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8章 風雲突變

第二天,其餘的5個人從紐約過來,下午趙立冬帶著全體人員到製藥廠去,正式入住。

格林公司方面給陳教授等人安排了指導人員。

有技術人員,一般的操作人員,還有管理人員。

美國人在起名字方面沒有什麼像樣的文化,甚至比較糊弄。一共7個指導人員,竟然有三個叫“比爾”的,兩個叫“約翰”的,連趙立冬都不太好分辨誰是誰。

接下來幾天,趙立冬白天就跟大夥混在工廠裡面,一邊學習,一邊操作。

第二天晚上,趙立冬出錢,請製藥廠的主管人員和指導師傅們吃飯。

席間頻頻勸酒,大夥兒喝的非常高興。

趙立冬還到住在工廠附近的人的家裡拜訪,送上一些小禮物。

所謂禮多人不怪,虛心學習的人,在哪裡都受歡迎。

雙方的關係很快接近,熱絡起來。

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製藥廠爭取最大的自由度。能夠觀摩、學習到最核心的東西,讓指導人員傾囊相授。

頭一週裡。趙立冬沒有采取什麼行動,而是觀察整個製藥廠的格局。包括流水線設計,各種裝置的種類、運轉、工作效率、技術引數等等。

跟製藥廠的人混熟了,也沒人管他。在不長的時間裡,就把製藥廠的情況基本上摸清楚。

中間愛彌兒總是催著趙立冬回去,無奈之下,愛彌兒只好自己來到里士滿,住了兩天。

一週之後,趙立冬和愛彌兒一起回到紐約,之後就開始考察製藥廠所需要的裝置,原材料情況。

格林製藥雖然賣給趙立冬一些二手裝置,但也僅僅是所需要裝置中的一部分,仍然需要從外部採購不少裝置。

趙立冬或者檢視廣告、電話簿,或者到資訊公司諮詢,到裝置廠家詢問,收穫了大量的有用資訊。

就在一片忙碌之中,到了6月23日,美國的各種媒體爆出一個爆炸性新聞。

德國對蘇聯起了大規模進攻,給蘇聯造成了沉重打擊。

一整天,媒體上都是這個新聞。

就連一向不關心外國新聞的地方媒體,也都是這個新聞。

街頭巷尾,賓館飯店,商店,加油站,人們一見面,談論的也都是這個新聞。

接下來,就是各種全面的報道和深度分析。

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德國進攻蘇聯,會對美國造成什麼影響。

論點不外乎就是兩派。

一種是美國應該參戰,否則德國一旦打敗蘇聯,接下來就會打敗英國,控制整個歐洲,進而幫助日本在亞洲稱霸,兩家瓜分世界。

美國和美洲不僅可能成為孤島,甚至可能受到德國和日本進攻。

另一種觀點,是光榮孤立的延續,認為美國不應該介入歐洲和亞洲的事務。。

這些爭論當中,其實有不少人夾帶了私貨。

因為美國資本和德國有不少聯絡,很多美國資本家,尤其是德國裔美國人的資本在德國有很大的利益。

這些人,自然反對美國參加對德國的戰爭。

德國進攻蘇聯,對於趙立冬來說,早就在預料中。

它提供的巴巴羅薩計劃當中,進攻時間、主要地點、進攻路線、進攻方式、兵力和裝備,都已經被證明是準確的。

他現在關心的是,已經接到情報的相關國家,尤其是蘇聯是否已經做了足夠準備。

從目前看到的新聞報道來看,蘇聯仍然損失慘重。在德國的進攻面前,節節敗退。

很可能,蘇聯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甚至可能沒有重視他的情報,不相信情報是真的。

不管怎麼樣,趙立冬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他已經做了最大努力,問心無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