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五章 許牧又一個預言

其實隋朝的官員給養,十分豐富,一般是給祿米、職田、雜役、調料、布匹等。

吏部侍郎和將作大監,作為從四品的官職,每年把所得的這些俸祿摺合起來,差不多是一百五十貫。

不過可支配的現金收入就少得可憐了。

工資很高,當然,還是沒辦法和宋朝比。

在大宋朝,高薪養廉,隋唐時期同等級官員一年的俸祿,僅僅是相當於宋朝的一個月。

就這樣,許牧住在二裴家中,二裴欠的錢也越來越多。

每一筆款項,許牧都將其清清楚楚記錄在賬。

但……在知道了這兩個糟老頭子一年收入一百五十貫後,僅僅是吃用,不足以讓他們傾家蕩產。

許牧決定,針對他們,打造一個宋朝才出現的釣魚專用工具。

然後高價賣給二人。

……

江都城圍城了足足七天時間,待司馬德戡和宇文化及扶持了楊浩上位稱帝后,進行了一波大赦天下,江都城也不再戒嚴。

許牧便讓王昭聯絡木匠,鐵匠,船匠這些人,花費了三日時間,總算把他理想中的釣魚專用器具給打造了出來。

然後……

許牧誠邀二裴一起泛舟淮水,給這兩個糟老頭子秀一波宋朝才出現的高科技釣車。

沒錯,他打造的,就是釣車!

在唐朝以前,南方開比較晚,實際上,若沒有老楊運河的鑿通,南北交通順暢,南方的展至少要晚個上百年。

而江南水鄉,漁業豐富,除了捕魚之外,釣魚行業也在宋代逐漸繁榮了起來。

宋代著名學者邵雍,便寫了一篇《漁樵問答》,其中便講述釣魚完全靠的是六個東西,竿也,綸也,浮也,沉也,鉤也,餌也,跟近代釣具相比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綸,也就是釣魚專用的絲線。

而在宋代,釣車,也就是釣船隨之盛行,給了釣魚極大的自由度。

提起釣魚,二裴頓時來了極大的興趣,紛紛湊到許牧身前,蒼老的眸子一眨不眨的。

“許大郎,這東西真能釣數十斤的大魚?”裴矩的臉上寫滿了不信。

初見釣船,的確是好,但他只覺得耗資巨大,華而不實。

釣魚生生被整成了泛舟。

許牧聞言,淡淡一笑,握起了魚竿,在兩個老頭震驚的目光中,將魚餌拋向了七八米外的河水中。

兩個老頭當時眼睛就直了。

“這……這這……豈能扔得如此之遠?”裴矩乃是人精,一下子便看出了許牧所說開出的新式魚竿的優勢所在。

與之相比,他平時釣魚的小魚竿,只能在三米內的水域垂釣。

侷限性太小了。

裴蘊身為將作大監,很快就現了許牧手中魚竿的關鍵,忍不住開口道“是這個筒的原因吧?”

他指著的,整是在魚竿尾部,固定的一個釣筒。

魚線都被纏在了其中,只要把前竿狠狠朝遠處一甩,纏繞在釣筒上的魚線,便會自動延展。

力氣越大,甩得越遠。

許牧聞言頷道“沒錯,我研的新式釣船,專釣大魚,非數十斤大魚不釣!”

許牧聳了聳肩,為了這一次節目的表演效果,他再次喚來了王昭,並讓他潛伏在水裡,假裝大魚上鉤……

為了忽悠這兩個糟老頭子,他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甚至還準備了……一條半死不活的大魚,王昭隨時可以在水裡將它掛在鉤子上。

這個時代的人,遠沒有見過這種套路。

即便是裴矩這個人精,也不會往這種方面想。

隨後,裴蘊和裴矩兩個老頭見獵心喜,十分霸道地搶過了魚竿,一直盯著七八米外水面的浮標。

“動了!動了!”忽然,裴蘊驚叫道。

許牧聞言,望向遠處的附表,很好,王昭已經趕到了戰場。

隨後,浮標一沉一浮,力度極大,兩個老頭經驗老道地操控著魚竿,試圖給這條魚拉上來。

結果……遇到了一股巨力!

裴矩心頭一喜,連忙用上了吃奶的勁,和裴蘊一起,與這條“大魚”開始僵持角力。

“如此巨力,此魚必是百年難見啊!”裴蘊深吸了一口氣,開始費勁拉扯魚竿,還不忘回頭喊道“許大郎,快來幫忙!”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