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章 秦項鴆死孔北海(下)

王規說道“明公,是府外街上聚集了些縣中計程車人和百姓。”

孔融問道“他們聚集在街上做什麼?”

王規吞吞吐吐,似乎不敢回答。

孔融皺眉說道“有什麼你就直說,無須隱瞞。”

王規說道“是,明公,規問得他們聚於府外,是想謁見明公,懇求明公、懇求明公……”

“懇求我什麼?”

“懇求明公獻城。”

孔融聞言,頓時怒,說道“他們是勸我投降的?”

“啟稟明公,他們說,今我劇縣外無援兵,而只此孤城一座,守卒不過千餘,城池勢必難守,一旦城陷,徐州兵入城以後,為了洩憤,可能會劫掠百姓,導致縣中士民受兵亂之苦,故而,與其如此,他們以為……”

“不是給你說了麼?有話就說,不必吞吞吐吐。”

王規說道“是,是,他們因此以為,與其如此,不如獻城,否則的話,若是明公執意守城,而連累縣中士民受兵災之害,也許會累及到明公的美名。”

孔融拍案怒道“荀貞之擅犯我郡,圍攻我城,目無綱紀,與董卓之流何異?亂臣賊子是也。我今堅守城池,難道是為了我自己的名聲麼?我所為者,忠義也!”

王規說道“是,是,只是明公的這片忠義之心,縣中士民恐怕是不能體會。”

孔融聽出王規語氣的不對,狐疑的上下打量他,說道“子法,莫不成你也覺得我最好獻城投降?”

“明公,下吏與明公一樣,亦懷忠義之心,但是下吏聽了府外街上現在圍聚的那些士民的話語之後,覺得他們說的似乎也不為錯。如果執意堅守城池不降,那麼等到城破以後,徐州兵也許真就會入城劫掠,縣中士民則必然就會因此受害。既然如此……”

說道這裡,王規停下話頭。

孔融說道“既然如此怎樣?你有話就說,今天你是怎麼回事?動不動欲言又止的!”

王規說道“是,既然如此,下吏愚以為,不妨就且開啟城門,把這城池給了徐州兵就是。”

孔融大怒說道“子法。枉我一直因為你是忠孝之士,今日卻才乃知,你竟是這般膽怯,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是我看錯了你。”

王規伏拜在地,說道“明公,實非如此,且敢請明公,容下吏把話說完。”

孔融從席上站起,俯瞰他,說道“你說。”

王規說道“下吏的意思是荀鎮東對明公一向禮重有加,現在他雖然擅自犯我郡界,是做了錯事,但如果明公當面地教誨於他,也許他就會因此而幡然悔悟,把犯我青州的部隊給撤回去呢?如此一來,不僅我縣百姓不必再遭受兵災,並且明公亦是大有功於朝廷!”

一邊說,王規一邊注意著孔融的神色,見孔融臉上的怒色越來越盛,不敢再往下說,便轉開話題

,與孔融說道“明公,何不把叔治召來一問,問問這劇縣城到底能不能守得住?”

叔治,是王修的字。王修此時正在城頭。孔融於是就命人去把王修找來。

等了多時,王修披盔戴甲,匆匆進入府中,到得堂上。

他甲冑在身,不便行禮,行了軍禮,說道“修拜見明公。”

看到王修,孔融的神色和緩了許多,問他,說道“叔治,你剛才進府的時候可有看到府外街上聚集計程車民百姓?”

王修答道“修看到了。”

孔融問道“聚集了多少人?”

王修說道“修沒有細看,聚集了大概三四百人吧。”問孔融,說道,“敢問明公,這些士人百姓聚於府外是為何事?”

孔融嘆了口氣,說道“我召你來,正是為了此事。”看了一眼王規,“你告訴他吧。”

王規應是,便與王修說道“他們都是求見明公,想勸明公獻城投降的。”

王修“哦”了一聲,沒有接腔。

孔融問道“叔治,你這幾天都在城上迎敵,我且問你,你覺得能把劇縣城給守住麼?”

王修毫不猶豫,當即回答,說道“修願與明公同生死。”

王修這話不是直接的回答,但是孔融何等聰明,一下就聽出來了,這劇縣城是守不住的。

也確實如此,莫說守城的是王修,雖然有點用兵的才能,也有膽氣,但絕非能征善戰之名將,就是換了名將過來守城,眼前的這種的狀況下,這劇縣城斷然也是守不住。

王規一直在注意孔融的神色,見孔融聽完王修此話後,神色好像略略現出了一絲遲疑,便就趁機開口,再作進勸,說道“明公,如果縣中計程車民因為不滿明公的堅持守城而出了亂子,那麼劇縣城早晚還是會被徐州兵打下,這也就是說,城早晚會失。明公,既然如此,下吏斗膽,還是那個愚見,何不如便就從了士民的乞求,順應民心,開啟城門,迎徐州兵進城,然後明公可以面責荀鎮東,叫他撤兵還州?這樣的話,既不傷士民,又足能顯出明公的忠義之心,豈不兩全其美?”

孔融好一會兒沒有說話,末了,他揮了揮手,說道“你們先下去吧。”

想了一晚上,次日早上,孔融召集孫邵、王規、王修等等諸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