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4章 輕取吐谷渾

慕容順抬起手臂,用手掌遮住眼瞼,抬頭一望,心裡忍不住陣陣涼。他這才明白,為何大唐要選擇這個位置作戰,原來根本沒有多想,畢竟伏俟城外四通八達,屬於遼闊的草原,敵人攻打那個方向,都是正常的。

現在看來,這根本就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而且挑選在日出前這一段時間,太陽一出來,就正射在吐谷渾人臉上。

就這麼一瞬間,就有大量的人被殺,吐谷渾人只覺得兩眼一黑,還伴隨著陣陣金光,很自然的眼睛一閉,頭一低。

就這麼一閉眼,許多人就再也沒有機會睜開,後面一些的人,雖然緊接著反應過來,不過在抬起頭,睜開他們留著淚水的眼睛,還是無法遠視,只能半眯著眼睛,緊張的尋找敵人。

數萬吐谷渾人,同時哭泣,就註定了他們的悲劇,大唐早有準備,出之前,李靖就下了軍令。

“當陽光照射的時候,就是動總攻的時候。”士卒牢牢的記住了這一句話。當旭日初昇的時候,所有人都撲了上去。

輕騎兵揮動橫刀,收割著吐谷渾人的性命,雖然他們不知道為何這些敵人,就像傻了一樣,任由他們宰割,最多不過胡亂的揮動武器格擋。

“撤退!撤退!”慕容順大聲的下令。

其實不用他下令,吐谷渾人已經開始敗退,要知道就在太陽昇起這一會功夫,他們就有上萬人被殺,而且這數量還在增加。

想想看,正對著太陽昇起的方向,還怎麼抬頭對敵。在他們眼中,大唐的騎兵,猶如天兵天將,渾身冒著金光,舉著武器,張牙舞爪的衝了過來,那形象就和詭神一樣,讓人心頭一驚。

戰場上最爽的事情,就是追殺,這個時候的敵人,完全就是功勳,沒有一點抵抗力,都不需要揮刀,只需要伸出武器,藉助戰馬的力量,就能把敵人斬落。

弓箭手最幸福,這個距離,只要拉動弓弦,不停的射擊就是了,敵人就一個個從前面掉落,比起圍獵還舒坦。

“殺!”安修仁一馬當先,揮動馬槊,掃飛前面的敵人,衝進了伏俟城。

歸順大唐以後,這是第一次出征,沒想到如此痛快,原本以為是一場苦戰,等到一交戰,他才現自己對於大唐士卒的戰鬥力,完全低估了。

陽光照射到他背上,形成陰影的時候,他就明白了李靖的意思,想想戰前的命令,不由欽佩不已。作為一個統帥,天時地利都計算進去了,哪裡還可能戰敗。

還有這一身盔甲,和普通士卒的棉甲不同,將領的盔甲,都是精心製作的,層層疊疊的魚鱗甲,護住了整個身體,還有頭盔,全覆蓋的頭盔,拉下面罩,就連眼睛都處於鐵絲網之後。

這是澆築以後,手工打磨的,不但美觀平滑,而且防禦驚人,別說弓箭,就是刀劈上去都沒有問題。

安修仁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戰神,完全不用顧慮防禦問題,不停的收割敵人性命就成了。

在他不遠處,哥哥安興貴,也跟著殺了過來,兩兄弟殺散城門附近的敵人,對視一眼,隨後帶著手下,沿著城裡大路,追殺了下去。

伏允沒想到戰局變化這麼快,僅僅只是大半個時辰,就分出了勝負,等他兒子進城,見到跟著殺進來的大唐士卒,嚇得他掉頭就跑。

伏俟城一會功夫,就變得兵荒馬亂,到處都是逃竄的牧民,逃兵,有人想逃出城去,也有人想向王宮逃竄。在他們遠處,大唐的騎兵,正在追殺著他們的同胞。

伏俟城很快被破,當然也有不少人逃出城去,很快李靖就讓三萬輕騎,出城追殺。

伏允不出意外的逃了,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如今的大唐這麼強大,更沒有想到,大唐如此不講道理,出動了這麼多騎兵。

要知道戰馬可不是普通的馬匹,不但要體格強壯,還得經過訓練,吐谷渾所有部落加起來,也才籌夠十萬,這還是因為他們本身屬於半遊牧的緣故。

在他們想來,大唐敵人那麼多,需要鎮守地方又不少,騎兵就算多,也不可能都弄過來打他吧。如果是步卒,他們可以遊擊,慢慢拖,實在打不過就認輸。反正輸給中原不丟臉,服個軟,等撤兵以後,還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

偏偏鄒羽就是不按理出牌,集中了七成騎兵,攻打吐谷渾。其實鄒羽能夠組織更多騎兵,不過戰馬有限,也只有這麼多了。

而且伏允不知道江南蕭銑直接投降了,大唐的敵人一下子變得非常少了,當然可以集中兵力,前來收拾他們。

而且這次大唐的行動,也完全與和以往不同,佔據伏俟城之後,並沒有釋放抓獲的俘虜,反而開始修路,同時把人口內遷。

要知道吐谷渾不單單是他們本身那四十多萬人口,還有附屬的部落,如今樹倒猢猻散,正是收攏他們的時候。而且還沒有一點難度,無論是出於威懾,還是對大唐的嚮往,這些部落都乖乖的內遷。

鄒羽制定的治國方針,一直以來,都是集中人口,開最富饒的地區。這並不是說就放棄偏遠地方,只不過暫時放任而已,主要城池和關卡,並沒有放過。

伏允帶了兩萬人逃跑了,李靖立即請求調兵,佔據了大非川,封鎖了吐蕃的道路。

高原暫時不上去,以青海作為牧場,同時練兵,這也是前期計劃,佔據青海,不但能防禦高原,也能虎視西域,看住突厥人。

青海除了牧場,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鹽。一直以來,吐谷渾的鹽都是他們最大的收入來源,遠銷西域,也是他們控制附屬部落的手段之一。

以大唐先進的製鹽技術,完全可以曾大產量,比起海鹽,無疑來說,青海這面,產量更高,製作條件也更好,畢竟這裡日照和地理條件更好。

喜歡隋末第一狠人請大家收藏隋末第一狠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