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頁

驚覺這種感覺太過危險,寧妃強迫自己定了定心,將注意力重又放在手中的花撐上。

第二日,暖帽終於繡好,寧妃親自帶上,踏進了瑤華宮。

雖然年紀相差十來歲,但因性子相近,寧妃和李姣雲還是很談得來,又有宋寧在,於寧妃而言,避世的瑤華宮的確是一個解悶的好去處。

“臣妾給貴妃娘娘請安。”

一進門,寧妃先給李姣雲行了個禮,李姣雲在褚雪封后前就晉了貴妃,照道理,作為現今宮中唯一的妃位,寧妃是該給她請安的。

李姣雲也喜歡這個安靜的少女,笑道:“在我這裡沒那麼多規矩,妹妹不必拘束,快坐。”說著就命人賜座看茶。

寧妃拿出昨日新繡好的暖帽,呈給李姣雲道:“這是我昨日新繡好的,不知姐姐喜不喜歡。”

李姣雲驚喜接過,仔細看了看,發出感嘆:“果真還是妹妹手巧,瞧這繡工,跟針工局比也差不到哪裡去呢!妹妹繡這些,想來累壞了吧?”

她搖搖頭,笑道:“沒有,我宮裡沒什麼事,又不愛做別的,閒著打發時間罷了,姐姐喜歡就好,一點都不辛苦。”

“喜歡喜歡,等天冷了我就戴。”李姣雲歡喜著讓雨竹收好,繼續跟她感嘆,“可真是難為你了,年紀輕輕的還能靜下心來做這些精巧活。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可不行。”

寧妃的笑意有些僵,她低下頭去,小聲說,“姐姐別誇我了,我這也是沒什麼事可做……姐姐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已經當娘了吧?”

李姣雲一頓,忽然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她十六進王府,不久就有了身孕生下了宋祺,在寧妃現如今這個年紀的時候,的確已經當了娘。可寧妃進宮都快三年了,除過最開始宋琛去看過一次,到如今,竟是半步都再沒有踏進過蘭林宮。

少女最好的這段年紀,眼看就這麼耽誤了……

李姣雲趕緊寬慰她,拿自己的經歷說事,“我也沒什麼好羨慕的,像你這麼大的時候,的確是生了祺兒,但那孩子一生下來,頭幾年都沒能在自己身邊養,那種扯著心肺的滋味,還不如不生呢,直到後來又生了寧寧,才總算好了一些。”

李姣雲看了看她,進一步勸道:“妹妹不必羨慕我,咱們的皇上就是這樣的性子,他心裡的人只有一個,這是誰都不能強求的。”

寧妃紅了臉,點頭道:“我都明白,說來還是我不好,勾起您的傷心事了。”

李姣雲笑笑,“都過去了,哪裡還有什麼傷不傷心,咱們這些人,外人或許都羨慕得緊,可只有自己才明白真正的滋味。”話至此,她嘆息一聲,“若非要怪,也還是命不好,下輩子投生到平民家裡,或許還能過些簡單日子呢。”

寧妃何嘗不是這麼覺得,倘若她不是侯府裡的小姐,也不會被長輩送進宮來換取榮華富貴了。說實話,古往今來,如褚雪這位新後一樣的女子能有幾人?後宮中的大多數,左不過就是兩種命運,一種就是像強出風頭的麗妃琬妃,最後逃不開慘死;另一種其實是好的,比如她和李姣雲,躲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裡過自己的安穩日子,偶爾在眾人面前露露臉為皇家撐撐門面,雖然有些寂寞,總比香消玉殞要好得多吧。

不過說到底,還是李姣雲好些,至少她還有一雙兒女,可自己呢?就這麼孤獨一人,恐怕日後也得學那些老太妃,養花種草的解悶罷了。

在瑤華宮裡打發了半日,寧妃又回到了自己清淨的蘭林宮。

看著院內那株不知長了多少年的桂樹,少女忽然有些釋然,有些事,沒嘗過總好過擁有後又失去吧,她想起以前看過的佛經,只要心無雜念,世間萬物只不過一瞬。想來,幾十年的時光,應該很快的。

她長舒了一口氣,踏進安安靜靜的殿中。

☆、 迷亂

一場接一場的寒風颳過,樹下落葉又厚了幾層,不知不覺間,寒冬悄然而至。

冬至這天,宋琛回來的早,君王心情不錯,又沒讓宮人們通傳,悄悄進到殿中,想看看褚雪她們母子幾個趁他不在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才挑開棉簾便是暖烘烘的香氣,宋琛打眼一瞧,有些意外,一向活潑的樂兒今日出奇安靜,正坐在桌前跟著孃親學捏餃子呢。

餘光瞥見殿門口的動靜,小姑娘下意識看過去,正瞧見含笑的父皇,她高興起來,立刻舉著手裡的麵糰朝父皇跑過去,喜道:“父皇您看,這是兒臣包的餃子。”

小姑娘長大不少,言語上也越來越有規矩了。

宋琛看了看小閨女沾滿了面米分的小手中的麵糰,故作驚訝,問道:“這是餃子嗎?裡面有餡兒嗎?”

“有啊!”小姑娘眨巴著大眼睛極認真的說,“是母后教我的,要先把餡兒放進去再捏起來,這樣就成了啊!”

小姑娘沒聽出來父皇的調笑,她的母后早就忍俊不禁了,褚雪給宋琛行過禮,笑道:“皇上今日這麼早就回來了?您不知道,今天樂兒可乖了,聽說要給您包餃子吃,老老實實的坐了快一個時辰了。”邊說邊為他除了貂絨斗篷。

他點頭道:“嗯,樂兒有這份孝心真是不錯。”又環顧了下殿內,問道:“瑄兒和安安呢?”

“今天下午玩的好,方才又去補了一覺,估摸著等咱們吃完也該醒了。”褚雪溫柔笑道。

眼見君王駕臨,小廚房裡的動作也麻利了起來,這邊幾個主子才洗好手更好衣,晚膳也就擺好了。

冬至興吃暖鍋,銅鍋裡高湯咕嘟咕嘟的冒著泡,滿屋子都飄著香,熱乎乎的餃子也上了桌,瞧著分外誘人。趁著兩個小的還沒醒,一家三口趕緊坐下來吃飯。

暖鍋吃起來慢,卻溫馨,一家人有說有笑的剛吃完,就聽見殿門外響亮的小嫩聲兒,不用說,肯定是倆小的醒了。果然,就見棉簾被挑開,乳母們抱著剛睡醒的小臉還紅撲撲的兩個娃兒進來請安了。

一天沒見,當父皇的想的緊,趕緊挨個抱進懷親,一睡醒就見到父皇,小兄妹倆顯然也高興,都使勁給笑臉,瑄兒更是興奮的在人腿上跳來跳去。

褚雪想到一件喜事,便逗安安,“安安,父皇來了,姐姐教你的,你學一下給父皇聽,好不好?”

安安穿著小米分襖,羞澀的抿抿嘴,更招父皇喜歡,父皇期待的看著她,過了一會兒,就聽見小人兒一張嘴,發出一聲,“爹”。

聽清小閨女叫的是什麼,父皇著實開懷,果然朗聲笑了,笑過後親親小閨女,轉頭去喚兒子,“瑄兒,你也來一個。”

卻見瑄兒只是樂呵,根本不理父皇的茬。

褚雪笑著替小人兒解釋,“男孩嘴笨,本事都長在腿腳上了,估摸著得先會走才會叫人呢。皇上別急,這幾個月先看安安的,等過了年,咱們就看瑄兒了。”

語罷捏捏小胖娃兒的臉蛋,柔聲道:“是不是啊,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