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虎一脸感激道。
“其实我并没有特意关照,所有百姓都是一视同仁的。”
薛云摇摇头坦然说道。
考虑到部分百姓上了年纪,又或是身体有疾腿脚不便。
所以他专门安排了一些马车用来载人。
不管怎么说,是他决定强行带上这些百姓离开的,那么他自然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担起责任。
至少。
他必须要照顾好这些百姓。
“薛都尉真是仁义。”
徐虎不由感叹道。
“仁义?呵呵,恐怕不少百姓背地里都在狠狠咒骂我呢。”
薛云可不觉得。
任谁被强行带离都会心生不满,嘴里不骂上两句都算客气了。
若非是他打败了入侵的戎人,又掌握了县里为数不多的武装力量。
恐怕这些百姓根本不会轻易就范。
“那是这些人完全不懂薛都尉其实是在救他们。”
徐虎肯定听到过百姓里的风言风语,脸上都露出了愤愤不平之色。
要是薛云不带他们走,万一戎人攻来,他们还有命活啊?
偏偏这些百姓非但不领情,背后还要不少诋毁咒骂的人。
“是非功过以后自有人说,眼下还是好好赶路吧。”
事实上薛云决定带这些百姓走的时候,反应最大的不是这些百姓,而是历尽艰辛赶到三河县带信的郭保。
他的理由相当充分。
如今事态紧急,他们必须尽快赶往郡府,否则晚到一天难保会发生什么变故。
三河县离郡府约莫四百里。
少数人快马加鞭的话几天就能抵达,可一旦带上大量的百姓同行势必会极大拖慢他们的赶路速度。
假设一天能赶二三十里路,少说都要半个月才能到郡府。
这是郭保断然难以接受的事情。
可惜胳膊扭不过大腿。
如今是郭保代表郭守孝来求助于薛云,而不是薛云求对方。
他说了才算。
薛云也知道迟则生变的道理。
但他更坚信一点。
只要戎人大军未能攻陷幽都府,从而抽出兵力来对付东山郡。
那么东山郡的局势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郭保曾经说过郡守其人,对方名为方融,祖上是开国县侯,后家道中落,直至他这一代才有起色。
方融今年三十有五,为人豁达,行事谨慎。
换而言之,即便他有意投靠戎人,以他的性格都不会轻易做出决定。
唯有幽都府陷落,估计他才会彻底对朝廷死心。
在此期间,选择观望才是稳妥之举。
“薛都尉,出事了。”
离开三河县的第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