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章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

臧霸等人在堂上,聽了戲志才、荀攸對此的宣佈,無不色變。

他們都萬萬沒有想到,荀貞居然會如此“急不可耐”地、直截了當地就要把軍隊開進琅琊,並且還要調換他們的駐地,把他們從泰山郡的邊兒上“趕走”,趕去郡北和郡東,甚至把臧霸調出了琅琊!

可是,色變又能如何?

他們現下人在郯縣,雖是帶的有兵馬,但能有荀貞的兵馬多麼?更別說此時堂上盡為荀貞軍中虎將,他們如果敢在此時露出丁點的不滿,怕是眨眼間就會被這些虎將殺個乾淨。

所以,雖是色變,饒以昌豨之粗猛脾氣,亦不敢出聲反對,反在荀攸問他們“可否聽清軍令”之時,唯唯應是。

荀攸見他們沒人敢有異議,乃又笑對臧霸說道“藏撫軍,此間事了,你便可率部赴陰平。將軍已傳下軍令,叫陰平縣令給你的部隊預備紮營之所了。”

臧霸倒是能沉得住氣,應道“是,謹遵將軍令。”

他口中應諾,心中想道“怎麼就把我的駐地改到陰平了?”

事情來得太快,他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今天來將軍府,接到的命令是論功行賞,卻怎麼就緊接著便劃分起了各部的駐地?荀貞事先分毫訊息未落,著實打了他一個猝不及防。

想來想去,整件事情的開始也許在荀貞決定北上前線時就已經全盤謀劃好了。

所以,在到達厚丘後,荀貞給他取信,讓他不得不率部至厚丘;也所以,到了郯縣後,荀貞不放他歸琅琊,而是以“功尚未論”為由,留他在郯。以至於今,忽下軍令,調他換防。

許仲、荀成諸將皆在,甲士如雲,他和孫觀等的這些泰山兵處在荀軍的包圍下,真要譁變,怕是不夠他們一口吃的,此時此刻,他便是再不情願,再懊悔不及,也只有老實聽令一途了。

荀攸又道“撫軍部曲尚有留駐在開陽的,撫軍可去檄一道,調他們直接去陰平。”

臧霸應道“是。”

他心中又不由想道“當昌豨諸人聞袁本初表周昂為豫州刺史後,欲回琅琊坐觀,以待爭徐之機的時候,我還斥昌豨諸人‘智謀不及、勇武不及、地廣不及、名望不及,無以可與鎮東爭’,我自己卻都還沒有想明白!是啊,何以與鎮東爭?罷了,罷了,且先從令。”

兵不血刃地分化了泰山兵,部署完琅琊的各部駐地,繼之便是下邳、彭城了。

下邳、彭城的軍事以許仲為都督,他都督的不止有撥給他指揮的張飛、江鵠、闕宣三校尉和何以、甘寧兩都尉,並且還有樂進的一千五百人的下邳郡兵,以及彭城薛禮的彭城兵。

許仲都督的主要任務,自便是彭城了。

彭城不像泰山兵,薛禮沒有來州府,荀貞不能對他太強硬,所以只在彭城境內安插了彭城都尉甘寧這一支人馬,令駐武原。

因為來日可能會出徐援孫堅,為防止丹陽太守周昕為幫助周昂而攻擊廣陵,荀貞給監廣陵軍事的徐榮配置了強大的部屬,共撥給他了三校尉部和一軍司馬部。

三校尉分是陳褒、關羽、文聘。一軍司馬是蘇正,其部為騎兵。陳褒、關羽、文聘三人,都是荀貞帳下的上將;蘇正則是荀貞的西鄉舊人,久從荀貞征戰,亦是智勇雙全。

關羽本來仍想從劉備的,但在荀貞給他講述了為何調他去廣陵的原因——即要借重他來協助徐榮安定廣陵,以防丹陽之進擊,之後,又徵得了劉備的同意,關羽便同意了荀貞的調派。

畢竟,關羽對劉備就算再忠心,他現在也是荀軍的一份子,他和劉備的利益與荀軍的利益目前來說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平時還好說,關鍵時刻,他就必須要服從調遣。並且,退一步說,他而今亦已是一校尉了,校尉單獨成部,總不能還時時刻刻都跟在劉備的身邊。

細觀荀貞在琅琊、下邳與彭城、廣陵三個地區的駐軍,廣陵駐兵雖然略少於琅琊、下邳與彭城兩個地區,總指揮的軍職也略低於荀成和許仲,但就戰鬥力而言之,廣陵卻是最強的。

也只有如此佈置,來日如援孫堅,荀貞也才能安下心來專意作戰,不用擔憂後方。

封賞有功的諸將、校尉和軍吏,把州部分為四個防區、分使諸部屯駐各地,這兩者是荀貞在入了州府後辦的第四和第五件事。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