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5章 張益德料敵如神

張飛聽他們說完,撫須笑道“君等計策,皆為好策,然此取西鄂,無用君等策也。”

諸將不解張飛之意,便有人問道“敢問將軍,莫非是別有良策?”

——張飛前時,因從荀貞勤王時立下的諸功,尤其是憑和辛璦追擊李傕、郭汜,敗之,獲李傕軍中諸多大將之功,從厲鋒校尉升為了厲鋒中郎將。

張飛說道“以我觀之,今取西鄂,反手可得,何用攻之!”

諸將更是不解,又有人問道“敢問將軍此話何意?不攻,這城怎麼得?”

又一將說道“難不成,將軍是欲招降城內麼?招降雖然是個辦法,可城中不見得會肯降吧?”

張飛笑道“城中必然會降。”

“敢問將軍,為何有此把握?”

張飛說道“我說城中必降,是因四個緣故。袁公路此前不思守境,而欲西入長安,旋即又因武關為我軍所扼,而不得不改為守土,軍令易變,料西鄂守賊軍心已亂,此其一故也;此伐南陽,是我軍與衛將軍部、鎮南將軍部三路大軍夾攻,如今魯陽三縣已克,挾連克三城之威,我軍主力已入南陽,車騎將親臨博望,料之,西鄂守賊現定更加惶恐,此其二故也。”

話到此處,張飛頓了下。

一將說道“將軍所言固是,整體形勢言之,伐南陽此役,確是有利於我軍,可要說西鄂守賊會因此而不戰投降,……將軍是不是過於樂觀了?我軍入南陽以今,魯陽也好,別縣也好,到現在為止,可還是沒有一座城不戰即降的啊。”

張飛笑道“若西鄂守將換作別人,若攻西鄂之將也換作別人,也許城中不會即降,然既然西鄂守將是戚寄、秦翊,又攻城之將是我,則我斷定,一封招降書到,城內就一定會投降。”

“敢問將軍,這是為何?”

張飛笑道“若守將換作是汝南郡人,退無可退,或會為袁公路死戰,而戚寄、秦翊皆南陽本地人也,則當此形勢之下,他兩人又怎會有死戰之意?此三之故也。四之故嘛……”虎目生威,顧盼諸將,張飛從容說道,“聞是我來攻,他兩人焉敢不降?”

——“聞是我來攻”,張飛的這份自信卻非無底而。

於今荀貞帳下戰將盡管眾多,然於其間,張飛絕對是翹楚之列,他的名字原本就已為袁術帳下諸將所知,而又在郭汜投了袁術以後,張飛在鴻門亭一戰中的勇猛,及後來與辛璦窮追李傕、郭汜逃兵不捨的勇銳,現更是已然傳遍了袁術軍中,已然不但是將校們知其名,普通的兵士們也多已聞其勇名,且在傳言中,不免將他的武勇程度越誇張,張飛現下在南陽郡可稱是威名遠振。想那李傕、郭汜這等的悍將都被他追得倉皇奔竄,西鄂守將、守兵在知道了攻城的是他之後,所面臨的壓力、產生的恐懼會有多大,可想而知,懼怕而降不是沒有可能。

張飛分析在理,但其帳下的諸軍將卻還是不信只憑一封招降書,張飛就能把戚寄、秦翊招降。

張飛也不再多說,便令主簿寫了招降書一封,於次日命弓箭手射入城中。

居然是如他所料,當天下午,戚寄、秦翊就遣軍吏坐垂籃出城,求見張飛,表示願意投降。

張飛帳下的諸軍將無不吃驚,盡皆讚歎張飛料事如神。

卻說起來,張飛雖武勇絕倫,但其人絕非莽夫。

他地方豪族出身,少年時受過不錯的文化教育,縱不說見識群,然實亦頗有識謀,並且固因出身的關係,他對普通的兵士,常以卑賤視之,但也是因了出身的關係,對士大夫,他一向禮重親近,故在荀貞帳下這些年,他沒少和戲志才、郭嘉、荀彧、陳群等接觸,和這些遠見智謀之士接觸得多了,他各方面的能力當然也就會得到提升,比之以前,在眼光、見識、揣摩人心、兵略謀策等各方面,他也的確是進步了許多,所以,這一仗,他乃能料中敵情,兵不血刃,而得西鄂。

雙方使者往來,商定了城中投降的各具體事宜。

又次日中午,守軍開啟城門,戚寄、秦翊率部出降。

兩下在城外相見。

戚寄、秦翊伏拜行禮,口中稱罪。

張飛坐席上,先請他兩人起身,繼而目落戚寄身上,喝令左右“取戚寄級!”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