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章 懲罰 讓婉竹去家廟領罰。

齊衡玉的驚世一舉在齊國公府內也引起了軒然大波。

先是齊國公齊正, 縱然他也更偏寵月姨娘這個妾室,對李氏只有明面上的尊敬而已,可他卻不會像齊衡玉一般在人前鬧出這樣大的笑話來。

齊衡玉正是要加官進爵的時候, 若是在名聲上有了什麼瑕疵, 這玄鷹司司正一位說不準便會被他人捷足先登。

為此, 齊國公舍了不少銀錢賄.賂御前總管, 總要讓他在陛下面前為齊衡玉美言幾句才是。本朝妾室地位比前朝低下許多,尋常士大夫以及官員們即便再寵愛家中的妾室,也不敢做出寵妾滅妻這樣有悖人倫的事來。

“國公爺息怒,世子爺自小便比尋常人家的公子爺懂事知禮, 如今不過是納了個可心的妾室罷了, 先頭爺娶了清河縣主,可夫妻不和,爺日日臉上都沒個笑影,成婚四年連個子嗣都沒有……”

齊國公身邊的小廝收了李氏的好處, 正在絞盡腦汁地為齊衡玉說話,誰知齊國公卻了無耐心地瞪了他一眼, 道:“行了,我是他老子,還能拘著他不許他納妾不成?連那婉姨娘上族譜一事我也許了他, 只要他不鬧出什麼不堪的事來, 他要怎麼寵幸那妾室都隨他。”

如今齊衡玉在花廳內衝冠一怒為紅顏, 讓滿京城上下都傳遍了他寵愛妾室的流言蜚語, 若是傳到有心人的耳朵裡, 不知會鬧出什麼事端來。

為了齊國公府的名聲, 也為了齊衡玉的青雲官途, 齊國公思忖再三之後, 便對自己的心腹小廝說:“你去尋太太,就說安國寺的高僧為我們府裡算了一卦,要婉姨娘去家廟裡清修兩個月,方能解了纏著齊國公府的煞靈。”

那小廝一聽便知齊國公為了平息京城內的流言蜚語,意欲讓婉姨娘消失在人前,等過了這一段風聲之後,再把她請回齊國公府。

齊國公神色冷厲,小廝也不敢拖延,領了命後便一徑往內院走去。

而李氏聽聞了齊國公的吩咐之後,只愁眉不展地與朱嬤嬤說:“他自個兒也是這樣性子的人,憑什麼又要管兒子的是非?”

主子之間的齟齬,即便身份威重如朱嬤嬤也不敢妄自多言,只能顧左右而言其他道:“外頭到處都在傳世子爺和婉姨娘的流言蜚語,國公爺這麼做也是為了世子爺好。”

李氏何嘗不為了齊衡玉的名聲而擔心不已,只是她與齊國公夫妻情分淡漠,若非情不得已,她實在是不願與齊國公同仇敵愾。

李氏尚且在踟躕不定的時候,伺候齊老太太的朱紫趕來了松濤院,向李氏行了禮後便道:“老太太晨起時食慾不振,正念叨著朱嬤嬤那一手拿手的雞絲涼麵呢。”

朱嬤嬤受寵若驚地說道:“奴婢這就給老太太去做。”

朱紫含笑目送著朱嬤嬤離開正屋之後,見四下無人,便俯身在李氏的耳畔,輕聲說道:“太太,老太太這兩日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安穩,奴婢特地來向太太您討個主意呢。”

李氏聽聞齊老太太身子不適,一顆心也不由得高高懸起,只追問朱紫道:“如清週歲禮那日母親還好好的,怎麼這兩日就食慾不振了?”

說著,李氏便也撂下了松濤院的事務,與朱紫一齊趕去了朱鎏堂。

齊老太太早知李氏會來拜見她,便已在躺在了明堂上首的羅漢榻上,如今正是暑熱的時候,她卻穿了一聲薄襖,雙膝處還蓋了一條毛毯,儼然是一副十分畏寒的模樣。

“母親。”李氏朝齊老太太行了禮後,滿含擔憂的目光便落到了齊老太太身前的秦嬤嬤身上。

秦嬤嬤察覺到李氏疑惑的視線,因見齊老太太一副懨懨的不願多言的模樣,便悄然走到了李氏跟前,輕聲對她說:“老太太這是犯了心病,還要太太您多勸勸她才是。”

至於齊老太太為何會犯了心病,秦嬤嬤心裡知曉,李氏自然也明白。

李氏不由得又憶起了齊國公那一番冠冕堂皇的話語,把婉竹送去家廟清修事小,可她如今已懷了六個多月的身孕,日常起居住行都要極盡小心,家廟清寒,不利於她安心養胎。

可默不作聲的齊老太太瞥了眼下首的李氏,到底是按捺不住心頭的慨嘆,對李氏說:“從前我以為衡玉對那婉姨娘是像養了只金絲雀一般,雖有疼愛,可也只是把她當成個解悶的玩意兒。誰曾想日子一日日地過去,這玩意兒也有佔據衡玉心口的時候。”

齊老太太本是打算再過個一年半載,為齊衡玉挑選個名門貴女做繼室,出身不必太顯赫,只要性子端莊賢惠,瞧著好生養些就好。

可偏偏齊衡玉在如清的週歲宴上鬧出了這樣不堪的事來,堂堂一個公子哥卻為了個微不足道的妾室衝入後院花廳與京城裡的貴婦們爭辯起來,這傳出去著實是貽笑大方。

“母親別把那些流言蜚語當真,要兒媳來說,這清竹縣主和劉氏也太跋扈張揚了一些,即便她們瞧不起婉竹的身份,卻也不能在我們府上這般凌.辱嗤笑她,兒媳聽婉竹身邊的丫鬟說了始末,清竹縣主說話太難聽了些。”時至此時,李氏還是再為婉竹說好話。

齊老太太卻冷哼了一聲,瞪著李氏道:“你也別說這樣的話哄我,妾室說到底只是半個主子,她既有臉有皮地湊到外院去迎客,應該就要知曉她這種身份的人難登大雅之堂,被人嗤笑也是活該。”

聽著齊老太太怒意凜凜的話語,縱然李氏還想再為婉竹說些好話,可瞧了眼齊老太太陰寒不已的臉色,也只能生生地把話嚥了下去。

好在齊老太太也並不是惱婉竹一人,她也別忘記花廳裡還坐著她的二兒媳胡氏,胡氏也是齊國公府的女主人,很該在清竹縣主和那些貴婦們奚落婉竹的時候為她打圓場才是。

即便她懶得費口舌為婉竹說話,也得尋個由頭把婉竹調離花廳,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能就此平息下來,不會惹得齊衡玉惱怒到衝冠一怒為紅顏。

齊老太太越想越氣憤,一時便橫眉豎目地吩咐秦嬤嬤道:“讓胡氏在庭院裡跪足兩個時辰,少一刻鐘都要重新開始跪。”

話音甫落,秦嬤嬤的目光也透過雕窗望向了烈日炎炎的天色,心裡為二太太惋惜的同時,也不敢在齊老太太盛怒的時候為胡氏說半句好話。

李氏聽著齊老太太對胡氏的處置,無端地打起了個寒顫,猶豫不絕的話語在她心口滾過幾遭,出口時染著幾分無可奈何的慨然,“國公爺也為了此事無比懸心,他的意思是讓婉竹去家廟裡清修一段時日,等風頭一過,再接她回府裡。”

此時,李氏不得不明哲保身,生怕齊老太太會在怒火的驅使下遷怒了自己。

她不願做這個分離齊衡玉和婉竹的惡人,便只能讓齊老太太來一錘定音。齊老太太也沉思了一陣,既念及了婉竹的身子,又反覆地響起婆子們向她稟告的京城流言。

一刻鐘後,默了許久的齊老太太覷了眼顯然鬆了一口氣的李氏,便道:“你去和婉竹說,若她是個知進退明事理的孩子,就知曉去家廟清修是她最好的路子,將來等衡玉的繼室進門,她也能有一寸之地可站穩腳跟。”

說著,齊老太太便忍不住冷哼一聲道:“她若是個蠢笨的,那便愈發不用顧及她,抬也要把她抬去家廟,只記得不要傷了她肚子裡的孩子就是了。”

李氏不曾預料到齊老太太會如此果決地下定了主意,一時便想勸齊老太太再三四一番,誰知齊老太太卻瞪了她一眼道:“為了衡玉的官職,為了我們齊國公府的名聲,你可不許有婦人之仁。”

這話卻把李氏所有未出口的話語統統嚥了回去。

*

齊衡玉卻是不知曉家中長輩對婉竹的處置,他仍是兢兢業業地在玄鷹司當值,因他的同僚們都是與他關係匪淺之人,非但沒有在他跟前與背後亂嚼舌根,反而還對齊衡玉說:“齊大人的女兒生的可真是玲瓏可愛,碧我家那小子不知要討喜多少。”

更有一個姓朱名誕的司副使,含笑著對齊衡玉說:“我家那兒子比你家女兒大上兩歲,不如咱們就定下了兒女親家,齊兄也知曉我那賤內,性子最溫順和藹,將來斷斷不會讓貴府千金受半點委屈。”

朱誕也出身於顯赫世家,雖不是嫡系一脈,卻因年少有為而壯大了自己這一族的庶脈,風頭甚至隱隱有壓過嫡系一派的勢頭。

齊衡玉只笑著對朱誕說:“她娘說了,將來這兒女親事不好由我們來自專,總要女兒自己中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