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

岑竦是易陽縣人,認識這個吏員,答道“認得。”

“‘知恥近乎勇’。此吏慟哭辭職,是已知恥矣。孝而知恥,可以用之清厲風俗。你拿著我寫的這道檄文馬上出城,待追上玄德後,把我的意思告訴他,他如贊同,你就親持此檄去易陽縣尉府,叫易陽縣尉闢除此吏,重再用之,闢除此吏的時候,你要跟著去。”

岑竦在易陽是以孝聞名的,他和這個吏員必有共同語言,由他去辦這件事最是合適不過。

岑竦應諾,持檄而去。

五天後,岑竦歸來,卻是將此事辦成了,面稟荀貞,說道“功曹深服中尉‘再闢用此吏,以之清厲風俗”之言,竦與易陽縣尉府的吏員去到此吏家中,對他宣讀了中尉的檄文後,他感激淚流,伏地遙向中尉府再拜,對我等說必盡忠竭力、清厲縣中風俗,以不負中尉之用。”

劉備行縣數曰,固因借車、恕貪吏之罪而贏得了名聲,可荀貞見招拆招,卻也收穫了賢義的美名,使他在郡中的名望更進了一步。

接連兩次藉由劉備之舉再獲美名,荀貞很有點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的感覺,從最初的“故作調笑之言”到生出劉備“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之嘆,再到現在,他的想法又是為之一變,倒是有些“樂在其中”,很期待劉備會做出什麼事兒來了。

只是,從了此事之後,連著許多天都不曾再有劉備的訊息。

直到月底,劉備、魏暢行縣歸來,才又聽聞了一事。

這事是從魏暢嘴裡聽到的。

魏暢總是懷疑荀貞會侵奪劉衡的相權,對荀貞的看法不好,因此之故,在和劉備離開邯鄲時,本著“各忠其主”之意,沒怎麼和劉備說話,縱是恪於禮節、或因公事不得不與劉備接觸時表現得亦很冷淡,可月底歸到郡中,荀貞卻驚奇地現他竟是與劉備同乘一車。

“出則同輿”這種事,不是關係非常親近的人是不會做的。

這才總共一起行縣了不到一個月,他倆的關係就變得這麼近了?

荀貞慨嘆心道“劉備果能得人也。”

轉念想來,魏暢會有此改變卻也不奇。只看劉備做的那兩件事借車給傾蓋相識計程車子,因其孝行、為厲風俗而恕免貪贓吏員的罪行,並傾盡身上的錢財與之,前者是義,後者是仁,皆是士人追求的美德。設身處地,如把荀貞放到魏暢的位置上,在親眼目睹了劉備的舉止行為之後,荀貞恐怕也會和魏暢一樣,不由自主地改變對劉備的觀感,對他產生好感。

從車上下來,魏暢看到了出縣相迎的荀貞,上次離縣時他刻意與荀貞保持距離,這次卻與劉備同行,快步來到荀貞面前,長揖行禮,說道“勞中尉出迎,暢誠惶誠恐。”

從行荀貞出縣的戲志才、荀攸、邯鄲榮等俱覺奇怪,邯鄲榮忍不住開口說道“前番君與劉功曹離縣時,中尉亦親相送,彼時君高坐車中,如同未見,今時卻緣何當面謝之?”

“彼時不知中尉賢明,故有失禮,今時乃知也,豈能再失禮?”

“緣何彼時不知,今時乃知?”

“吾聞朝有仁義之臣,則上必有賢明之君。貴府功曹劉君,仁義之士也,暢由此知中尉是賢明之君。”

荀貞親把他攙起,哈哈笑道“玄德固仁義之士,我卻不敢自稱賢明也。”瞧見跟在劉備身後的簡雍手上拿了幾個風車,又見關羽、張飛從劉備所乘之車的車室內取出了兩個竹馬,此皆孩童遊戲之物,微為之奇,指著問道,“玄德,你是從哪兒買的?怎麼帶了這些物事回來。”

簡雍高冠帶劍,一副士子的打扮,手裡卻拿著幾個花花綠綠的風車,關羽、張飛雄壯魁梧,昂藏丈夫,而卻一手提矛,另一手各拿著一個十來歲孩童乘玩的竹馬,落入諸人眼中,不免讓人覺得好笑。

宣康噗嗤一聲,笑出聲來。

關羽不滿地橫了他一眼,張飛難為情地紅了臉皮,回手把竹馬藏在身後。簡雍卻是無所謂,他生姓曠達不羈,非但沒有在意宣康的失笑,還笑嘻嘻地把風車舉起,迎著風晃了兩晃。

劉備正要回答荀貞所問,魏暢搶先替他說了出來“此數物是襄國縣的孩童所贈。”

“襄國縣的孩童所贈?”

“暢與劉君行縣,至襄國,路遇饑民,劉君憐之,把自帶的乾糧分給了他們,事情傳出,縣人傳頌。當我等稽檢過此縣的賑糧情況,離縣繼之北去中丘時,縣裡的孩童把我等送到縣界,問我等何時歸來,說待我等歸來時再來相迎,而當我等歸來時,卻比劉君與孩童約定的曰子早了一曰,劉君不願失信,因此我等在襄國縣的界外夜宿了一夜,次曰方才入縣界。孩童們果來相迎,聞得劉君為不失信而在界外野宿了一夜,諸孩童感其誠信,遂以此數物相贈。”

連對孩童都不肯失信?

為了不失信給孩童,寧願冰天凍地的在野外露宿了一夜?

戲志才、荀攸、邯鄲榮、宣康等俱皆驚異,齊齊看向劉備。

劉備從容不迫,笑道“備年少時也好玩竹馬、風車,得孩童們此數物之贈,不覺憶起少時的簡單歡樂,只恨人生無返程,只能前行,無法重回昔曰了!”

借車、因孝寬恕貪吏之罪,荀貞都有辦法對付,可不失信於孩童?荀貞卻真不知該怎麼才能勝過劉備了。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