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督郵屬吏

荀貞來入北部督郵院中,出示了除書、遣書,院內的佐史小吏們慌忙聚集堂上,伏拜覲見。荀貞數了數人頭,共有七八個小吏,叫他們起來,和顏悅色地一一問過姓名,說道“我今初任督郵,不知慣例故事,以後若有事體,還需爾等多多協助。”

他這話雖很客氣,諸小吏卻不敢有半點輕視於他。荀氏乳虎的大名早已傳遍郡中。在繁陽亭任上,夜救鄰亭;任西鄉有秩不足一月,就滅了第三氏一族。這樣的“殺星”,誰敢輕視?雖都奇怪他怎麼在除書下後二十多天才來就任,但滿堂小吏沒一個敢開口詢問的。

督郵的工作主要是行縣,是在地方,在郡府裡的時候是很清閒的,沒什麼事兒可做。荀貞不太喜歡一群人圍著他轉,因此在見過了諸小吏後,即叫他們把此前歷任督郵所留下的公文案牘搬來,堆積榻邊,隨後便打他們各回“便坐”,一人獨坐堂上,翻覽觀看。

他重點看的是前任北部督郵費暢留下的那些文案。數目不多,十來卷竹簡。

其中,有奉太守之命,下縣中查案的;有受刺史呼叫,察郡北諸縣令長善惡的;有督查各地郵置,稽核賬目的;又有追案盜賊的;又有錄送囚徒的;又有為郡府催租的。——督郵之本職是監察部內諸縣及管理本部郵置,但因其常年在外,職在督查屬縣,所以其部屬範圍內的有關事宜,如追案盜賊、錄送囚徒、催租點兵、捕系罪犯等等此類,均也可奉詔處置。

荀貞觀覽了一遍,見牘上記載的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心知這必是費暢怠於公務的緣由。

他想道“若只觀文牘,郡北九縣可稱太平盛世。”由此想起一事,抬眼瞧了瞧堂外,心道,“費暢任督郵多年,院內的諸多小吏也不知是否已都和他同流合汙?等過幾天再行縣的時候,我且再細細察看。”

官吏上值的時間有嚴格規定,不得遲到,更不能無故不到,下班的時間並無明確規定,督郵院內又清閒,荀貞待到下午就提前走了。他打算趁著這幾天無事,再去訪一訪戲志才。臨出院,他交代小吏“前北部督郵費暢在時,減免了部分西鄉給西鄉郵置的月用,對麼?”

“是。”

“費君與我同縣,我來任督郵前,又也在西鄉為有秩薔夫,蕭規曹隨,對西鄉的減免一如費君在時罷。”

“這,西鄉在郡南,該歸南部督郵管。”

“我知道,我自會與他說的。……,給你們先說一下,只是怕我到時忘了,等南部督郵歸來,你們記得提醒我一下。”

“諾。”

諸小吏恭送他出院。待他走遠,聚在一處,竊竊私語“荀君被郡人稱為乳虎,本以為是個凶神惡煞般的人物,不料卻這般溫和平易。今曰觀其舉止言語,先是說‘慣例故事’,方才又說‘蕭規曹隨’,把前督郵比作蕭何,把他自己比作了曹參,看似是不打算改前督郵之制了?”

——

1,國朝制度,計吏有幹才者,詔拜為郎。

“(漢和帝)永興十四年‘復郡國上計補郎官’。……既雲復,則本有拜計吏之制”。

漢桓帝時,因為留拜為郎的計吏太多,經楊秉的諫言,此制曾一度遭到停廢。“自此終桓帝世,計吏無復留拜者”。嚴耕望先生認為“文曰‘終桓帝世’,則靈帝世或又復舊制矣”。

2,郎官。

春秋時已有郎官,稱為郎中。“郎”為“廊”之省文,“廊中”,指君主所居的宮殿廊廡中,本為君主私官,職在宿衛。百度搜尋

漢武帝為了加強君權,設內外朝,以一部分郎官為基幹組成了內朝,又以一部分郎官給事外朝公卿。郎官由此分為兩類。又至西漢末年,內外朝制度已臻完備,郎官給事已無必要,於是,給事內朝的郎官乃讀力為官,轉化為內朝常設官職,如尚書郎、黃門侍郎、侍中等,給事外朝的郎官則向外朝官轉化,亦成為外朝卿屬的常置官屬,如治禮郎、望郎,從事郎中等。

再到東漢,光武帝又對郎官進行了精簡改組,把西漢的郎官改組為七署,即三署郎、虎賁郎、羽林三郎。三署郎由五官、左、右中郎將分別統帶,虎賁郎由虎賁中郎將統帶,羽林三郎則是由羽林中郎將統帶的羽林郎和羽林左、右監分別統帶的羽林左右騎。

其中,虎賁、羽林專掌宿衛,前者陛戟殿中,後者出充車騎,羽林郎還常以禁軍的身份參與征伐。三署則是後備官員的訓練儲備之所,“進三署為郎是大多數高階官吏的必經之路”。

三署郎因是後備官員,沒有固定的職掌,以散給事為職,若被補為吏,通常在三百石至六百石間,在朝可為尚書郎、謁者、侍御史、卿屬官吏、列將軍和公府的椽等,不過更多的是出為縣令長、侯國相、郡國的丞和長吏。(羽林郎也能出為吏,但通常只是三百石的丞、尉。)

三署郎的來源察舉選郎、博士弟子射策甲科選郎、蔭任選郎、服闕還拜郎官。

四類之中,察舉選郎佔多數,又分為歲舉孝廉選郎,詔舉對策選郎,計吏選郎。此三種又可分為孝廉郎、詔拜郎。當時的輿論重視孝廉郎,輕視詔拜郎。漢樂府“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無官職,衣冠仕洛陽”。有子為孝廉郎,是家門的榮光。大多數的時候,孝廉郎補為吏的機會也更多。這是因為孝廉郎是由地方選舉上來的,而詔拜郎是被皇帝詔書任除的,官僚集團出於自身的利益自然要抑制皇權。不過到了東漢晚期,當權的外戚、宦官又為了自身的利益常藉助皇權打壓官僚集團,從而詔拜郎的出路卻又往往好過了孝廉郎。

漢末群雄之中,曹艹、袁紹、袁術、董卓、劉焉、公孫瓚、公孫度、陶謙、臧洪等都是郎官出身。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