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二三、於謹的聰明

於謹這一路來,對宇文泰也頗禮貌,他身為爾朱天光委派,這一路來,自然也沒少向爾朱天光彙報宇文泰的動態,比如宇文泰麾下流亡等等....

不過,好在這些信,他寫完之後也交給宇文泰看。

他表現的不偏不倚,在宇文泰面前也算襟懷坦白,信中向爾朱天光彙報的關於宇文泰的一些事情,基本上能夠做到實事求是。

並沒有過分的誇大或者貶低。

這種東西就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宇文泰因此對他差不多也是對等工作,也把寫給爾朱天光的信交由於謹看。

按照歷史,於謹是他將來的八柱國,這是他必須籠絡的人物,不過按照歷史,於謹將來也是宇文護上位的輔助者,這件事,他當然也有些耿耿於懷。

他行走在歷史之間,感受歷史的不確定性。

對楊忠、對於謹他都是一樣的態度,視行為而定,不把他們當成自己的主要仇人,他鎖定的仇人最主要的是宇文護和楊堅,其他人暫不問,以免傷及無辜。

由於於謹定期會向爾朱天光彙報宇文泰的動態,宇文泰的一眾麾下耿豪、全旭等人都對於謹戒備反感,蘇綽頗例外,與於謹倒是旅途寂寞,常常下下棋,聊聊天。

甚至如果不會宇文泰的阻止,侯莫陳崇以及耿豪、全旭、李泉甚至準備對於謹下手,痛打於謹一頓。

於謹在宇文泰的麾下,雖然是長史,但是宇文泰也知道他在自己麾下,其實也算是孤軍奮戰,是爾朱天光與自己的夾心餅乾。

他既要對爾朱天光負責,孤身一人處於自己麾下又不能過分得罪自己。

平心而論,於謹算是處理的不錯,這份工作換個人來幹未必比於謹做的更好。

宇文泰是能夠體會他這種兩姑之間難為婦的處境的。

於謹明知道宇文泰的一眾麾下待他不滿,但也基本上相安無事。

他也能感覺到如果不是宇文泰的維護,自己可能避免不了捱揍。宇文泰寫給爾朱天光的信拿來給他看的時候,他拆開看完,淡淡的道“明公留在金明郡也不錯。”

宇文泰微微一笑,道“還需爾朱將軍同意才成。”

於謹思忖了半晌,道“我來起草一封給爾朱天光的信吧。”他與宇文泰的交流中,對爾朱天光直呼其名,顯然也並不是那麼的尊重。

對宇文泰反而用的是隨宇文泰其他麾下沿用的稱呼。

當然,客觀來說,他現在是宇文泰的麾下長史,稱呼明公也是應有之義。

須臾,於謹已經將信寫就,他是一個聰明人,畢竟被元天穆稱為王佐之才的人,對於現今朝廷的局勢不可能看不清楚。

於謹的信裡面是勸爾朱天光采納宇文泰的刺史金明郡的建議。

之所以勸宇文泰在金明郡立足,不與宿勤明達同城而處,於謹列了以下幾條理由。

第一、宇文泰與宿勤明達不處同城之中,分城而治,有利於分而治之,況且宇文泰有雄才,以統萬城之堅固,不能讓宇文泰據之,對朝廷來說有管理之便;

第二、金明郡處於化政郡與長安之間,如果,到時候宇文泰有任何不軌之心,朝廷可以與宿勤明達夾擊之,這樣對鉗制宇文泰也有好處。

第三、金明郡地瘠民貧,宇文泰在此立足,不會得到較多給養,而宇文泰如果去了夏州府化政郡,也許能與宿勤明達沆瀣一氣也未可知。

這幾條理由都足夠,爾朱天光看罷,定然會同意宇文泰駐節金明郡。

他寫完,也交宇文泰看過,宇文泰站起來,對於謹彎腰一揖........

喜歡我是宇文泰請大家收藏我是宇文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