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二一0、沒有結果的會談

夜、陳慶之仍在伏案看著軍報,宇文泰抄手站立一旁。

陳慶之頭也不抬,道“明日好戲就開鑼了!”

宇文泰“這次交換戰俘,楊昱一定會來吧?”

陳慶之點了點頭,楊昱這個人他雖然不是很瞭解,但是元顥卻很瞭解,元顥和楊昱的堂兄楊寬關係很不錯,對楊家幾乎瞭如指掌。

楊家是一門望族,忠孝傳家,兄友弟恭,愛弟被俘,交換戰俘回去,楊昱一定會這麼幹。

只不過,楊昱也一定做好了各種準備。

雙方交換戰俘的地點就在滎陽城南門外一座小山上,這座小山不高,乃是陳慶之前番攻城不克之後,命將士堆土而成,原想堆至高於滎陽城,但後期敵軍大批援兵來至。

小山海拔不高,只有數十米,會盟談判頗有好處,第一小山之上幾乎可以同時窺見滎陽城方向、元天穆的大營、以及陳慶之大營。

陳慶之與楊昱都不帶隨從,然後雙方各帶五名士兵押解戰俘。

三方赴會人員,軍營異動,均可以一覽無餘。

這座小山,原先堆高之後,已經被陳慶之率兵駐紮,山頂頗平坦,可以安營紮寨,原來準備在上面興建望樓,窺探城中動靜的。

但為了這次會盟,陳慶之已經將山上駐紮梁軍全部撤退。

同時約定出席的還有敵方的元天穆、以及騎將魯安等人,居中見證。

三方赴會人員都不得過十人。

在小山的會盟場所,一旦觀察到軍營異動,或者有人所帶赴會人員過限制,三方均可撤銷這次會盟。這次會盟交換人員當然是主要議程。

但是唇槍舌劍,甚至劍拔弩張也未必不可能,安排極其武勇的將士,劫持主帥談脅迫條件也不是不可能。

總之,勾心鬥角是一定的。

陳慶之這邊,暫且安排由楊忠、陳霸先、全旭、李泉等五人假冒士兵押解戰俘,以防不測。

以楊忠、陳霸先萬夫不當之勇,即便萬一爆衝突,這幾個人護著陳慶之脫逃出來,應當也問題不大。

宇文泰有些憂慮,道“楊昱換弟心切,應該不會有什麼貓膩,就是元天穆那邊、爾朱兆那邊,不知道會有什麼異動?”

陳慶之搖了搖頭,道“應該也不會異動,畢竟他們的軍隊跟我們火併,得利的是楊昱。”

宇文泰想了想,感覺陳慶之說的也有些道理。但是陳慶之親自出營會談,這些人會不會挾持陳慶之可也難說的緊,不過想到楊忠、陳霸先護衛,料也無虞。

當下,便告辭陳慶之,回到住處,與蕭東奇又絮絮說了一些,然後安歇了。

次日上午,楊忠等一行五人押著楊昱的兩個弟弟前往會盟換人質地點,宇文泰卻並沒有跟隨。他和陳慶之已經商量好,另外籌策一計。

會盟之事與所行計劃交叉進行,兩不耽誤。

前面陳慶之騎一匹高頭大馬,眾人在後面緊緊跟隨;這一趟雖然有些不測,但元顥仍在大營之中,大魏軍馬就算劫持他們也沒什麼用.......

大梁軍備早已經部署妥當;

相信各方都為了這次戰俘交換做了部署,所以,戰爭出現的風險反而低。

歷史往往都是這樣的弔詭,你覺得有風險、風險大,做好了各種應對準備的場合,有可能反而不會出事,更多是呈現一些口舌之爭。

戰國時期、秦趙之間的澠池會是這樣,後來的鴻門宴也是這樣;中間有小小緊張,劍拔弩張,但整體無事。

聽著刀光劍影,但最終等於什麼也沒有生。

眾人行了不久,已經到了會盟交換場地,此時元天穆以及魯安也已經到了,城樓上,楊昱早已經在等候,看到眾人皆到,於是咿咿呀呀開啟城門。

一行數人飛馬出了城門,不一時,會盟交換的三方人員均已到齊。

三方會盟的人中,楊昱帶的人最少,只有押解戰俘的四名士兵,相比之下顯得最為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