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萬演招得許褚投

正說間,一人堂外求見。

來人是荀貞郡府的長史袁綏。

荀貞喚他進來。

袁綏入到堂中,喜形於色,下拜行禮,對荀貞說道“恭喜明公,賀喜明公。”

荀貞問道“何喜之有?”

袁綏“啟稟明公,軍府剛接到許將軍的上書,上書中言道譙縣許褚已從服明公。”

荀貞聽了,面色亦不覺而喜,說道“許褚願從服於我了?”

袁綏答道“可不是麼!明公。”把許顯的上書拿出來,捧給荀貞。

荀貞拿住,開啟來看。

見那上書中,大致說了許顯是如何把許褚給招攬過來的經過。

或者,實際上講,不是許顯親自招攬,而是許顯帳下的司馬萬演是怎麼招攬到許褚的。

卻是,許顯奉荀貞之令回到下邳以後,一邊整頓軍馬,操練部曲,防守境內,注意豫州的狀況,一邊就按照荀貞的命令,遣了司馬萬演去沛國譙縣招攬許褚。

許顯而今帳下得用的屬吏主要共有四人,長史原盼、銍粟將夏鳴,皆是荀貞昔為繁陽亭長時的舊人,軍正杜頷是後從之士,再一個,就是位僅次於長史原盼的司馬萬演了。

這萬演是徐州本地人,乃系因陳登舉薦,而得以出仕徐州的,此人不但有武勇,亦有口才智謀。比之原盼的垂垂老矣,夏鳴的武夫而已,杜頷的無有口才,若是派人去招攬許褚,顯然萬演是許顯帳下唯一合用的人。是以,許顯就用了他去做此事。

說來也是巧合,萬演離下邳,往譙縣去日,是八月二十五日,便即正是呂布在平春向西大敗黃祖援兵張碩、陳威部的次日。

從下邳縣出來,萬演沿泗水一路西行,先入彭城郡,行百十里,入到沛國境,依舊沿泗水而行,過與彭城郡接壤的蕭縣,由此渡泗,轉往向西南行,約百里,前為沛國的郡治相縣縣城。

——沛國相本是袁忠,袁紹的族兄,後來黃巾亂起,又兗、豫間戰亂不斷,袁忠雖德行高尚,卻無有用兵之能,不能守境,就索性掛印南下揚州去了

;孫堅佔了豫州之後,便表了吳景為沛國相,不過吳景大多數時間都在平輿,現下的豫州,孫堅戰死,最大的敵人是南邊的袁術、呂布,沛國的北邊兗州、東邊徐州都很安全,他更是許久沒有回過沛國來了,兼又萬演此行,是來招攬沛境的強豪的,亦不宜與沛國郡府的吏員見面,故而萬演到了相縣縣城外後,沒有進城,只管繼續南行,行不多遠,再由此渡過睢水,改而又轉西行,過臨睢等縣,乃至譙縣。

整個行程不太遠,不到四百里地。

豫州名人才士最多的,是潁川、汝南兩郡,然而州治,一直以來卻都是在沛國,便就是此個譙縣。只不過,後來孫堅得了豫州之後,因他執政的重點是汝南、潁川兩郡,特別汝南,此郡是袁紹、袁術二人的老家,支援二袁的人,換言之反對孫堅這一幫子江東武將主政豫州計程車人那時在汝南是相當不少的,由是孫堅才把州治的治所改到了汝南郡的郡治平輿。——許褚能夠在譙縣勢同割據這麼長時間,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也正是因為孫堅把州治遷到了平輿。

儘管豫州州治事實上已轉到了汝南,譙縣仍還是一座大縣。

入到縣界,萬演能夠明顯的感覺得到,沿路所經過的鄉里數量要比蕭縣、臨睢等地為多,鄉里中的民口也比蕭縣等地為多,儘管久經戰亂,人煙尚稍稠密。

沿官道行十餘里,萬演遙遙看到,前邊出現了一座小城。

行到近處,見這小城,四面的城牆高大,有數丈之高,牆皆是用堅石夯土築成,黑黝黝的,間雜著黃色。城牆四角各有望樓,仰觀之,望樓上有人值守;城牆上亦有提著兵械的人來回巡邏。只有一個城門,朝東邊而開,城門上邊有個三層高的紅色城樓,掛著一面紅色無字的旗幟,迎風颯颯。城門內外,分作相對兩排,站了數十個持矛的壯士。

這會兒正當下午,下午的陽光曬下,把這城曬得也是看起來十分威武。

城的外圍,挖了一條溝渠,從北邊的河中引水過來,權作是護城河類的防禦。城的四周是大片的農田,那條城外圍的溝渠,在城與農田之間,從這條溝渠上,又挖出了十餘條小渠,分別延伸到農田中,蜿蜒流淌,卻是同時這條溝渠又充作了灌溉之用。

此座小城,不是譙縣,而便是許褚帶著投附於他的少年、宗族在這裡建起的一座塢堡。

——說是“建起”,其實不太準確,這座塢堡本來就是有的,是許褚家的,數年前黃巾來犯譙縣,許褚正就是憑藉著這座塢堡,打退了他們的進攻。隨後,許褚不斷地動用人力修繕、擴建、加固這座塢堡,漸漸的,於是有了今日的規模。

停下腳步,萬演打眼觀察,暗暗估算,按此塢堡的佔地方圓,料之其內足可容納萬餘人之多,他再遠眺近看這座塢堡的周邊,入眼看去,就遠遠近近的有七八個百姓聚居的鄉里躍入眼簾。

萬演心中想道“壁中萬餘人,一處聚邑數百、或千人,算下來,兩三萬男女總是有的。聞從附於許褚的宗族有數千家之眾,於此觀之,確乎不假。”

卻本朝以來,豪強地主的勢力越來越大,莊園經濟與之前相比,已是早就展到了一個將近登峰造極的地步,但凡地方豪強,在鄉里之間無不都建有莊園。所謂莊園者,可以理解成一個大宅院,或者說就是一座如萬演眼前的這種小城。四面俱建圍牆,圍牆裡面有地,可以在地上種菜,也可以種糧;莊園之內,各種的手工作坊大多齊全,打鐵的、做衣服的、一應具有。莊園外邊,則就是該莊園主所擁有的田地。莊園中住的,是莊園主的家眷、奴僕和徒附,還有與莊園主雖為同族,但類同徒附的其族中之窮寒之家。莊園主通常會從奴僕、徒附、族人中選出壯勇之人,編練成宗兵,以維持莊園內的治安,及防範賊寇的侵犯。

整個就是一個自給自足、自治自安的一個小型經濟體。

本來莊園經濟就已經展到頂峰了,黃巾起事以來,海內諸州,特別是北地的這幾個州,沒有一個郡縣不受兵亂之苦的,這莊園經濟、這莊園塢堡,就隨之而加重了武備這方面的內容,遂演變成了耕戰一體的軍事堡壘形式。如那乘氏李進,他家的莊園就是這麼一種形式。

許褚的這個塢堡,也是這種形式。

所以,此座塢堡位處在了田地的環繞間,塢堡外的溝渠亦分水去灌溉田畝,既具武備,又兼顧了耕種。

萬演隨行只帶了兩個從騎,看罷以後,便遣一個從騎去那塢堡門外,報其姓名,求見許褚。

塢堡門前守衛的堡丁已經看到萬演了。

萬演再不叫人去說明來意,這些堡丁沒準兒就要來盤問他了。

卻聞得萬演那從騎說了萬演姓名,言稱是奉徐州偏將軍許顯之令,來見許褚的,堡丁雖是鄉民,也知許顯之名,不敢怠慢,就趕緊有人入堡,去稟報許褚。

萬演等了約兩刻鐘,那前去通報之人得了許褚回覆,奔回來,到其前,恭恭敬敬地請他入內。

通由堡門,進到堡中,抬眼看去,是一條曲折的羊腸小道,路很窄,最多隻能容兩三人並肩而行。地上沒有鋪沙子,也沒有鋪青石,是土路。時當初夏,天熱風乾,風一吹,塵土飛揚。

這條羊腸土路的兩邊,密密麻麻的盡是屋舍,屋舍不高,大多是土屋,其間兼雜的也有茅草屋。許多孩童在土屋、茅舍的門前玩耍,看見萬演和那他兩個從騎這三個陌生人,一些孩童投來好奇的眼光。——這些土屋、茅舍是這幾年新建的,原先沒有,投附許褚的人越來越多,為了安置他們,遂乃建起了這些土屋、茅舍,是以把原本還比較寬敞的路也給擠得越來越窄。

沿著小道,向前行了約裡許之地。

眼前豁然開朗,到了塢堡的中心地帶。此處是一塊方圓數百步的空地,沒有任何的建築,只在中間有個高臺。這裡是許褚遇到戰事之時,召集堡丁,集結戰士,放命令的所在。

這塊地方的東邊,是萬演的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