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章 玉言下旨竟不行

“原來陛下今日召臣,為的是此事。”

劉協點了點頭。

“回陛下的話,這件事,臣前天就想進稟陛下,卻這兩天台中委實太忙,一時竟抽不出時間來,既然陛下今日問起,那臣就今日稟告陛下罷!之所以陛下的那道令旨未有下,是因陛下此旨,不是經過中書擬的旨意,也沒有門下的審議。”

劉協愕然,說道“不是經過中書?”

“陛下自是知曉,凡有聖意傳下,皆需先經中書擬旨,門下稽核,最後再由尚書奉行,而陛下之此旨,卻既非出自中書所擬,又不曾經過門下之審,故雖到尚書,而臣等無能行也。”

這話聽入劉協耳中,劉協啞口無言。

中書擬旨、門下審議、尚書執行,這一套程式,本朝此前雖也不能說沒有,但就眼下言之,事實上是荀貞執政朝中以後,由他確切規定下來的,——當時楊彪等人認為這個程式上的規定,有利於限制尚書檯,亦即“錄尚書事”荀貞本人的權力,故對此俱表贊同,因而在朝中得到了順利的透過,也就由此,現在朝廷的旨意,一概都必須要經過這位尚書僕射適才所言的“中書擬旨、門下稽核”這兩道過程,尚書才能執行。

也就是說,單從現在朝廷執行的聖旨從擬定到行施的程式而言,這位尚書僕射說的一點沒錯。

“你這是在說,無論大小事,朕都應當先令中書擬旨,再過門下審議,最後下到你尚書檯,才能得行,是這樣麼?”

尚書僕射聽出了劉協隱含的怒意,但不畏懼,一板一眼地回答說道“回陛下的話,正是如此。鄉里小民且知,無規矩不成方圓,況乎朝廷,國家大事?陛下,此制不可不遵也。”

劉協坐在龍椅上,瞪著這尚書僕射,看了一會兒,卻這尚書僕射說的在理,他終究亦無可奈何,只好說道“罷了!就先經中書擬旨。”命趙悅立刻去找中書令來見。

同時,劉協沒有叫這尚書僕射退下,他打定了主意,等中書令到後,就叫中書令當場擬旨,再把令旨傳給門下審議,然後便尚書檯把之執行。

等了好長一會兒,中書令來到。

劉協把自己召他來的原因,向他說了一遍,令道“你現就為朕起草此道旨意。”

中書令面露為難,抬眼看了下宦官們捧來的紙筆,沒有動手去寫。

劉協甚覺奇怪,問道“你沒有聽到朕說的話麼?”

中書令說答道“陛下,擬旨通常該由中書丞擬寫,此非臣之務也。”

劉協簡直啼笑皆非,他怒極反笑,說道“非你之務?”

“尚敢請陛下恕罪。”

劉協喝令趙悅道“去把中書丞召來!”

中書丞姓陰,是荀貞故長吏陰修的從子,他出任此職才不到半年,召他入宮的旨意下去,他來的倒是比中書令要快,未久便至了宮中,入進殿內。

到了殿上,他恭恭敬敬地向劉協伏拜行禮。

劉協這時早沒了耐心,不等他行禮完畢,便說道“朕欲召董承還許,你立即為朕擬此旨意。”

中書丞猶豫了下,卻是和那中書令一樣,僅是瞟了眼宦官們捧著的筆墨紙硯,而毫無拿筆起草之意。

劉協盯著他,說道“你為何不寫?方才中書令說,擬旨非其所務,怎麼?難不成也非你所務?”

“回陛下的話,擬旨確乎是臣之本務,但臣之愚見,陛下此旨,卻不宜即擬。”

劉協問道“你此話何意?”

“臣之愚見,陛下是不是應召車騎來,問一問車騎的意見?”

劉協怒道“這點小事,朕也要問車騎不成!”

“陛下,這怎麼是小事呢?董承不僅僅是朝之大臣,並且其部還有兵馬兩千餘,召其及其其所部還朝,此實為大事也!陛下雖萬乘之尊,然臣以為,此等大事,還是當召車騎一問為是。”

王師既出,便一舉討定袁術的大勝,使得劉協於下的心氣正盛,尚書令的不肯傳旨,中書令的不肯擬旨,已經使他怒火勃勃,此刻又聽到中書丞此話,他越怒氣難抑,勃然怒道“你還知道朕是萬聖之尊?朕金口玉言,而所下之旨,你卻竟敢不聽!你是要抗旨麼?”

中書丞仍是慢騰騰的樣子,不急不忙,回答劉協,說道“陛下,臣所進者,忠言也,盼陛下聽之。”

劉協震怒,拿起案几上的玉如意,便想摔到殿上,邊上傳來一個輕輕柔柔的聲音“小奴乞請陛下息怒,可千萬不要因此氣壞了身子!”

說話的自是宦官趙悅。

劉協勉強把玉如意放回案上,怒目而視中書丞,又把目光轉到中書令、尚書令的身上,越看這三人,越是惱怒,正要雷霆之怒,殿外郎官入稟“啟稟陛下,車騎將軍求見。”

卻宮城內外,現下都是荀貞的人看守,劉協先後召尚書令、中書令、中書丞入宮覲見,鬧出的動靜不小,莫說尚書、中書早有官吏前去急稟荀貞,便這宮中的郎官等也已有人出宮,向荀貞稟報了,是以荀貞及時趕到。

劉協忍住了怒氣,說道“請車騎入殿。”

很快,一人從殿外進來。

劉協抬眼看去,陽光正從殿外射入,這人好像是從光中走出來的一樣,陽光對映在他的背後,顯出刺眼的光芒,當真是儀態昂然,龍行虎步。

(本章完)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