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1頁

張氏看公婆同意了,那簡直就跟中了大獎一樣,王婆子說什麼她都應了,興匆匆的就收拾了行李準備前去薊縣。

王元兒從許氏口中得知這訊息後,有些意外,但想一想,這也不為過。畢竟王二如今也算是個官老爺,他不同那些大家之子,外放不帶正妻的話就帶侍妾過去伺候,也幫著操持後院。

而王二這一年半多,也沒在薊縣置業,而是住在府衙,平時交際也都是跟著上司的,倒是買了兩個丫頭幫著漿洗什麼的。

這一年半載倒也沒什麼,長此以往卻是不得,畢竟後院也是要有人幫著操持的。

而張氏再不濟,也是正兒八經的妻子,幫著應酬後院的夫人也是理所當然,到底在這官場上,後宅很多時候和官場上是息息相關的,端看她自己就是了,有多少訊息是從其他夫人口中傳過來的,心裡清楚得很。

所以對張氏去王二那邊,王元兒也沒什麼意見,也就盼著張氏別犯渾,就算幫不了忙也別拖王二的後腿就是了。

……

生怕遲了王婆子他們就會收回之前的話,張氏對去王二那邊是迫不及待的,沒兩天就拾掇了行李,交代了媳婦掌家,照顧公婆和小叔子,自己就帶著喜兒和一個使喚丫頭,坐著馬車就奔了薊縣,絲毫不管是不是還在七月鬼節。

王元兒等人都十分無語,這二嬸是半點場面功夫都不做呢,王婆子更是氣得又罵了幾句。

“我卻是不知道二嬸這麼惦念二叔的哩。”王春兒失笑道。

王元兒輕嗤:“她哪是惦念二叔,是惦念她那官夫人的派頭呢,一個縣丞夫人,怎麼都比一個山野農婦要強的,她早就想擺這款兒了。”

“還是大姐你看得真切。”王春兒難得狡黠地眨了眨眼。

王元兒嘴角微微一勾,道:“你別說,二嬸這一走,我頓覺耳根子也清靜了不少呢。”

王春兒噗嗤一笑:“你這話可不能叫二嬸聽去了,不然她又得在後頭編排你。”

王元兒卻是半點都不放在心上,笑著岔開了話題,聊起了養兒經。

而張氏這一去,不僅王元兒覺得耳根清靜,便是連許氏,也覺得天都要比往常的亮。

雖然她是婆婆的甥女,但在她心裡,是看不起這婆婆的,見識不高,卻硬是要擺款兒,尤其會擺婆婆款。

誰喜歡被立規矩啊?許氏也不喜歡,婆婆這一走,雖然頭上還有太婆婆,但比起婆婆,好說話多了,只要自己嘴甜點,也就哄得老人好好的。

也不知是王婆子惱自己的媳婦不聽話,還是想要抬舉孫媳婦來和媳婦打擂臺,她對許氏是完全放權,聽之任之。

所以,在她的授意和放權下,許氏很快就把老宅的家掌了起來,頗有些春風得意,走路都帶風的樣子。

唯一遺憾的,就是成親大半年了,肚子裡卻還沒有訊息。

許氏心裡有些急,知道王元兒之前去過求子,便也拉著王春兒也去了一趟求子。

轉眼便是中秋。

這是王元兒成親後小家的第一個秋夕節,她的肚子也都六個月了,還興致勃勃的挺著高高的孕肚指使著下人掛燈籠。

如今她打理小家的中饋已是漸入佳境,人人分工明確,誰幹什麼,都是有條不紊的。

既是中秋,少不得做月餅,王元兒親自調了幾種餡兒,買了模子,做了月餅分派相熟的人家,倒也十分應節。

到了中秋當天,王元兒把孃家的兩個還小的弟妹都叫了過來一道過節,本也叫上陸娘子的,可她臨時說要去京中探望老姐妹,便作罷。

一家子熱熱鬧鬧的吃了團圓飯,又玩起了猜燈謎,王元兒還拿了好些東西出來做彩頭。

這主子有興致,做下人自然都陪著,尤其還有彩頭,大傢伙也就都鬧哄哄的猜著燈謎,連小寶來也猜中了兩個簡單的成語燈謎。

他先是跟著秋棠她們學武,後來宋四少來了,又跟著他學,如今扎馬是已經極穏了,而今年初,王元兒他們搬回來後,崔源又親自給他啟蒙,小傢伙聰明,已經學了好些個成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