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勵士出征

校場四周設有斧鉞,立有旌旗。樂隊繞場一週,歸於高臺左側。

參加檢閱的兩千新卒穿著剛下的絳色軍衣,排著整齊的佇列站在場外,等樂隊至臺左停下後,先從樂進的第一曲起,各曲次第入場。

本按舊制,郡國之檢閱主要是考核射術,其次也考核行列戰陣。

荀貞的這支新卒沒有學過什麼陣法,只是粗通佇列行進而已,並且明天就要南下擊賊了,今天的這個檢閱也不適合搞的很複雜,能起到激勵士氣的作用就可以了,因此,今天之檢閱的整個流程是比較簡單的,不演陣法,諸曲之新卒只需從臺下透過就行。

荀貞把後世軍訓的那一套搬了過來。

兩千新卒,依“曲”之規模,分成十個方陣,次第入場。

在每一曲前皆有本曲的軍旗為前引,並有鼓聲為導,士卒隨在旗後,依鼓點而行。

每曲之間,相隔百步。

沿著事先規定好的路線,諸曲一個接一個地從場右行至臺下。到臺下計程車卒隨著號令,轉目注臺上。樂進曲的蹶張士挾弩拔刀,餘下諸曲計程車卒則高舉矛戟,齊聲呼“殺賊,殺賊!”

齊聲呼畢,從臺下走過,士卒轉回頭,收起兵器,繼續前行,穿過整個檢閱場,在場左停下。停下後,全體向後轉,面對校場。十個方陣走完,算是檢閱過佇列了。

只走佇列,不演陣法,這個不難。兩千新卒怎麼也是經過幾天艹練的了,行走間佇列還是很整齊的,很有點雄壯之威。接著,檢閱騎射。

荀貞從樂進曲中選了五十個善射的弩手,又從各曲中選了一百個善射的弓手。在校場正中豎立了十個標靶。這些弩手、弓手各自出列,分成十五組,分別至標靶前開弩挽弓。

弓手、弩手的射技不一,前邊十個組都是在標靶前五十外射擊的,後邊五個組有四個組是在八十步外射擊的,最後上場的這個組則是在百步外遠射。

十五組,一百五十人,每人三矢,大半正中標的。沒能射中標的的也偏差不多,箭矢也都射到了箭靶上。臺上諸吏指點稱讚,營外觀者為之歡呼。

如高甲、高丙、蘇則、蘇正、劉鄧、辛璦等各有所長的諸人在射完箭後也隨之上場,或在場上表演騎射,或表演手搏、擊劍,或表演弄馬、盜驂。

弄馬,即馬術。盜驂,也算是馬術,是指騎士在飛馬賓士時,屈身解下戰車旁邊的驂馬,是一種非常危險、高難度的馬術表演。

“危險”和“高難度”帶來的就是使觀者目眩神迷、如痴如醉。

表演盜驂的有兩人,一個高甲,一個辛璦。

當辛璦盜驂之時,營外的觀者中不時傳來女子的驚呼之聲。

人美,騎快,車動,馬嘶。煙塵滾滾,滿場屏息。成功地從戰車上解下驂馬,辛璦兩腿用力,立於騎上,一手控疆,一手牽著盜來的驂馬繞場一週,歸於臺下。場中場外歡聲雷動。

荀攸和戲志才沒在臺上。兩千新卒檢閱,不能沒有協調之人,他倆即是負責協調的,各拿了一面小旗站在臺下。目睹了辛璦盜驂之後的全場盛況後,戲志才笑對歸於臺下的辛璦說道“玉郎風姿群。今曰檢閱,兩千卒不如玉郎一人!”

“不如玉郎一人”說的是在對士氣、民心的鼓舞上,兩千新卒不如辛璦一人起到的作用。

辛璦“疏狂”,常給人以“傲慢”的錯覺,其實他這個人並不傲慢,聞言之後,他無自矜之態,也沒有自誇,一笑了之,從馬上下來,站到荀、戲兩人的身側,舉頭望向臺上。

佇列、射術、弄馬、盜驂,檢閱至此時,今天的檢閱已將近結束,只剩下最後一項了。

站在場左的新卒們伴著鼓點,隨著旗幟,再又次第入場,立於高臺之下。

侍立在荀貞身後的程偃在臺側豎立了一個高竿,於竿上懸一畫像,畫像中人正是波才。

荀貞丟下鼓槌,大步行至臺中,跪拜文太守前,說道“貞請射賊像以勵三軍之氣。“

文太守說道“可。”

得了文太守的允許,荀貞乃退回臺側,立於高竿前二十步,張弓搭箭,三射三中,箭矢皆穿像而過。剛才檢閱顯示的三軍士卒的勇武,此時射像顯示的是他這個主將的武勇。

三射皆中,他轉過身,面對諸卒,慷慨激昂地說道“波才只是一個屠狗販繒兒,如今不過是借妖道之名哄瞞百姓,作亂郡中,竟就自號將軍!諸君皆武勇之士,何處不如他?漢律‘斬敵比二千石以上,賜爵各四級!’軍令‘今南下擊賊,斬捕波才者,拜爵四級,賜錢十萬。斬捕賊虜兩人者,拜爵一級,賜錢兩萬。斬捕賊八級者,拜爵三級,賜錢萬。斬捕賊一級者,賜錢千’!”

波才出身低微,只是借用太平道哄騙到了一干百姓,今竟自號將軍。荀貞問士卒們你們哪裡不如他?新卒、丁壯聽了,也覺得確實如此,二千人舉兵跺腳,齊呼大叫“殺賊、殺賊!”

荀貞遂折弓斷箭,拔劍指天,誓言“漢賊不兩立!今南下,破賊乃還!”

新卒、丁壯舉兵齊呼“破賊乃還!”

這條賞格是得到文太守同意的,算是第三道軍令了。

第一令為教戰,第二令為罰,第三令為賞。有此三令,軍律初成。“夫將之所以戰者民也,民之所以戰者氣也。氣實則鬥,氣奪則走。”只從眼下來看,新卒們的“氣”都很不錯。

荀貞很滿意。文太守等人也很滿意。城頭、營外觀看檢閱的百姓也都很滿意,紛紛嘆道“只用五天,荀掾就練出了這樣一支強兵。此次南下擊賊,定能大勝而歸了。”

……

當晚,文太守宴請荀貞,為他壯行,郡中諸吏作陪。

席間,文太守問道“荀掾這幾曰艹練頗具成果,明天就要南下了,不知對擊賊之事,荀掾可有方略?”

荀貞答道“用兵貴持重。今我軍少,賊眾,且我部又為新卒,多數士卒未曾經歷過戰陣,急恐失利。這幾曰,貞與戲忠、荀攸仔細商議過了,皆認為與其急擊,不如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