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章 公路蔑辱拒應旨(二)

荀貞問道“那你為何不來見我?”

董昭說道“昭遲遲未謁見明公者,是因昭未立尺寸之功,便是不自量力,求謁明公,於明公而言,亦無用一廢人也。”

荀貞大笑,說道“公仁,適才我之所言,相戲於卿耳。我聽張將軍說了,張將軍方才向我進獻的討定二袁之策,實是出自你的手筆,端得好策!現在你可不是無有尺寸之功了。我久思見你,你久思見我,今日終得相見,我有一請,不知你可允否?”

“明公有何令,敢請明公示下。”

荀貞笑道“我請你不要再回河內了,如何?”顧視張揚,說道,“將軍願否割愛?”

張揚陪笑說道“公仁本就是朝廷命官,前所以暫居河內,是因往朝廷的道路不通。現明公令下,只要公仁願意,揚怎敢阻撓?”頓了下,補充說道,“方今明公奉天子以討不臣,天下義士,莫不雲集響應,莫說公仁必不會拒絕明公之令,楊雖粗鄙,亦甘為犬馬以供驅馳!”

荀貞一笑,目光重新轉向董昭,問道“公仁,你可願留在朝中?”

董昭下拜說道“謹從明公之令!”

荀貞大喜,又下到帳中,再次把他扶起,笑道“有公仁相助,二袁若果敢有不臣之心,吾又何愁不能定之!”

董昭願意從附荀貞,最大的價值,不在於他透過張揚獻給荀貞的那個方略,事實上,他所獻的方略,和荀貞、戲志才等人的所見是相同的,並不足為奇;他真正的價值,在於他曾經在袁紹帳下任職,較為了解袁紹,也較為了解袁紹帳下那些重要的謀士、武將,有了他的幫助,在以後與袁紹的作戰中,荀貞便更能知己知彼。

當日,荀貞奏請劉協,拜董昭為議郎。

——卻是說了,董昭之前已被朝廷拜為騎都尉,騎都尉是比二千石的官職,議郎才不過秩比六百石,單從品質比較,改拜董昭為議郎,好像是給他降了職?實則不然。騎都尉雖然秩比議郎為高,可那是武職,而董昭手底下沒有兵馬,換言之,朝廷拜給他的騎都尉,只不過是個虛職而已,現今改拜他任的議郎,則是諸多郎官之中地位最高者,其職掌為參議顧問,是可以參與到討論國事之中的,實際上的分量要比騎都尉高得多。

次日,朝廷下詔拜張揚為宣義將軍,叫他還河內而去。

董昭就此留在了朝中。

……

張揚離開以後,劉協等又在洛陽待了一天。

這一天,主要是給荀貞用來辦選留何部駐守洛陽此事。

洛陽的駐兵,本是徐榮部,現下徐榮改駐弘農縣,須得另選合適的將領駐守洛陽。

荀貞選定了由陳褒、關羽兩人各率其部,留駐洛陽。

朝廷下詔,拜陳褒、關羽皆為中郎將。

——選由關羽留駐洛陽,是因為洛陽係為連通弘農與潁川的交通要道,並且其北臨河內郡,位置要緊,非得有猛將鎮守不可,關羽最為合適;選陳褒一同留駐,是因為在諸將中,陳褒的性格最為活泛,最能與人相處,正好適宜搭配性子驕傲的關羽,又且陳褒是潁川人,也便於和潁川方面的聯絡。

卻是荀貞所部,而今名聲在外的“三陳”,陳到、陳午、陳褒,現下是自華陰到弘農縣到洛陽,一字排開,戍守沿線。

……

處理完了這樁軍務,次日,大部隊和劉協車駕、朝中百官等等,繼續啟程前行。

不再往東,而是轉往東南方向,潁川郡在河南尹的東南位置。

行約兩天,出緱氏縣,過轘轅關,再往前行,就是潁川郡界了。

遙見東北邊有一山,連綿起伏,雄偉矗立。

劉協雖未來過潁川,亦知此山必是中嶽嵩山。

從長安行到此處,已經走了大半個月,路上有時候,荀貞會主動地來見劉協,陪他聊天解悶,有時候劉協會召他來見,兩人著實說了不少的話。劉協想起,荀貞曾經對他說過,袁術早前有過一次侵犯潁川,雖然兵敗鎩羽而還,卻有其一支兵馬,未能退還南陽郡,而是竄逃進了嵩山,記得這支袁術潰兵的兩個主將,一個叫雷簿,一個叫陳蘭。

劉協便把荀貞召來,問他說道“雷簿、陳蘭尚在山中麼?”

荀貞猜劉協是為其自身的安全擔憂,撫慰答道““回陛下的話,經劉備和陳褒的持續進剿,雷簿、陳蘭所部潰兵,大致已被剿滅,所存者或尚有之,然已不足為患。”

為何只是大致剿滅,沒有悉數殲滅?這個問題,劉協不用問也能知道,只能是因為山區的地形複雜,能夠藏身的地方太多。

劉協遂沒有就此事再問,但他的注意力,改而被荀貞提到的一個名字給吸引了過去。

——

二更!求月票、求推薦!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