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章 曉入洛陽群臣迎(下)

“何事?”

劉儒說道“長安入夏即無雨,一直到儒從長安回來時,仍是赤旱,百姓已苦,再又加上李傕、郭汜、樊稠與馬騰諸賊的兵鬥、劫掠,三輔百姓的生計因是越艱難,一石谷價值五十萬錢!即便公卿清貴之家,廉者亦不得每日都能夠吃飽肚子,況乎黔細民?易子而食者,多矣!天子聞之,憐憫不已,即令開太倉,出米、豆為貧人做糜,可是餓死者如故。

“天子疑心是稟賦不實,便令取米、豆各五升,於御前生火,親見得糜兩盆,於是招來負責賑災此務的侍御史侯汶,當面責之,杖其五十!受災的百姓乃得全濟。

“明公,天子年方十四,卻就能不為下臣所欺,如此機敏,誠然天授之能也!”

荀貞嘿然,稍頃,說道“只是杖之麼?”

劉儒沒想到荀貞問了這麼個問題出來,怔了下,旋即答道“是,明公,杖了五十。”

“仗之而不殺,既能制止貪汙,達成賑濟災民之願,又能得仁君之名,不失清流美譽,天子此舉,可稱‘明智’!”

按說,侯汶在賑災這樣的事上也敢貪汙,殺他十次都不為過。

可如果不只看其表面,而是進一步深入探究的話?

侯汶只是個侍御史,官職不算很高,但他卻居然會有膽子,敢貪汙賑濟的糧食?

在他後頭,會不會還有地位更高的朝臣?很大的可能性是有的。

若有,則他這背後的勢力,是擁戴天子這派的,還是李傕、郭汜他們?如是後者,以天子今形同傀儡的身份,就算是追究到了,又能奈何?只會更加地降低他在朝中已然所存不多的威信;如是前者,會不會反而給了李傕、郭汜、樊稠等趁機興起大獄,藉此誅殺異己的機會?

各種斟酌、考量下來,還真是乾脆不殺,只仗他其五十是上策,也是唯一的選擇。這樣,不但達成了賑濟賑濟百姓的願望,且也許還能收得不屠戮大臣的仁義之名,確實一舉兩得。

“是啊!明公。”

荀貞說道“天子年少,已有憐民、惜士之心,屬實難得。天子的聰明,我亦有所聞。據說當年天子就是因以七八歲之齡,驟臨大亂險境,卻沉著冷靜、應對不凡而得到了董卓的另眼相待,遂最終得以被董卓立為天子。”荀貞站起身來,堂中踱了兩步,突然笑著問了劉儒一句,問道“公文,公與天子年齡相仿之時,能做到這些麼?”

這個問題也是劉儒沒有想到的,他又是一怔,隨後回答說道“儒素愚鈍,八歲之時,尚不辨五穀,十餘齡時,唯知埋典籍,時務一竅不通,哪裡能與天子之聖相比?”

荀貞慨然作色,負手昂揚,踱步說道“可是這樣聰慧,仁人愛民的天子,如今卻在長安城中受李傕、郭汜、樊稠諸賊的脅迫,使我漢室日漸凌遲!而天下州郡,那些野心勃勃的諸侯們,則無不割據以自雄為念,沒有一個想要勤王救駕的!尤以南陽袁術,冀州袁紹,此二兄弟猶為甚也,俱已懷不臣之心。公文,每思及此,我痛心疾。”

劉儒說道“好請明公知曉,明公對天子的一腔忠誠之意,在見到天子後,儒已經如實地向天子稟報過了。”

荀貞頓住腳步,顧看劉儒,問他,說道“那天子是怎麼說的?”

劉儒說道“天子聞得明公的忠義後,十分感動,竟至垂淚。”

“十分感動,竟至垂淚?”

劉儒說道“是啊,明公!”

荀貞說道“這都是公把我的忠誠向天子表達得好。”

劉儒說道“儒也只是實言奏稟罷了。明公,天子幾度哽咽,他私與我說,他此前聽從了黃門侍郎丁衝等人的進言,已經遣劉和還幽,,想要召劉幽州率兵南下,相救他於長安,卻劉和自離長安後,遲遲沒有訊息,也不知而下情形如何了。天子希望明公您能和劉幽州聯兵,共討李傕、郭汜、樊稠諸賊!”

荀貞說道“劉幽州已為公孫伯圭所害。劉和現倒是已從袁本初那裡還回幽州了,但他在幽州並無根基,只有其父遺留下來的恩德和名望而已,料他在幽州是掌不了什麼實權的,天子盼我與幽州聯兵,北、東兩路共進長安,這怕是做不到了。”

長安那邊與關東州郡訊息隔絕,很多事情,長安都不能及時的知道,不過公孫贊、劉虞火拼等等這些事,劉儒在回來郯縣的路上,已經聽聞,嘆道“是啊,明公,如今看來,天子此願怕是的確不能達成了。”

“你適才說,遣劉和還幽此策,是丁衝獻給天子的?”

劉儒答道“是的,明公。”

“這個丁衝,可就是與司徒譙縣丁宮同族的丁幼陽麼?”

劉儒答道“正是此士。”問荀貞,說道,“明公亦知此士麼?”

“我嘗聽孟德提過此人,孟德贊他是衣冠良士,今聞其獻給天子之此策,果良謀也。”

劉儒頗不解荀貞之意,說道“良謀麼?可劉和先後被袁術、袁紹扣留,此策實無所成。”

荀貞笑了笑,沒有具體的給劉儒解釋。

劉和沒能辦成此策,是劉和自己的問題,換言之,是執行力的問題,與此策的好壞沒有關係。荀貞之所以說此策是“良謀”,乃是從此策提出之出點來講的。出點,亦即希望能透過此策達成的目的。在荀貞看來,目的有二,一個表面的目的,一個深層的目的。調幽州兵去長安救駕是目的之一,是表面的目的;袁紹以今天子是“董卓擅行廢立之結果”為藉口,向來牴觸今天子的,甚至袁紹為此,還曾想擁立劉虞為天子,如果劉虞卻起兵救駕了,那坐擁冀州的袁紹還能有什麼藉口不肯勤王?此條,大概可稱是此策的另一個目的,即深層目的。

見荀貞不再就此多說,劉儒也就不再多問,說道“明公,現下長安城中不僅天子極受李傕、郭汜、樊稠諸賊的脅迫,朝中諸公也盡受李傕諸賊的淫威欺凌,上至三公、下到百石吏卒,無不對李傕諸賊恨之入骨,誠可謂而今的長安城是滿城怨望,天子、臣民俱皆翹以盼義軍之來,以掃清賊霾,重造漢家!敢問明公,卻不知就此是何打算?”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