之鸟。
县衙内,更是死气沉沉。县令坐立不安,几名心知肚明参与了此次粮价操纵的胥吏更是面如土色,惶惶不可终日。临桂、阳朔的惨状,如同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老爷,府城那边。。。。。。会不会派兵来?”一名心腹师爷颤声问道。
县令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强作镇定:“慌什么!我们灵川与他们不同!潭王总要顾及影响,不能。。。。。。”
话未说完,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喝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