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一点儿没觉得这是难题。
她兴致勃勃看着太史令,袁忻则同样展示:“分天地取一人,此乃分二挂一。”
“接下来,就要揲四了。”
所谓“揲四”
,就是将左右两边的蓍草四根分为一组,余下的就是余数。
与“人”
那一根相加,便得“一变”
。
将余数取出,放置一旁,而后再挂一揲四,如此三变,方得一爻。
巧了!
太史令笑道:“臣问卦大王婚姻事,一变得【九】,秦卿若何?”
秦时低头再次复算:“得【六】。”
太史令摸了摸胡须:“【九】为老阳之数,【六】为老阴……有趣有趣!”
他沉心静气:“再来。”
如此反复十八变,二人将得出的数报出,同时哑然。
太史令得六九之数,始为阳极,乾卦。
但阳极转阴,乾天转坤,为坤卦。
秦时得六六之数,始为阴极,坤卦。
阴极转阳,地坤转乾,为乾卦。
秦时看不懂这个数,但六次都是同一个数,未免有些极端了吧?
她唯恐卦象有些不好,再刺激姬衡敏感的心,因而主动问道:“太史令,蓍草占筮,为何要五十之数,又为何要有一不用?”
太史令正沉思解卦,闻言略一沉吟,便道:
“河图有云:一二三四五,乃天之气,故称生数。
六七八九十,乃感天之气化生万物,故为阴,为成数。”
“五居中央,乃天地交汇之气。
故,五为土之生数,十为五之成数。”
“《尚书》又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周易》有解:五为阳,十为阴,五十相得,乃天地变化。”
“蓍草用五十问卦,乃人之气机与天交映,所得为上天暗示,故而定五十之数。”
秦时耐心倾听,虽然理解的仍旧不透彻,但却不妨碍她记下。
太史令已然解卦成,此刻看她凝眉,又难得看看高阶上对二人置之不理的秦王,此刻小老头摇头晃脑:
“至于【有一不用】,一乃太极,生两仪四象万物。”
“《系辞》有曰:天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一之遁,乃天地之变,寓意人力或可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