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章 命令

令下如霹靂,遊徼左高不敢過多耽誤,把事情交代清楚,翻身上馬。

荀貞諸人長揖送別。

左高兩人打馬轉走,奔上官道。時已近午,路上來往的人頗多,紛紛閃避。只見雙馬疾馳,一前一後,帶起塵煙滾滾,不多時,消失遠方。

剛才迎接時,許季沒有出來,此時見他二人離去,忙從舍中走出,眼巴巴地看向荀貞。他偷聽到了荀貞與左高的對話,見與荀貞此前的猜測一模一樣,縣君果然傳文給了許縣,請其協助,頓時六神無主,心中惶恐,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當著杜買、黃忠等人的面兒,荀貞不好說什麼,只道“幼節,你先不要將此事告訴阿母。阿母心憂汝兄,已甚難過,不要再給她雪上加霜。……,快午時了,你還不餓?去看看阿母醒了沒。將飯熱熱,給阿母端過去。”

許季本不想走,但杜買、黃忠諸人皆在,他沒法兒直訴憂慮,只好應了聲是,轉身回去。

……

等他走開,荀貞對諸人說道“諸位,適才左君傳令的急態,你們都看見了。縣君、尉君對此案十分重視。許仲雖不是本亭人,但苦主是本亭人,案現場也在本亭,你們對此案不可輕忽大意。”

杜買說道“荀君說的是。那該如何行動?請君下令。”

“縣裡的命令,一方面要檢查行人,一方面要搜查亭中。咱們兵分兩路。黃公,你和繁譚兩人留在亭裡,監視過往行人。杜君,你我負責搜查亭部。可好?”

“是。……,荀君,本亭共有六個裡,如果一個挨一個地搜查過去,未免太慢,不如這樣,你我各負責三個裡。快的話,也許一下午就夠了。等明天再聚攏一處,搜查遠處的山林。怎樣?”

杜買久任亭中,追捕盜賊甚有經驗,這個提議很好。荀貞說道“正該如此。”順帶誇獎了他兩句,“杜君條理分明,果然行家裡手。”

杜買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起來,笑道“鄭君在時,俺們便是如此行事。不是自誇,賊子們只要有藏在咱們亭部的,按此法搜尋,一個也逃不掉。”

“噢?原來如此。”荀貞嘴上打著官腔,說不能對此案輕忽大意,暗地裡卻不由自主地在想許仲,微微心不在焉,隨口問道,“往年的盜賊可多麼?”

“多,怎麼不多!特別冬月、初春時,盜賊最為猖狂。”

黃忠嘆了口氣,說道“也不怪盜賊多,近些年來,曰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又是疫病,又是災年。今年的年景看著不錯,可不少百姓都是租種的富人家田地,別的不說,只這租子至少就要上交一半,落到手裡的也不剩幾個。到了冬天,天又冷,又沒吃食,莫說躲在山裡的賊寇,便是良家子也熬不住啊!……,說起來,如今已是九月,田裡的農活兒不多了,馬上就要過冬,荀君,也該著手準備‘備寇冬賊’了。”

每年九月,鄉間的宗族、地主都要艹練族人、賓客,修繕五兵,以備飢寒之賊。亭長執掌一地治安,不能置身事外。荀貞對此早有計劃與安排。——事實上,他之所以來當亭長,一為比較自由,可以結交豪傑,其二就正是為了能“組織部民,備寇冬賊”。畢竟,結交豪傑是虛的,誰知道能結交到不能呢?只有“組織部民、備寇冬賊”才是實的。

聽了黃忠的話,他回過神來,心道“事關我聚眾自保的‘大計’,正等立了威望後,便要開始第二步,藉助備寇打造自家班底,我當然會早早著手準備。”只是目前威望尚未立,又不熟悉本地情況,不好貿然著手。

他瞧了瞧手中的畫像,又想道“縣裡命各亭搜查本部各里,許仲雖肯定不會藏匿在本亭中,但卻是一個熟悉各里情況的機會。”

他剛才沒看畫像,此時展開,見畫中人與許季有三分相似,說道“這就是許仲麼?”

除他之外,餘人都認識許仲,程偃說道“沒錯,就是他。”

昨天秦幹走時,並沒有帶本地人去縣裡,這畫像從哪兒來的?難道縣中也有人認識許仲?荀貞轉念一想,便即醒悟,心道“可能是謝武跟著去了縣裡,照他的描述,畫出了此像。”

黃忠接過畫像,自去掛在壁上。

樊譚拉了條席子出來,坐在門口,檢視行人。三國之最風流

杜買和荀貞劃分好各自的範圍。繁尚跟著杜買,程偃、陳褒跟著荀貞,各騎一匹馬,兩撥人分頭去亭中諸裡搜查。

——

1,遊徼“三老、遊徼,郡所屬也,秩百石,掌一鄉人”。雖是郡所設,但遊徼只是負責“徼循禁賊盜”,只能算是斗食吏,更多的是與縣直接生關係,對縣級主管負責。

從設定上來講,並非每鄉必設遊徼,根據尹灣漢簡《集簿》和《吏員簿》的記載,東海郡共有遊徼82名,相對於17o個鄉,平均兩鄉一名不到。不過雖然每鄉未必一定有遊徼,但每縣卻必定會有遊徼,多者5名,少者1名,可見遊徼是按照縣裡分配而非鄉來分配。

遊徼唯一的職責是巡行鄉里,禁捕盜賊,這和亭長的職能在某種程度上是重合的。但遊徼和亭長仍有所不同。遊徼需要在鄉間不停巡行,從其與縣長官較為緊密的互動情況來看,未必在鄉間有固定的治所。之所以被歸為鄉官,極有可能每名遊徼都有固定的巡行區域,在一鄉或幾鄉,而且為本鄉里人,故而被視為鄉官。

——以上出自《漢代鄉官研究》

前文中提到的那個結交輕俠、攻打縣衙的呂母,其子就是遊徼。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