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歇了两日,林大夫开始带着宋英拜访相熟的人家,首先去的就是阮家。
阮家老太爷官至正三品的大理寺卿,主管全国狱案件,属九卿之一。
二门处,软三夫人笑着迎上来,“林大夫,可算把你盼回京了,我娘家母亲过年还念叨着您呢。”
“劳老太太记挂。”
她又拉着宋英的手,亲切道:“宋英侄女出落得越发漂亮了,相貌且不说,单单这通身的气派,就与您老人家年轻时一模一样。。。。。。
诶,话说宋英侄女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定人家了吗?若是没有,我可要把这差事揽过来了。咱们京都的儿郎,挑挑拣拣,也能选出个相配的来。”
宋英羞涩地笑,由林大夫回答道:“她已经定亲了。”
来京城的路上,林大夫提出过要不要学一学礼仪,林大夫却道:“这玩意儿不当吃不当喝,只是用来讨好人的,学来做什么。有那功夫,不如多看两本医书。”
宋英深觉有理,在申府时,她听说大家闺秀学好礼仪,有助于嫁入高门,还举出了诸多例子。
但是,一个平民女子,礼仪学得再好,也不可能被高门接受。说到底,能让女子谋得好亲事的,是娘家的实力。
一个再粗鲁再无状的女子,只要娘家实力足够,还不是一堆人上赶着想结亲。
比如有些朝代的公主甚至养面首,女德最后的底线都不要,仍旧有人愿意当驸马。
规矩礼仪只是锦上添花,也是用来束缚闺秀们的。
她并不需要良好的礼仪来让人们高看她一眼,费心费力学它做什么。
她粗略琢磨了一套应对法子,保持最基本的礼节,多笑。
阮三夫人眼底闪过一抹惊讶,她以为林大夫带徒弟进京,是想为心爱的徒弟谋个好亲事。
既然已经定亲了,这个年纪的女子,过个一两年就该成亲了,带回京城来做什么?
心中疑惑,她面上却是不显,惊讶道:“哦~是哪家的孩子,竟能入得了您的法眼?”
林大夫恍似没看到她眼底的探究,乐呵呵道:“他们同乡的一个男孩,是个读书人,书念得不错。”
“读书人好啊!”阮三夫人抚掌而笑,“我朝重视科举,寒门士子一朝登第,便是鲤鱼跃龙门。
我家那几个小兔崽子,若是能静下心来做学问,我做梦都要笑醒。”
说话间,到了一花厅,阮家女眷俱在,太夫人与林大夫是一辈,见面自得拉着手忆一忆青葱岁月。
等她们追忆完往昔,作为当家主母的阮大夫人轻轻叹口气,眉间浮上一抹忧色:“我们老太太近来总是夜不能寐,请了几位太医来看,药吃了不少,却总不见好。”
林大夫笑道:“我这把老骨头,如今连脉枕上的纹路都瞧不真切了,好在徒弟勤奋,医术日益精进。”
说着,她吩咐宋英:“去给太夫人请个脉,仔细些。”
屋内有片刻的安静,显然对宋英的医术存疑。
还是阮三夫人笑着道:“那敢情好。”
她望向太夫人她们,“母亲你们不知道,林大夫这徒弟厉害着呢,在清水县人人都叫她小神医,每日里慕名去他们医馆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大都是冲着她去的。”
“是吗?”阮家太夫人有些怀疑,打量着宋英,“这孩子看着也就十六七岁吧,学医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