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能在一个座舱里一起飞的,彼此的关系都是相当的好,转弯也快的很。
反正两个人要想长期关系好,总会有一个比较死皮赖脸。
大家都默认。
舰队也默认。
在体能训练期间,体现的更充分。
尤其是徒手格斗,制服术对练,都有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的。
关系不好,一般还真受不了。
修行者也一样有痛觉的。
三座的碟形重型战机,飞行机师多到三人,可各有各的飞行座舱,隔的远,顶多眉来眼去的。
和单座战机,双座战机比,有的不足,有的有余。
救援船上,飞行机师3人,都在一个驾驶舱里,飞行座舱也是一个人一个,只不过是前面两个并排,后面一个单列。
统舱里还有几位医护飞官,都是紧挨着坐在开放式的飞行座椅上,互动的花样就更多了。
要是没有战友受伤,整场战斗不需要出动救援,也是闲的很。
不过累一点不少受。
在虚空中飞来飞去,机动变轨,甩来甩去,前仰后合,面部狰狞,内部翻腾,难受劲一点不比飞行机师差。
回到战舰,收了变形护甲,脱衣服洗澡,谁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能比好半天,谁的花样好看。
维修船有10名飞行机师,三名飞行机师在驾驶舱,飞行座舱布局和救援船一样。
三名医护飞官在医护舱,坐的开放式飞行座舱。
四名飞行维修师在空间很大的维修仓,各有各的战位,飞行座舱都是在不同的角落,彼此可见。
出现维修任务,飞起来也很颠,近接后的桥接,收容动作难度都不小。
战场环境,要么我占绝对优势,没战机受损,维修船就只用担心自己个别被爆了。
要么有战机受伤,去救它得有多危险,可想而知。
可维修船就是干这个的。
救援船也是,多危险也得上,区别只是救援船主救人。
舰载舰上的人更多了。
那就是一艘小战舰,故事更多了。
一段超高速巡航后,唐娜率攻击集群进入减速飞行,又是一阵阵的好难受,可也得受。
宇宙规则如此。
变速飞行的代价不光是消耗光子电池,也消耗战机的结构强度,消耗飞行机师的生命力。
只是无畏的人类不怕这些消耗。
生命力可以再生,喝水吃饭睡觉,锻炼修行都能促进生命力的再生。
人是这样,战机也是。
生态复合装甲,记忆融合材料,智能修复系统,都可增强战机的生存能力。
光子电池只能回战舰补充。
战机自带的光子电池组决定着战机的作战半径。
空战中,失去光子电池的动力支持,战机就只能在虚空中随惯性漂流。
生命维持系统更是离不开光子电池的能源支持。
战役方案的制定,是以每架战机,每艘战船的作战能力为基础来搞的。
又因为舰队的零阵亡战略,超远程作战,非接触作战就对战役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拿舰员的命去换取胜利,在入侵岚缇域的战争中是不成立的。
牺牲可以,牺牲敌人,牺牲岚缇人,随便多少,只愿岚缇域的和平早日来临。
战机一直在飞。
战舰也一直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