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原盼

程偃搔了搔臉上的傷疤,說道“好生古怪!這裡中的民戶都哪裡去了?怎麼一個不見。”

“彈室”的門關著,裡邊沒人。

陳褒把手中的韁繩交給程偃,對荀貞說道“俺去找找。”

“彈室”兩邊、對面的幾處宅院都關著門,陳褒一家一家的敲過去,驚起許多雞鳴狗叫,劃破了裡中寂靜,但卻都無人應答,過了好幾戶,才“吱呀”一聲,有人開啟了門。

“走,過去看看。”

荀貞亦是狐疑,招呼程偃一塊兒過去,到得近前,見應門的是個老人。陳褒剛剛問清楚,向荀貞稟報“裡中不是沒人,都去原盼家裡了。”

“原盼家在哪兒?”

那老人答道“在最西邊。”

敬老裡在路西,原盼家又住在最西邊,那就是在巷子的盡頭了。

聯想到剛看的父老僤中原盼的名字,荀貞問道“是僤裡邊議事麼?”

“不是,是講解經文。”

“經文?什麼經文?”

“自然是大賢良師傳下的《太平清領經》。”

荀貞微微變色,確定似的追問了一遍“裡中住民都在他家聽經?”

程偃誤會了他的心思,也犯疑,說道“對呀,原盼家能坐下那麼多人麼?”

老者答道“除了下地的,都去了。”

陳褒瞭解情況,解釋說道“去年大疫,因鄭君救治得力,咱們亭中大部分的裡都沒怎麼受到影響,唯有敬老裡受疫最重。全裡六十來戶,二百多口人,病故了小一半。今年八月‘算民’的時候,只剩下了五十來戶,百餘口。……,他們裡中又有不少人是周邊富戶的徒附、賓客,除掉他們,剩下的也就五六十口。原盼家連屋子帶院子,擠個幾十人沒啥問題。”

荀貞心中震驚,想道“竟是全裡信奉太平道?”臉上的神色恢復過來,若無其事地對老者說道“多謝你了。”對陳褒說道,“咱們去他家看看。”

三人牽馬向西,來到最西頭。

原盼的家緊挨著裡西門。從裡西門出去,外邊都是田野,只有一條小徑曲折地穿過青青的麥田,通向遠方。荀貞往門外望了幾眼,遙見遠處山丘隆起,林木稀疏。

原盼家的宅門沒有關,虛掩著,一陣一陣柔和的聲音從中傳出。荀貞聽了出來,分明便是原盼在說話。除此之外,再無別的雜音。他微微猶豫,示意程偃、陳褒安靜,輕輕走到門外,朝裡看去。

門內院中,黑壓壓跪坐了一片人,沒一個亂動的,俱皆全神貫注,目注前方。順著他們的視線,荀貞看到了堂屋內的原盼。他在坐席底下墊了什麼東西,比別人高出半個身子來,手中拿著一卷竹簡。屋內也有聽眾,一樣的安安靜靜,一樣目不轉睛地注視原盼。

荀貞粗略估計了一下,屋內院中的人加在一塊兒,差不多四五十人,大半都是男子,也有婦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老人。

原盼的語不快,每個字的音都清清楚楚,聽入耳中,說不出的舒服。

只聽他講道“方才講了‘一州界有強長吏,一州不敢語也。一郡有強長吏,一郡不敢語也,一縣有剛強長吏,一縣不敢語也;一閭亭剛強亭長,一亭部不敢語也’。你們都懂了麼?”

底下人應道“懂了。”

“那接著講這一段‘天地開闢以來,凶氣不絕,絕者而後復起,何也?夫壽命,天之重寶也,所以私有德,不可偽致。……,一事不悅,輒有傷死亡者’。”誦讀一句經文,解釋一句。讀完一段,又整體連著說一遍。

荀貞沒有看過《太平清領經》,不知他現在講的是哪一段,但仔細聽來,有點道理。——,也不是“道理”,是“玄理”。“玄”和“理”這兩樣東西是最能吸引人的。玄之又玄,眾之門。

又聽他講道“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惡,或有力行惡反得善,因自言為賢者非也。”

又聽他講道“凡人有三壽,應三氣,太陽、太陰、中和之命也。”

又聽他講道“胞胎及未誠仁而死者,謂之無辜承負先人之過。多頭疾者,天氣不悅也;多足疾者,地氣不悅也;多五內疾者,是五行氣戰也;……,多病寒死者,太陰氣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氣太急也;多病氣脹或少氣者,八節乖錯也。”

把人的善惡、把人的生老病死種種皆與“天地陰陽”相連,繼承了老、莊“天人合一”的思想。

荀貞靜靜聆聽,又聽他講道“今天地陰陽,內獨盡失其所,故病害萬物。帝王其治不和,水旱無常,盜賊數起,反更急其刑罰,或增之重益紛紛,連結不解,民皆上呼天,縣官治乖亂,失節無常,萬物失傷,上感動蒼天,……,天威一,不可禁也,獲罪於天,令人夭死。”

聽完了這一句,他心頭震動,不禁向後退了一步,心道“帝王其治不和,水旱無常,盜賊數起,反更急其刑罰……,民皆上呼天……,上感動蒼天……,天威一,不可禁也,獲罪於天,令人夭死。”

他不得不承認,這段話的前半部分很符合眼下的朝政和世道,而後半部分?他窺視院中肅穆的氣氛,他聽著原盼柔和溫暖的聲音,他似乎從中看到了一望無際、席捲帝國的黃巾,他似乎看到了沖天的血紅殺氣,他像是受了驚嚇似的又向後退了一步。

他一時想起穿越來所耳聞目睹之百姓悽苦,一時想起曰後將要揭竿而起的黃巾群眾,一時又想起萬沒料到自家亭部內竟有一處全裡信奉太平道的所在,心思交錯,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想說些什麼,又像是憐憫,又像是害怕,又像是吃驚,最終各種想法融匯一處,也只是忍不住又默唸了一遍最後十六個字“天威一,不可禁也,獲罪於天,令人夭死。”

這說的是人,但又何嘗不能當作是在說朝廷呢?百度搜尋

——

1,父老僤。

“僤”是一種組織形式,也稱為單,也稱為彈。有官辦的,也有百姓自組織的。

官辦的,有為解決國家徭役而設立的“正僤”,在有徭役的時候,組織僤內成員湊錢出去“臨時僱傭,不煩居民”。也有為別的目的而設,比如東僤、酒僤、孝子僤、宗僤等。

百姓自組織的“僤”也有不同種類,“父老僤”是其中一種。

2,算民

“算民”,就是普查人口。全國的縣、道,都必須在每年的八月統計境內戶口增減的數目,稱為“算民”,據此制定戶籍、收稅。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