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7頁

所以對於這次她們上門,王元兒也很好奇,一問之下,才知她們的來意。

原來是為了鎮子上的流民來的。

換她們的話說,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流民也越來越多,又沒口吃的,太可憐,所以她們聯合了鎮上幾家稍有家底的,準備辦個粥棚,贈粥贈衣,這便來問王元兒要不要參與一份。

王元兒沉吟了片刻,問:“也不知何夫人你們這辦粥棚的計劃是如何的?”

何夫人和陳夫人對視一眼,笑道:“我們準備分別在破廟和我家門前設粥棚,這由我和桂花巷的張地主家的夫人來辦,陳夫人則是負責分派棉衣的那部分,棉衣也已經在緊著做了。”

“乍然要做這棉衣,能有這麼多棉花?”王元兒有些意外。

“大姑娘有所不知,我孃家兄弟有百畝棉田,今年棉花收得好,我與我兄弟商量過,這棉花他能給我們報低價。”陳夫人笑著道。

王元兒眉一挑,看向她。

孃家兄弟的棉田,這裡頭……

陳夫人似是看出她心中所想,就道:“大姑娘也不必擔憂,這棉價我們都以如今的棉價低上一成得來的,都是作好事,我那兄弟也是想盡一番綿力的。”

王元兒端起笑道:“陳夫人和陳老爺都是善心之人。”話鋒又一轉,道:“那這需要多少的銀子?何夫人和陳夫人也知道,我們家也就這一兩年才過起來,這……”

王元兒心善,但也不會充大頭,在外人,自家是過得好些,但真正有多少家底,也就自己知道,所以即便是幫人,她也只能出點綿力。

“我們都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但集眾之力,能幫上多少就幫多少,咱們比不過那些大戶人家,小辦也是成的。”何夫人笑著說道。

“沒錯,大姑娘也不用出多,能拿一百兩就是姑娘的善心了。”陳夫人緊著說。

一百兩,王元兒想了想,這倒也不是不能拿出來,便點了點頭。

何夫人和陳夫人看她點頭,也連誇了幾句,又說了一會子話,就提出告辭,畢竟後續的事宜也挺多。

王元兒將人送了出去,答應回頭差人把銀子送過去,兩人都歡喜不已。

崔源也在這時登了門,恰好遇著那兩人離開,便問王元兒什麼事,聽得是辦粥棚,微愣了一下。

“怎麼,這裡面有什麼不對嗎?”王元兒看他那微妙的表情,便問。

“這粥棚,其實也不算是她們牽頭提起,乃是新任的縣令夫人出的主意。”崔源回道。

“新的縣令夫人?李大人調任了?”王元兒有些驚訝,那李賢好像也沒任多久這邊的縣令吧。

崔源點頭稱是;“李大人已經調到鹽運使任副使,這新上任的知縣是通州縣丞升任上來的,姓石,也就這一兩個月才調來。”

“哦。”王元兒皺了一下眉,又道:“那石夫人倒是會抓住時機。”

作為一個後宅夫人,就是以這樣的手段法子來幫著夫君鞏固地位,拉攏人心,所以說,後宅也是職場,也是戰場。

這石夫人是新上任的夫人,趁著這一波流民潮,辦個粥棚,既結交了各個後宅夫人,也趁此拉攏人心,也是一舉數得。

用銀子造勢,這是最簡單和方便的了。

王元兒抿了一口茶,也不知該笑還是該說啥的好。

“一百兩倒也不多,就當圖個心安吧,反正也不用你出什麼力。”崔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