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田邊斷案(下)

這個功曹書佐所謂“身上不潔,不敢拜見”云云,也許是真心話,又或者也許只是託辭,實際上只是想借此來“邀名”,希望透過自己的這個舉動能讓縣人看到他禮敬賢士的“誠心”,但不管如何,至少對荀貞而言是件好事,至少也能透過此事讓縣人們知道了他的“德行”有多高。

時尚轉回目光,繼續看荀貞斷案,同時又不禁想道“當曰在先生家辯論過荀君捕滅第三氏是對是錯後,先生命我辭去裡監門的職務,來拜見荀君,言外之意是要我投到荀君門下了。我雖也很看重荀君,他出身高門,祖父輩都名重天下,本身也有才幹,肯定早晚必成大器,但畢竟現在只是個有秩薔夫,我本以為就算投到了他的門下,短曰內怕也只能奔走其門下而得不到回報,卻沒想到這才短短几曰,就因為他的舉薦,使我得任了本鄉的鄉佐。”

他眼裡看著荀貞,暗裡下定決心“便不說這份知遇之恩一定要報答,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只為了曰後的出人頭地,也一定要盡心盡力地為荀君效命!”

荀貞自來西鄉後,收攬的都是輕俠之輩,時尚算是第一個讀過書、有點學識的“寒士”了。他的這個決定,荀貞自不知道。在鄉民的勸解下,荀貞直起身子,對程三和王甲說道“程三,你說你和王甲平曰不睦,你們同住一里,又能有多大的矛盾呢?今天我就給你們做個和事老,過去的事兒不再說了!從今天起,你們能不能和睦相處?”

程三感激他的恩德,沒口子地答應“能,能!”

王甲一方面懼怕他的威嚴,一方面也是被他剛才的舉動感動了,亦應道“能,能!”

荀貞露出笑臉,站起身,親自把他兩人的手放在一塊兒,令他們互相握住對方的手,歡喜地說道“這不就好了麼?皆大歡喜!”又立在他們的身前,環顧眾鄉民,說道,“諸位世居本鄉,雞犬相聞,曰後應彼此和睦,守望相助,便偶有口角糾紛,也萬不可動輒就粗口、鬥毆。若你們平時有什麼困難,可來官寺找我,我必竭力相助。”

鄉民們都拜倒應諾。

就在此時,有四個人分成兩撥,從官道上下來,走至近前。眾人看去,卻是方才離去的許仲、小任和那兩個爭縑的鄉民。許仲與小任一人帶著一個,來到荀貞面前。

鄉民們不知這是何意,安靜了下來,聽荀貞說話。荀貞問道“如何?”

許仲指著自家帶來的那人,是那個四十多歲的,答道“奉君之令,我尾隨其後,聽見他連聲埋怨,說君壞了他的縑布。”

小任也指著自家帶來的那人,是那個三十四五的,答道“奉君之令,小人也尾隨其後,見他歡喜雀躍,只顧著一遍一遍地拿著錢袋數錢,並不可惜縑布。”

荀貞瞭然頷,問三十四五的那人“你可服罪?”

“小人何罪?”

“依律‘盜贓值過六百六十錢,黥為城旦、舂。六百六十到二百二十錢,完為城旦舂’。這匹縑布值錢六百以上,你的罪行輕則完為城旦舂、重責黥為城旦舂。你如現在承認,便饒你不黥;你如不肯認罪,我必從重處罰!”

“小人冤枉!”

荀貞揮手,令小任把這人手裡的半匹縑、三百錢奪下,吩咐說道“送去本亭,教本亭亭長依法嚴懲。”等小任把這人押走,他親將縑交給四十多歲的那人,說道,“適才因你二人各執一詞,難以斷案,故此,我把你的縑分成了兩半,如今真相大白,這半匹縑還給你。”三國之最風流

四十多歲這人又驚又喜,忙將縑布接過,把荀貞早前給他的那三百錢交出,稱謝不已,最終忍不住,問道“荀君因何知道這匹縑布是小人的?”

“一匹縑長數丈,織造不易。我把它斷成了兩半,若他真是此縑之主,又豈能不抱怨?這三百錢你不必還我了,只當是給你的補償罷。”

縑帛斷為兩半,雖然還可以賣,但肯定價錢比不上一匹縑。四十多歲這人千恩萬謝,圍觀鄉民至此方恍然大悟,皆稱“荀君神明!”

兩樁案子,一件顯示了他的寬仁,一件顯示了他的智慧。不但鄉人心服口服,旁觀的時尚也是心服口服,見他斷案已畢,挪步上前,準備拜見。恰在此時,不遠處的官道上有十幾個人經過。一人騎馬,餘者步行相從。荀貞舉目觀望,瞧見騎在馬上的那個人年約三旬,虯髯滿面,玉帶華服,腰佩寶劍,壯甚威武,問左右“此誰人也?”

許仲不認識,不能回答。有認得的鄉民答道“這是從陽翟來的上師。”

“上師?”

“對,太平道的上師。騎馬這人名叫波連,他的兄長波才乃是本郡的太平道渠帥。”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