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學校

為啥修建小學呢,主要當時鎮上有命令,要掃盲,而且還有任務要求,每個村的掃盲人數要達到多少才完成指標。

一開始大家都挺拒絕的,畢竟都一把年紀了,每天上工都累得要死,還得參加掃盲。

大隊長見村民們沒有積極性,索性就想著建學校。

讓老師先教給孩子們,然後讓孩子們回家再教給大人,面對自家孩子他們總不好拒絕吧。

大家也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村長家閨女和老三不就是因為讀書多就去城裡當了工人嗎。

雖然他們每天在地裡刨食,但是也希望自家孩子像林家老三一樣,進城吃商品糧。

就著這個想法,隊裡不少人都支援,所以大家對建學校的積極性都挺高。

大隊長把知青旁邊那處空地收拾了出來,每天下工的時候讓村民們花一點時間建設,不到一週,一所簡陋的小學就建成了。

大隊長親自取名為“永安小學”。

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大隊長專門從知青中選擇了幾個學習好,學歷高的來教他們。

畢竟整個隊裡除了牛棚裡的人也就知青文化程度最高。

本來林子魚他們村裡的牛棚裡住著幾位從京市來的教授。

林老頭還私下給大隊長提議要不讓他們來教書,到最後被大隊長給否決了。

倒也不是不相信他們的水平,教授那肯定比知青還要厲害。

要是可以大隊長也希望讓他們來教隊裡的娃娃,但是他們成分有問題,不敢輕易冒這個風險。

隊里人數加起來可不少,再加上還有這幾年6續下鄉的知青,萬一被舉報了,自己也落不了好。

不過大隊長和林老頭還是比較關照這些牛棚裡的人,給他們派得活計都是比較輕省的。

永安小學修建好後,隊裡大部分人都將自家娃娃送去了學校,都指望著自家孩子能好好讀書,以後進城當工人。

老林家的所有孩子也都送去了學校,林子魚除外。

因著林子魚有個當工人的爹,所以從小就吃得比家裡其他的孩子們要好。

雖說還沒分家,但是林衛軍還是經常私下偷偷給林子魚帶好吃的回來。

又因為林子魚快兩個月的時候,林衛軍一個人跑去醫院做了結紮手術。

他覺得這輩子有這麼一個閨女就夠了,而且顧秋生孩子時的慘叫確實嚇到他了,他不想自家媳婦再經歷這種痛苦。

兩老知道後,氣得不行,畢竟閨女再好,兒子才是傳承。

當聽到自家老三已經結紮,這輩子只能有林子魚一個閨女,兩口子氣得狠狠地打了他一頓。

不過最後也只能接受,畢竟手術已經做了,他們也沒辦法改變。

老三從小性子就倔,兩老慢慢地也開始重視林子魚了,畢竟這是老三唯一的閨女。

林婆子雖然重男輕女的念頭不重,但在林子魚出生前,對家裡的孫子肯定比孫女更好。

林魚出生後,林婆子就漸漸變了,對孫子也沒那麼重視了,整個人心裡眼裡就只看得到林子魚這一個孫女。

當初生完老三後,林婆子覺得自己不會再生了。

所以林老三那就是當時的老小,俗話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林老三還是被林婆子寵愛了一段時間。

後來老四出生,從小又是個調皮搗蛋的,一對比,林婆子就更喜歡乖巧聽話的老三了。

再加上當年林婆子意外生病,導致老三考上了高中卻沒沒法去讀,讓林婆子心裡一直愧疚到現在。

得知小孫女是老三唯一的閨女後,那是滿腔的愛意都給了這個小孫女。

林子魚從小長得好看,嘴又甜,不像家裡其他娃娃黑不溜秋的。

整個大隊林婆子就沒見過這麼好看的娃,以後準比她姑姑還有出息。

林老頭就不同了,到底讀過幾年書,又出去打過仗,稍微比林婆子有見識。

而且林老頭還是村裡的村長,平時上面有什麼改革政策也比家裡其他人要知道得早。

改革開放後主席同志可是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所以林老頭對孫子孫女基本都是一碗水端平。

只是老大老二家的孩子從小就怕他,平時也不敢往他面前湊。

倒是老三家閨女,從小就長得好看。

家裡誰抱都笑眯眯的,也不怕人,所以林老頭心裡也挺喜歡這個小孫女。

喜歡我在七十年代搞科研請大家收藏我在七十年代搞科研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