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章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

從相府又回來中尉府,剛到堂上,許仲派的人到了,卻是高素。

高素回稟荀貞那數百作亂的流民在搶了義從和劉備的衣甲、兵械、戰馬後,沒有多停,直往西邊的山中去了,許仲已經令辛璦帶其本部騎兵啟程追趕。

稟過正事,高素唉聲嘆氣,欲言又止。

見他這般做作的模樣,荀貞沒好氣地說道“還有什麼話?想說就說!”

“荀君,要說劉功曹真是一個仁義寬厚的人,可在用兵上卻未免有點……。”

“有點什麼?”

“有點外行。他帶的那四十義從都是咱們軍中的精銳啊,如指揮得當,雖只四十人,足能破四百強敵。那些作亂的流民既無衣甲、又無兵械,餓了多少天了,沒多少力氣,且不通戰陣之術,說白了,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卻竟把他打了慘敗,四十義從悉數陣亡。唉,荀君,真是可惜啊!”

也不知高素是可惜那四十個義從,還是可惜劉備被打敗了。他說的這些,荀貞早就想到了。誠如高素所言,劉備帶的這四十人均是從軍中選出的百戰老卒,如果指揮得力,莫說五六百流民,便是上千流民也難以將之盡滅。劉備的運氣不錯,可他的指揮才能確是不怎麼樣。

也還好劉備沒有高的軍事才能,他要是再用兵如神,有韓信之能,荀貞不得天天如坐針氈?

……

劉備臥床養傷,辛璦率騎兵追擊逃跑的亂民。

這檔子事兒還沒處理完,一封信從洛陽來。

信是何顒寫的。

這是何顒頭次給荀貞寫信,收到信時,荀貞頗是驚詫。不過展開信看到內容後,他不奇怪了。

信裡說的是北宮伯玉、李文侯勢大,似欲南下侵迫三輔,朝中有人提議不如詔令皇甫嵩回鎮長安,衛護園陵。長安是前漢的都城,前漢諸帝的陵墓均在附近,這是漢家的祖宗陵墓,必須要確保不被叛軍損害。何顒在信裡說,朝廷雖然還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可從各個方面考慮,皇甫嵩調離冀州應是勢在必行了,也許不曰詔書就會下到冀州了。

“從各個方面考慮”,何顒沒有明言都是從哪個方面考慮的,但就算他不說,荀貞也能猜得出來。調離皇甫嵩離開冀州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個,但最根本的原因只能是州牧的權力太大,朝廷不能讓皇甫嵩在冀州牧的位置上久坐。

俗話說,朝裡有人好做官。

何顒寫這封信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提醒荀貞,讓他提前做好準備。

荀貞是皇甫嵩的愛將,皇甫嵩一走,荀貞就失去了在冀州的最大的靠山。

這半年來,看似皇甫嵩沒有給荀貞什麼直接的幫助,可皇甫嵩在冀州就是給荀貞最大的幫助。有皇甫嵩在這裡當州牧,上到國中大吏、下到郡縣吏員對荀貞無不禮敬十分。

早在去年底,荀貞就猜到皇甫嵩會被調走,只是當時他猜的是朝中會把皇甫嵩調去涼州平亂,沒有想到朝廷卻是準備把皇甫嵩調去長安。不過這也能夠理解,皇甫嵩已是“功高震主”,功勞大到只能以冀州牧這個頭銜來賞他了,如果調他去涼州平亂,他再立下功勞,朝廷可該怎麼辦?功勞大到賞無可賞時,就只能殺人了,所以乾脆調他去長安。

一則,州牧權重,不能久置,二來,有他在長安坐鎮,可以威懾北宮伯玉、李文侯,不但可以保衛園陵,而且可以保住京畿、洛陽的安全,三來,也算是保全功臣之意。

當初為了應對皇甫嵩將會被調走這件事,荀貞做出了兩個決定,一個是收拾郡裡不聽話的豪強大族,一個是積極準備進山擊賊。現在終於到了皇甫嵩將要被調走的時候,郡裡最不聽話的豪強大族楊氏已被邯鄲榮用計滅掉了,那麼剩下需要做的就只有擊賊了。;筆

不過在擊賊前,還是得先開個軍議,討論一下皇甫嵩走後會給荀貞帶來什麼影響。

這個軍議不能有太多人參與。

荀貞特令人去營中把荀攸叫回,又召來許仲、荀成、戲志才,幾人聚在一起,開了個小小的軍議。荀攸、戲志才、許仲、荀成四人可謂是荀貞最親信的人了。荀攸、荀成是他的族人,戲志才先和荀彧的關係極好,現和荀貞的關係極近,許仲是荀貞最放心的軍中將領。

諸人聚在堂中,荀貞令典韋等在外警戒,不許任何人接近,把何顒的信給他們四人看了,說道“你們怎麼看這件事?皇甫將軍可能要調離冀州,去長安了。”

看完何顒的信,戲志才說道“眼下這個關頭,皇甫將軍一旦離開冀州,這冀州恐怕就要亂了啊!”

去年底缺糧,今年春疫病,諸郡皆盜賊蜂起,冀州滿目瘡痍,底下的百姓、流民蠢蠢欲動,這就像是一堆火在暗中燃燒,至今沒有掀起大規模的亂事之唯一緣故就是因為皇甫嵩還在冀州,有他的威名鎮壓,沒有人敢作亂。

可一旦把皇甫嵩調走,這亂事恐怕就按不住了,要爆了。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