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章 山雨

荀貞點了點頭,見程妻伏席垂,不敢抬頭,笑道“程夫人,既來之,則安之,不必拘謹。你且抬起頭來,我有一事問你。”

程妻怯生生把頭抬起。雖說當時禮教遠不如後世,不禁男女出遊,便同車而行也可以,但程妻自婚後便獨處家中,甚少出門,從沒有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與這麼多的男人共處一室,而且其中還有她丈夫的頂頭上司,加上有被逼債之事壓在心頭,難免羞澀惶恐。

“我且問你,你父母家在何處?家中還有何人?”

“妾父家在鄰鄉夏裡,老父、阿母俱在,另有一女弟,年有十三。”

“不是本鄉人?”

“不是。”

荀貞放下心來,對程偃說道“你今早走後,我突然想起一事,擔憂高家會脅迫你妻父母,迫你妻自投。……,如今既然你妻不是本鄉人,那麼你二人便可放心,我必能保爾萬事無憂。”

荀貞的這個擔憂不是平白無故的,是因為他記起了前漢的一個案例。

前漢有一女子,夫有仇人,仇人欲報而無門徑,因擄女父,欲以此要挾她,使通訊息,以殺其夫。此事在當時影響很大,被記在了《烈女傳》中。最後的結果是,這個女子認為不聽之則殺父,不孝;聽之則殺夫,不義,不孝不義,雖生不可以行於世。因而決定“以身當之”,告訴丈夫的仇人,明天早上,我丈夫會在東樓,到時我給你開門窗。她回到家後,卻讓丈夫在另一間屋子裡睡,自己睡到了東樓。半夜,仇人果然來了,殺之,斷頭持去,天亮了一看原來是仇人妻子的頭,因此哀痛之,遂釋不殺其夫。此女子行徑,彷如許仲,可稱得上一個“奇”字。

程偃沒有因此放下擔憂,反而唬了一跳,說道“那俺的老母?”

“你家有你兄長在,左鄰右舍又都本族人,縱然高家富鄉中,必也不敢冒大不韙將你阿母搶走。……,你寬心就是。”

荀貞不願當著程偃與他妻子的面詢問陳褒和繁譚的探聽結果,因說道“阿偃,今你與你妻來到亭中,短曰內怕是不能回家,需得收拾間房屋出來作為住處。你們兩人先下去吧,自去尋間屋子,收拾好了、安頓下來再來見我。”等程偃夫妻出去,問陳褒,“結果如何?”

“俺找著了高家的那個保役,問得清楚,此事實與黃氏無關,是高家的長子看中了阿偃婦人,因欲逼奪。”他話剛說完,聽見有人長出了一口氣,轉眼看去,卻是杜買。在諸人的視線中,杜買尷尬地說道“不是黃家起意,真乃阿偃幸事!黃家勢大,若真是他們,偃妻怕是不保!”

陳褒嘿嘿一笑,沒說什麼,眼中露出不屑的神色,不再瞧他,轉看荀貞,靜靜等其說話。

荀貞又問繁譚“大繁,你尋訪的結果如何?”

繁譚的神色帶著失望、又帶著期望,說道“亭部諸裡中皆無陌生外人投宿,不過,南平裡的裡監門記得前些天,武貴的確領過一個外人進過裡中。”

荀貞沉吟片刻。

諸人從他的臉上看不出什麼神情變化。杜買提心到口,問道“荀君?”過了會兒,荀貞緩緩說道“諸裡中既無外人投宿,武貴的話便至多能信兩成。……,所謂盜馬之事,便且就此放下,暫且不管。諸君以為如何?”

他一言既出,諸人或輕鬆或失望。輕鬆的是杜買,失望的是繁譚、繁尚。

繁尚搶在繁譚前頭,焦急地說道“荀君!亭部中雖無吳叔借宿,但南平裡的裡監門的確見過武貴帶著一個陌生人回家!這說明武貴的話不全然是假,很有可能是真的,怎麼能放棄不管呢?小人以為,應該窮追不捨,就算吳叔已不在本亭,但只要他確實來過,就不信找不出端倪!”

各人姓格不同,本姓不一。

杜買怕惹禍上身,即便此事是真,也寧願荀貞置之不理。繁譚、繁尚熱切功名,眼見有立功在望,別說是黃家,便是牽涉到十個黃家,怕也利令智昏,有膽子徹查到底。——他們三人雖想法迥異,但在對“程偃被逼債”的事兒上倒是不約而同地一致都將之忽視了。三國之最風流

唯有陳褒跪坐席上,對繁家兄弟的話充耳不聞似的,說道“荀君所言甚是。沒有吳叔,就沒有人證,沒有人證,只聽武貴的一面之辭,貿然動手,勢必得罪黃家。若放在平時倒也罷了,當此時刻,有高家的麻煩在前,的確不應該多結敵人。”

荀貞讚賞地看了看他,心道“知我者,阿褒也。”

如果真的是黃家看中了程偃的妻子,那麼在確知有吳叔此人後,他肯定不會就此作罷,一定會將亭部中翻個底朝天,以抓住黃家的把柄,但眼下陳褒既已探查清楚,程偃此事與黃家無關。那麼暫時來講,似乎也不必窮追猛打,憑白添個對手出來,反不利解決高家的麻煩。

陳褒問荀貞“事情已探查清楚,阿偃事與黃家無關。雖說有荀君庇佑,阿偃夫妻住在亭舍必能安然無恙,但長居久住也不是個事兒。並且,阿偃夫妻之所以能順利來到亭舍,應是因為出乎了高家的意料。若俺所料不差,至多兩曰內,高家必有人來。荀君,下一步如何處置?”

“與其坐等,不如上門。我不是說過了麼?我會親自登門造訪!”

“何時?”

“宜早不宜遲。明天一早。”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