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陳群議定荊州盟

順漢水而下,次日下午,在伊籍等的陪伴下,陳群即至宜城縣城。

劉表得荊後,專門給寓居宜城的北士單獨建了一個裡,現在宜城的北士,主要就是住在這個裡中。這些北士裡頭,不乏退休、或掛印辭職的官員,其中曾經出任刺史或二千石長吏的就有數十人之眾。到了裡外,只見里門口朱軒華蓋,車輛如流,出入之人皆都是衣冠之流。

陳群不覺顧與陪同他來到此地的伊籍等人說道“此裡,可與我徐州的梧桐裡相提並論了。”

伊籍問道“敢問陳君,梧桐裡是個什麼裡?”

陳群說道“凡我徐州之英傑,多在梧桐裡中住,亦是簪纓雲集,可稱一方之風流也。”

伊籍聽了,心知梧桐裡是什麼所在了,定是荀貞帳下重臣們的聚住之所,便附和兩句。

其實那梧桐裡,卻是不能與眼前此裡相提並論的。

此裡有個別名叫做“冠蓋裡”,所謂冠蓋者,意指官員的帽子和坐車。住在此裡的多半士人,都是之前漢家朝廷的郡國太守或刺史這類品秩稍低,然實權卻重的貴官們,而梧桐裡住的卻都是荀貞自己任命的官員,從這方面來講,比之梧桐裡的“尊貴”,此裡當然是更勝一籌。

陳群方才那話,有給徐州臉上貼金的意思,——畢竟如此多的致仕高官聚住荊州,捎帶著,劉表的臉面好像以此也就要比荀貞的臉面好看上不少,而那伊籍又豈會不知陳群之意?然雙方現下剛剛結為盟好,倒也不好當面責其言非,所以也沒說別的什麼,附和兩句就算。

入到裡中,陳群逐家拜訪。

裡中住計程車人,其中有一些是荀氏的故交,也有他陳家的故交,並其中不乏當年陳寔死後,曾去陳家弔唁過的,又有一些是荀貞之前避難荊州時就已見過結識的,而且不乏豫、徐之士,潁川人就有好幾個。陳群登門拜訪,凡被他拜訪之士無不熱情相迎。

此裡中,陳群呆了足足三四日,白天拜謁,晚上就借住在故舊家中。

又這日,訪罷了宜城群士,陳群返回襄陽,向劉表提出告辭。

時,劉表的兒子劉琦、劉琮都在堂中。

上次劉表設宴招待陳群的時候,劉琦,陳群是見過了的,劉琮這是頭次相見。劉琮年歲尚小,然觀其相貌,陳群頗是覺得,就長相而論,劉琮長得更像劉表,見禮過後,多看了兩眼。

劉表笑道“長文,此吾之次子也,君有識人之能,觀之以為何如?將來可以成器麼?”

陳群說道“公長子英挺,次子雖少,然已具矯矯之姿,皆龍鳳也。”

劉表暢快大笑,叫劉琮過去,抱他到膝上,逗弄玩耍。

陳群察覺到對面而坐的劉琦,對他仍舊是一副尊敬但卻疏遠的態度,心中不禁感嘆,想道“子如不壯,則憂繼嗣;子壯而不能親嫡長,則父子隔閡。”

卻是上回見劉琦的時候,陳群就敏銳地感覺到了劉表的長子劉琦對他的態度比較冷淡,他初時不解其中的緣故,後來私下打聽,他才得知原來那率兵去援黃祖的蔡瑁,此人倒是把士人結親、以壯家聲的聯姻增勢之法給用了個爐火純青,不僅之前送了兩個族妹給荀貞做小妾,且如今他的親妹妹被劉表聘為了後妻,——劉表的前妻已經去世,又同時他的一個侄女還已經定下,將要許配給劉琮做妻,卻因這層關係,蔡夫人遂對劉琮更有好感,兼之劉琮長的也和劉表更像,於是就在平時之際,劉表不免對劉琮偏心,而對劉琦漸漸疏遠;本來這是荊州內部的事,和荀貞沒關係,可問題是荀貞與蔡家也算是姻親,這麼一來,劉琦本就已被劉表疏遠,荀貞這一又和劉表結盟,成為了荊州的重要盟友,那會不會蔡家在荊的地位更加的高?會不會劉表更加聽信蔡夫人的話,親近劉琮?因是之故,劉琦對陳群就表現出了冷淡的態度。

陳群探聽得這段事後,當面並無太多言語,回到舍中之後,嘗與從他一起前來的從吏們私下議論,說道“方今荊州北有袁術大敵,江夏為呂布所犯,外寇未定,而內已顯亂兆,不能精誠團結,劉景升所謂迎天子還於舊都云云,恐怕只是虛言,此人不足於謀大事!”

對劉表卻是有了這一番不太高的評語。

不需多言。

這日辭別劉表,陳群遠途跋涉,回到徐州。

荀貞本以為陳群這一趟得三兩個月,但陳群辦事麻利,只用了一個多月就完成了使命和荀貞給他的叫他拜訪荊州名士等等的任務。

見到荀貞,陳群把定下的盟約呈給荀貞。

荀貞看後,沒有意見,表示認可。

陳群隨後將沿途的所見所聞,荊州的民生、武備,悉數稟與荀貞,又把他拜謁那些名士的經過,這些名士們對荀貞、對徐州的評價和議論等等也都稟上,最後,他把自己對於劉表的評語也告訴了荀貞。

荀貞聽罷,別的倒也無妨,唯陳群對劉表評價,引他心道“所謂虛名無實,正是劉景升。”

說來那劉表是漢家宗室,少年之時,名聲就已傳遍士林,比起孫堅,不知強過多少。可他的那兩個兒子劉琦、劉琮,卻是與孫堅的兩個兒子孫策、孫權,根本不能作比。

當然了,這只是荀貞內心的想法,表面他是不會這樣說的。

荀貞面色嚴肅,對陳群說道:“長文,卿不能這樣評論劉景升!劉景升單騎入荊州,隻手平七郡,豪雄之士也!況我聞,他在荊州優待北來計程車人,親近文士,荊州如今也是文學燦爛。此人文武雙全,堪稱當世之傑,我且敬重,況乎於卿?以後不可再說這樣的話了。”

陳群哪裡會不瞭解荀貞?知道荀貞這只是表面上的說辭而已,劉表說他有豪氣不假,可要說他文武雙全未免太過。他的確是善待北來的文士,可是這是他作為士人的一個本能反應,並不值褒獎過度,而至於說他的武功,袁術只佔據了南陽一郡之地,並且袁術並無用兵之能,比起北地群雄,可算無能之輩,可劉表坐擁七郡,卻就連袁術都打不過,就可看出,在軍事上,他實是與袁術半斤八兩。劉表比不上袁術,比不上北地群雄,更比不不上荀貞。

卻也不需多說。

只說陳群從襄陽返回徐州,江夏郡是他的必經之地,在夏口,他與蔡瑁、黃祖又見上了一面,那時從蔡瑁、黃祖處再次知聞,呂布正在大肆招攬雲夢諸澤中的水寇,這時,他把此事也稟與了荀貞知曉。

荀貞聽了,想起了巢湖的水賊,他說道“巢湖諸賊,九江郡那邊數次招攬、安撫,然彼輩雖表面臣服,事實上仍懷叛逆之心,不肯服從九江的調派。如此,那江夏水寇,貪圖財貨之利,呂布縱能招致,然彼等又豈肯會服從呂布的調派,真心地臣服於呂布?”搖了搖頭,說道,“我看呂布此舉,徒勞無用耳,那些水賊,終是不能為他做下什麼事的。”

也難怪荀貞會有此斷言,想那水賊之屬,嘯聚水澤,沒吃用了就出去打劫,郡縣來討,就遁入水中深處,日子過得瀟遙自在,如何會願被拘束?常理而言之,呂布雖得水賊往投,然到底難得其為所用,這一個推斷應該是正確的,卻唯荀貞卻忘了一點,他與呂布之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荀氏是士族,呂布則是輕俠出身。

因是,卻與荀貞推測的不太相同,呂布與那投他的雲夢諸賊,兩邊相處的還真是不差。

不僅如此,而且雲夢諸賊中的餘下賊寇,還絡繹不斷地應呂布之召而往投之。

就在陳群回到徐州,向荀貞稟報這些事的時候,呂布在西陵先又迎來了一批雲夢水賊的來投。

呂布接報,親到郡府門口相迎,把那賊寇領兩三人迎入堂中,彼此落座。

問過這幾個賊的名字,寒暄片刻。

呂布跪坐席上,雙手按住膝蓋,神采飛揚,顧盼諸賊頭,說道“我是幷州人,幷州地多漠,我在家鄉的時候,大漠、草原見過不少,但如貴地此樣連綿數百里的湖澤、大泊卻委實罕見。我之前到湖邊看過,臨湖而望,遠眺無邊,波光粼粼,水鳥群飛,徐風拂面,如展襟抱,令我心曠神怡,君等居於湖上,每天都有此等風景為伴,說來真是使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