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章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

“二袁聲名雖盛,在我眼裡,不過兩個京都公子罷了,不識兵略,未經軍陣,哪裡是我的對手?反倒是荀、孫兩人,皆是久經沙場,部曲多悍,不容小覷啊。故而,我上次擊魯陽只派了五千精騎,為了牽制荀、孫,卻反而足足派了萬人啊。文優,不可大意,不可大意。”

如是在擊袁紹、袁術前,董卓有可能會進擊荀貞、孫堅的,但問題是,現在剛連敗袁紹、袁術,使義軍士氣大落,於此之時,董卓卻不是不願冒著“兵敗一局”的危險再去擊潁川。萬一“落敗一局”,那費盡思量才取得的兩場勝利之功豈不是就會前功盡棄,盡付東流?

“那明公下邊有何打算?”

“等。”

“等?”

“等劉景升到荊州,等荊州內亂。等袁本初和韓冀州撕破臉皮,等冀州內亂。”

“這要等到何時?”

“我外有八關為固,內據洛陽堅城,酸棗聯軍即將四散,天時、地利皆在我手,等得久也好,不久也罷,都沒關係。”董卓指著李儒,哈哈說道,“文優啊,我尚不急,你急什麼?”

董卓真是心情不錯,今天一天所見的笑臉比以前十天見得都多。

李儒說道“明公,不是我急,我是擔憂……。”

“擔憂什麼?”

李儒欲言又止。”

“說!”

“是,明公,……我是擔憂明公帳下的部曲將士啊。”

“我帳下的部曲將士?此話怎講?”說及部曲,這是命/根子,董卓收起了笑臉,狐疑地看著李儒,問道,“……無緣無故地提起這個,莫非你是聽到了什麼風言風語?”

李儒忙道“這倒沒有。”

“那你是何意?”

“而今天子已然遷至長安,洛陽百里無雞犬,明公帳下將士久戰之餘,居此廢墟之地,我恐他們會起思歸之念。”

董卓聽李儒原來是這個意思,鬆了口氣,不以為然,說道“我方連勝兩場,士氣正高,哪裡來的思歸之意?”

李儒不敢再多說,連聲應道“是,是,明公說的是。”

李儒的話提醒了賈詡。

賈詡說道“明公,文優之言,不可不慮。”

董卓重視賈詡,見賈詡也這麼說,便問道“怎麼講?”

“明公久在軍中,定比我更知軍事,擊賊取勝,固是好事,可這好事有時卻也會變成壞事啊。”

“你是說?”

“淮陰侯破釜沉舟,故士能死戰,今連勝強敵,又如明公言,我有八關為固、堅城為守,而酸棗賊即將四散,我憂將士部曲會不會反因這些好訊息而士氣浮躁、軍心散亂?”

李儒所謂的“將士思歸”只是泛泛之言,賈詡卻是從人心出,有理有據。

董卓沉吟片刻,說道“卿言甚是。”問賈詡,“那以卿之見,我現下該怎麼做才行?”

“鼓聚士氣不外乎三個辦法一破敵,二嚴軍紀,三以財貨勵之。”

“方連兩勝,破敵暫不可用。好,就依卿計,我這就下令,命三軍嚴肅軍紀,並分將士財貨。”

雖聽得董卓如此講,可賈詡卻知說起“輕財重士”,董卓固是當之無愧,他從不可惜財貨,對部曲將士一向大方,也正因此,才能把那一支原本是漢兵的部曲變成了他的“私兵”,才能使何進、何苗等的部曲心甘情願依附,又才能使呂布這樣的猛將甘願背主相投,可如說及“嚴肅軍紀”,卻從來不是董卓部曲的長項。這後兩條,恐怕也只有最後一條董卓可以做到。

念及此,賈詡不覺心道“只靠財貨利誘,終非長事。軍紀如不能嚴肅,士氣早晚會散。”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軍紀之扭轉非一朝一夕之力,更關鍵的是,董卓以恩義、財貨聚士,也壓根就沒想過“嚴肅軍紀”。這麼一來,只能寄希望於冀州、荊州,能早點出現內亂了。

否則,時日一久,恐怕會真如李儒所說,士驕思歸,難以作戰了。

...

♂手^機^使用者登6 m.zhuaji.org 更好的閱讀模式。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