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章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

這郭嘉和徐卓乃是荀貞最為看好的兩個後備力量,是準備將來大用的,當然不放心他倆經下邳而去彭城。

見荀貞執意不允,郭嘉、徐卓雖是立功心切,也只得罷了,各歸己座。

荀貞見他二人似不開心,笑道“我留你兩人在廣陵,是因有別的重任要交給你們。”

徐卓喜問道“敢問是何重任?”

“有兩件事我一直都想給辦了,只是時機一直都不成熟,現在可以辦了,我準備把這兩件事就交給你們兩個去辦。”

聽荀貞說得這麼正式,郭嘉也耐不住了,問道“君侯,是什麼事?”

“一個是我想定一套地圖測繪的規則,一個是我想做一套沙盤兵棋出來。”

不但徐卓、郭嘉,戲志才等人聞得荀貞此言,也是面面相覷,不知荀貞是為何意。

戲志才說道“地圖測繪?”

“正是。不用我說,你們也知,對行軍打仗而言之,地圖是有多麼的重要,一份準確的地圖可以說是無價之寶。而現下地圖之測繪,在我看來,卻是有不足之處,故而我想總結各家之長,制定出一套地圖測繪的規則來,以能更好地繪製軍用地圖,方便我軍來日使用。”

徐卓問道“君侯想怎麼制定?”

“具體怎麼制定,就要看你們的了。我只能給你說幾個原則。”

“卓等敢聞之。”

“我暫時想到的有這麼幾個一要有比例尺,可辨遠近;二要有高下,可辨高下不同;三要有起伏,可辨坡地與平原之不同。”

當下的地圖雖肯定不及後世精準,但像荀貞所說的這些,基本上也都有了,只是尚還沒有人正式把這些東西總結一起,提出一套通用的準則罷了。荀貞不知,事實上,就在幾十年後,魏晉時便有一人,名叫裴秀的,正式提出了一個“製圖六體”,這個製圖六體就不但包括了荀貞剛才所提到的這些,並且述及的內容還要更多,幾與後世測繪地圖的原則已無差別。

荀貞看過不少當下的地圖,民用的、軍事的,他都看過,相比後世地圖,他也現,後世地圖中有的東西,在當下,不少也都有了,比如比例尺、起伏線,乃至近似等高線的東西,都已存在,和後世地圖較之,當下地圖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在不夠精確這一點上。

荀貞很想改進這一點,奈何他的數學不好,沒辦法在這方面做出指導,不過也沒關係,他數學不好,自有人數學好。

荀貞又說道“除了這幾點外,最要緊的一點是遠近距離、高低上下,務必要求得精確。”

徐卓問道“精確?君侯的意思是?”

“可請幾位精通算學計程車人來幫助編訂一套測繪遠近、高低的教材。”

荀貞不諳算學,所以也不知後世用來測繪地圖的演算法現下有沒有,不過在他想來,應還是沒有,但他對現下的算學也算是稍有了解,知道只憑現下的算學成就,如運用得當,即使仍不能使地圖如後世那樣精準,但卻也能減少許多誤差,增加一定的準確性。

荀貞卻又是不知,仍是便在幾十年後,與裴秀同一時期,又有一人名叫劉徽,是當時有名的算學家,他有一本著作,名叫《九章算術注》,其中有一卷,名為“重差”,乃是實用三角法的啟蒙之作,研究的便是高、深、廣、遠的測量問題。

徐卓喜歡軍事,又從荀貞征戰多年,自知地圖對軍事的重要性,當下主動請纓,說道“卓願領此任。”

見徐卓領了此任,郭嘉就只有接受沙盤兵棋之任了,他問道“君侯,何為沙盤兵棋?”

“昔光武伐隗囂,伏波將軍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道徑。這個故事,你可知道?”

“知道。”

“我所說的沙盤兵棋,就是此類物事,只是比這個要複雜一點。”

“如何複雜?”

“除了山川地理,還有各色兵種,再依照實戰時的情況,比如騎兵在谷地行軍的度、比如步卒在山林行軍的度,又比如步騎正面交戰時可能會出現的各自傷損,等等,按照這些實戰情況,製作出一套規則來,然後以此來推演戰事的生、進展以及結果。”

郭嘉何等聰明,一聽荀貞的解釋,當即便清楚了荀貞的意思,亦明白了這套沙盤兵棋如能製成,將會對己軍有多大的幫助,應道“此任嘉願領之。”

張紘在邊兒上聽完了荀貞對測繪地圖、制沙盤兵棋這兩件事的吩咐和要求,不覺嘆道“我知君侯何以能百戰常勝了。”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