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章 卑微的帝王

“什麼辦法?”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暗中毀我們買賣我們在明可以查他路引、稅款,在暗亦可派人劫奪他們的貨物,最簡單的莫過於在‘沁龍樓’周邊封路修繕明暗水渠(排水和下水道),他們生意想好也不可能。”

武經國大喜道“好,就這麼辦。”

元老道“府督,眼下當各個擊破,同時對付‘六龍幫’和‘揚刀盟’容易促成兩幫聯盟反為不美,不如先與‘六龍幫’和談,再請邪尊與他(她)一同出面聯合四大幫先行擊潰‘揚刀盟’再慢慢對付‘六龍幫’不遲。若是邪尊他們一時拿不下‘揚刀盟’再重金請‘百忍精堂’的人協助,自是十拿九穩,現在兩線作戰只怕影、闇、邪尊同時出面也略顯不夠。”

“嗯~~~~~~”武經國長長‘嗯’了一聲,他知元老所言確有道理,但自從對皇帝連番試探之後他對元老的好感和信任也隨之煙消雲散了,現在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尤其在前天之後他更是瞧元老扎眼。

李師爺笑道“元老言之有理,不過以‘六龍幫’的手段怎會看不出我們有各個擊破的心思?若是他們與‘揚刀盟’暗通款曲我們卻還矇在鼓裡吃虧的可是我們,到時候動不得‘六龍幫’,而‘揚刀盟’在‘六龍幫’的支援之下更難拔除,府督請想若是有‘龍神’這樣的人物在我們背後捅刀子,我們如何應付?”

元老道“若真如此那更不能輕易與兩幫結仇,這兩幫均是武林大幫,一旦交手非短期之內能分勝負,若是朝中有變三面受敵想要取勝恐怕不是易事。”

“依元老的意思不與兩幫結仇暫且無妨,可一旦朝中有變‘六龍幫’和‘揚刀盟’勢必會落井下石那時兩幫養精蓄銳已久我們如何還能對付?現在朝局暫穩,我們正該趁機對兩幫下手,更要逼迫他們將事情鬧大,待到皇上與朝中大臣感到威脅之時府督便可名正言順請皇上兵圍剿,若是剿滅了兩大幫派自有府督的功勞,若是久戰不下府督更能借機私募親兵,只有兵權在手才是真正的權力。現在面子上看起來任大人是‘兵部’之主,府督想調兵不難,可這些兵都是朝廷的,一旦動起真格的未必會全然聽命於府督,若與皇上起了爭執這些兵更是變數遠不及私募兵馬來的可靠。”

武經國點了點頭,若是有一支萬人的私募精兵皇帝想要動他也要好好掂量一番,對付‘揚刀盟’更不在話下,如今雖有不少幫派聽命於他,但幫派畢竟是以掙錢吃飯為主,與軍隊里人人習武不同幫派裡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武藝,當真打起來與大規模的精兵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別的不說光是裝備與排兵佈陣這兩點便與久經沙場的精兵天差地遠,一個一個單打獨鬥或許江湖幫派中的高手還有勝算,十對十、百對百烏合之眾便很難取勝了,若是千對千江湖上除了四大幫派和‘明唐五鏡’外當世再無幫派能夠做到,以萬對萬則只有‘大隅天城’和‘鈞天九鼎’有此實力,便是‘六龍幫’也只能仗著幾個絕頂高手撐場面了。還有一點一旦養了萬人私募精兵排程起‘內督府’、‘金衣衛’以及任思勰便要容易得多,對任思勰和駱鑲的控制不再僅僅是利益與權位,更多幾分震懾,到時候天下不是他的勝似他的,而剿匪就是最好的養兵理由,錢由朝廷出,權在自己手中。

李師爺察言觀色,見武經國頗有讚許之色,又接著道“上次皇上對‘揚刀盟’的寬容想必令朝中的大臣已有不滿,這次四幫與‘揚刀盟’的爭鬥高太師只要拉個偏架迫得‘揚刀盟’動手便算萬事大吉,哪怕他們一人不傷只要動了手,我們大可殺幾個官兵嫁禍到他們頭上,到時候就算皇上再想息事寧人恐怕大臣們也是不肯的了。”

“嗯。”武經國又點了點頭,這幾次對皇上的試探一再證明李師爺對局勢的把握較元老為準,很多事更能想在他的心坎中,現在他看李師爺遠比元老順眼的多。

眼見武經國對自己的建議不予採納元老也不再爭辯,卻是暗自搖頭。

“此外,不妨按元老的建議將邪尊請來,雙管齊下,即便無用也不至於壞事。”

“嗯,立刻傳書給邪尊,叫他火趕往‘中州’帶領四大幫務必殲滅‘揚刀盟’。”

“是。”李師爺像元老和瑞婆婆得意的掃了一眼應道。

出得廳來,元老嘆了一聲氣快步離開,瑞婆婆緊走幾步趕上。

“元老似乎對李師爺的謀劃不以為意,有什麼不妥麼?”

元老道“他哪裡是為府督謀劃勝局,分明是怕我立功。”

瑞婆婆不解道“元老此話怎講?”

元老道“‘六龍幫’和‘揚刀盟’均非府督敵,就算要對付也不該同時引戰,我方人手雖足對方也非易與,難言必勝,當分主次,各個擊破。李師爺深知府督心思,私募軍兵之提議府督無可拒絕,故而率先提出,以搶功,再一句雙管齊下佔盡便宜。若是邪尊一擊功成有他雙管齊下四字也能分我不少功勞,至少在府督認為李師爺謀算周全,若是久戰不下正好牽動朝廷兵馬,便於府督私募軍兵更顯他高瞻遠矚,遠非我等可比。”

瑞婆婆道“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元老道“還不是造不造反的事,我若佔得功在府督面前自然說話的份量也會重一些,日後朝局有變府督便不再對他言聽計從,我若無功,府督面前再無人可與他爭,他的權力地位自會無與倫比,再換句話說府督越是用得著他他便越安全。何況現在我二人貌合神離,他自然不想見到我好。”

瑞婆婆道“對付‘龍神’和邵鳴謙非同小可,一個不慎鬧到無可收拾的局面府督還不要了他的腦袋?”

元老道“不會,鬧得不可收拾最得益的還是府督,一者募兵有了理由,再者朝廷‘北川’戰事未歇關內再起兵禍皇上即便有心對付府督也會顧慮牽扯過多而隱忍不,待戰事平息私募早已成勢,皇上更無力對付府督,這樣他李師爺豐功偉績自不必說,便是我也再無後顧之憂。”

瑞婆婆道“所以元老方才不再與李師爺爭辯就是這個意思?”

元老點頭道“嗯,後來仔細想想這未嘗不是好事,還有便是邪尊與他(她)聯手,再加上中州四大幫派,對付‘揚刀盟’綽綽有餘。”

瑞婆婆道“那元老為何還神色鬱郁?”

元老道“這番謀劃雖對我們有好處,然而李師爺還是第一功臣,勢頭為他所壓是難免的了,再者夜長夢多,看起來勝敗

都有好處的局面實際上卻含有莫大的危機,一旦府督將心思用在‘六龍幫’和‘揚刀盟’身上久了,皇上就有足夠的喘息時機,保不齊什麼時候會突然一擊,這才是真正致命的,到那時我們也必死無疑。比起皇上來,無論‘六龍幫’還是‘揚刀盟’均只是扎眼而已,‘龍神’和邵鳴謙要為幫中兄弟謀劃,不可能公然率領手下與府督開戰,那樣就等同於造反,朝廷必派大軍圍剿。”

瑞婆婆道“皇上真會對府督下手,還是說府督倒臺我們一定會跟著死無葬身之地?”

元老一笑道“事情又回到了當初的局面。皇上是不是一定對府督下手我無法保證,但府督倒了皇上也好朝中大臣也好百姓也好決不允許我這名聲在外的幫兇逍遙快活,失去了府督權利的庇護,‘鈞天九鼎’也不會放我干休,李師爺這隻動嘴的謀劃者常年躲在暗處反倒未必會有事,至於你歐陽世家在京城也算一方勢力,能否僥倖儲存不必我多說了吧。或許我的猜想是錯的,但我不願賭,也不敢賭,更沒興趣賭,我能活到這把年紀憑的就是不圖僥倖,不想萬一。”

瑞婆婆笑道“元老這麼說是打算立馬走人了?”

元老搖頭道“以我現在的狀況離開府督一旦遇到‘鈞天九鼎’的高手恐怕無法從他們的手中脫走。”

瑞婆婆道“是啊,起碼在這裡暫時還是安全的,待傷養好了再走不遲,只是元老如此身份還要受李師爺的氣不免覺得委屈。”

元老道“我們在府督面前是憑武功吃飯的,李師爺是憑計謀吃飯的,現在我武功大打折扣,自然免不了遭人白眼,此次若是邪尊和他(她)能拿下‘揚刀盟’我雖不是功,卻也有些功勞,多少也能在府督心中扭轉一些不利的看法,只要府督心中沒有芥蒂他李師爺愛說什麼隨他去吧。”

瑞婆婆笑道“待皇上對付府督的時候元老武功蓋世就能派上用場,到時候府督自然知道元老非他李師爺可比。”

元老道“你們太小看皇上了。”

“元老這話什麼意思?”

元老道“皇上要是打算公開對付府督早就動手了,怕只怕皇上一面不斷安撫嘉獎府督一面一點點削減府督的實力,讓府督疑神疑鬼難以下決心造反,待時機成熟時一擊致命。到那個時候你我武功再高十倍又有什麼用?”

瑞婆婆一愣,悵然若失,走出十多步才勉強一笑,傳音道“還是元老考慮周詳,看來必要的時候歐陽世家或許也該解散了,只可惜我那老頭子留下這麼大的家業......”

元老一笑,道“無論家業大小任誰都捨不得丟棄,人們總是喜歡聽到沒問題,不但家產能保住以後還能蒸蒸日上諸如此類的話。人性如此,即使明知道九死一生的事總也有人前仆後繼的去做,這對大局是好的,因為失敗的人多了總會有成功的一兩個,天下也得以進步,但對個人而言是殘酷的,那十中取一的成功者會激勵著無數的人去送死,可笑的是從來沒有人記住那死去的九人,更沒有人相信自己將會和他們一樣,總盼望著萬一,可萬一二字再明白沒有了。”

“元老這話的意思是......?”

“我當年若是心存萬一之念沒有丟棄‘金閣’逃走,恐怕早已死在‘鈞天九鼎’的人手中了,再換句話說,當年我徒殺了九鼎鼎主之侄,九鼎派人來要人若非我心存僥倖包庇徒弟也不至於引九鼎來攻,累的‘金閣’倒,門人弟子無一生還。我的事你再清楚不過,府督一旦式微該如何做你自己定奪。”

元老的事她很清楚,當年‘金閣’與‘鈞天九鼎’大戰數場,未落下風,結果雙方人越死越多仇越結越深,終至九鼎下了決殺令,數位鼎主領門下百位高手來攻,元老抵擋不住棄了‘金閣’丟下門人弟子獨自逃生,這是元老一生最大的汙點,也是‘大隅天城’和‘六龍幫’等不願接納他的原因,更是他不得不投靠武經國的原因。瑞婆婆點了點頭,她很相信元老,更佩服元老但她並不贊同元老的做法,她有自己的主意,歐陽世家是她相公和兒子的心血,更是孫子的希望,她無論如何不能平白無故放棄。

當日下午,鐘樓方圓五里遍佈‘工部’的人,以修渠為由設圍欄封鎖街道,車馬不行,民不得出入,內中樓店商家皆逾牆而走,甚為不便。

本章完

喜歡江山易手請大家收藏江山易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