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章 開陽都尉假彷徨

“大丈夫生立於世,不可背恩負義啊!”

臧霸這話說出,諸將面面相覷。

孫康忍不住說道“都尉,你這是真要出兵?”

陶謙此前催促泰山諸將南下的檄文不是一道兩道,已經有三道了,諸將早在一起商量得清楚,都明白荀貞勢不可擋,兼有豫州孫堅相助,陶謙絕非其敵,便是他們南下,定然也是擋不住荀貞的兵鋒,空自折損,最終只會落個大敗的結局,好一點的,或許能降了荀貞,差一點的,沒準兒兵敗身死,連性命都保不住。既然已經商量清楚,臧霸卻又怎麼在此時說出這等“大丈夫不可背恩負義”的話來?這當然難免會引起諸將的愕然,所以孫康會有此一問。

“不錯,我已決定,見了陶商後,我等便拔營出兵,南下東海!”

諸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不知該說些什麼好。

臧霸的出身既比諸將高,又有年十八時集十餘食客半道劫殺、把因受太守降罪而正被押送去郡府的父親從百餘郡縣吏卒手中救出的孝烈之事蹟,兼之對諸將推心置腹、重義輕財,故而在諸將、在泰山兵中,他的威望都是無人可比,眾皆心服的,因此,這個時候聽他說出“決意出兵”之言,諸將雖都反對,卻一時無人能夠出聲。昌豨等人俱把目光投向孫觀。

這個時候,只有孫觀能說上話,去勸臧霸了。

孫觀在泰山軍中,雖然勇不及昌豨,望不及臧霸,但卻是勇僅次昌豨,望僅次臧霸,而且他的兄長孫康,部曲雖不及昌豨等人眾,卻亦是自領一部,從側面來說,這也給他壯大了聲勢,故而,他是泰山軍中當之無愧的次帥。

孫觀說道“都尉所言固是。然而,陶徐州對我等儘管有恩,荀廣陵對我等卻也是不薄啊。他入守廣陵以來,多次遣親信吏來開陽見都尉,表推崇之意,謙以乏善自稱,情義殷殷,不可言表。丈夫立於世,本當重恩義,陶徐州對我等有恩,我等卻也不可對荀廣陵無義啊!”

臧霸撫膝長嘆,說道“卿所言者,正我所難!要非因荀廣陵對我情義深重,我又怎會彷徨至今,未有南下?”

臧霸的這句回答,包括孫觀的那番“恩義”之析,在座的諸將沒有一個人會去相信。

“恩義”二字,放在自己人身上,比如泰山軍內部,固然當講,可對陶謙、荀貞,卻完全無需講,因為諸將皆知,說直白點,陶謙對他們是利用,荀貞對他們又何嘗不是利用?陶謙待他們不錯,只是把他們當做鷹犬豢養;荀貞來信謙虛,也只是為了把他們拉攏過來,從而以達到削弱陶謙的目的。對此,諸將皆心知肚明,俱清清楚楚。並且眼下非比尋常時候,乃是兩軍交戰,一個不慎,選錯了隊伍,那就不是功名富貴還能不能有,而是身家性命能不能保住的問題了。所以,這個時候講“恩義”,沒人相信。

不過雖不相信,見臧霸的話頭裡卻似有鬆動之意,諸將便也按下性子,聽他倆繼續胡扯。

孫觀說道“都尉既因此彷徨,何不索性就給自己多些時日,等到想明白了,再決定是否出兵南下?”

臧霸這時說出了心裡話,他說道“方伯待我等有恩,而今他有危難,再三檄催,甚至於今把陶商也都給遣了來,我等如還是見危不救,按兵不動,你們試想荀廣陵會怎麼想?”

諸將頓皆醒悟。

荀貞會怎麼想?只會認為泰山軍不可靠。

那麼等擊敗陶謙,佔領徐州之後,荀貞又會怎麼做?

當然是要把這股不可靠、在關鍵時刻不能用的部隊給剿滅掉。

孫觀霍然起身,說道“都尉明智!既然如此,便召陶商進來,告訴他,我等即便拔營南下!”

孫康笑道“拔營之事,卻也不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部雖急著馳救東海、下邳,奈何軍糧不足,卻需得州府先撥來一批軍糧,然後才能南下。……諸君以為如何?”

陶謙把琅琊一郡都給了泰山軍,平時又常撥給他們糧秣、軍械,泰山軍的軍糧豈會不足?孫康這話,不過是為了從陶謙處得些好處罷了。

諸將齊齊大笑,都道“正該如此!”

計議定了,臧霸乃傳令出去,召陶商來見。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