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居然是一代功臣、大明永昌侯蓝玉。
蓝玉为何会在此时此地以这般姿态出现?他背负荆棘,向午门跪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这位发现他的官员,随后赶来的众位大臣也同样满腹疑虑。
尤其是一群以徐达为首的淮西武将,几乎抑制不住想要上前质问蓝玉的冲动。
却被汤和与傅友德迅速拦下,因为他们清楚蓝玉此刻行为的来龙去脉。
现在没有人能够贸然前行,他们只能等待——等待那位大明帝国的君主,也就是洪武皇帝下令准许他起身。
洪武皇帝的威严不容冒犯。
当午门终于在羽林右卫的合力之下打开后,大批朝中重臣文武百官穿过开阔的城门,在地上跪拜经过蓝玉的身形,随后踏上通往大殿的汉白玉石阶。
左侧武将、右侧文官井然分立,静候上方那座镀金龙椅上的主宰来临。
不久,传来了礼官郑有伦高昂的声音:「陛下驾到!」百官齐刷刷俯身叩拜,并一同呼喊起敬辞。
「吾皇万岁万万岁」此三声齐呼震彻奉天殿前。
身穿大红蟒袍的朱元璋迈着威风凛凛的步伐走到了龙椅之前,稳坐下来。
身旁,其长子朱标安静侍立一侧。
「你们都起来吧。
」一声低沉命令响起。
很快,随着郑有伦的高呼和文武群臣再度俯首谢恩的礼节完成之后,百官们逐渐重新直立起身子。
按照惯例,文官领队詹徽即将迈出队伍准备陈奏事务。
但是这一次,朱元璋却先行开口打断了他的计划。
「今天呀,我有一件要事要公开宣示给诸位知晓。
」
这句话使正欲行动的詹徽和其他在场的大小官僚心中无不升起一阵猜疑。
既然能由朱元璋亲自提出来的事必定非同小可,定然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
「此事由太子来说。
」朱元璋指向一旁站立的太子朱标道。
「父皇,」朱标恭敬鞠躬后,从容走向御路台阶顶部站稳了身躯俯瞰底下的众多廷臣。
「自大明驱逐蒙古统治者,顺应天命人民所愿统一天下并收复燕云十六州等地,重现中华全土之格局,实为真正的正统。
但有一朝鲜半岛的小国名曰高丽,拒不承认我大明正统性,仍视自身为旧蒙元政权属地且称作是征东行省的延续。
多年来它不断联合北元残余势力频繁侵扰我边界地区,劫掠我民众财产,致使边民长期陷入战乱困苦之中。
为此为了安定边境民生,并彰显国力强盛之势。
今日特决定以正义之师兴讨伐之兵对抗高丽,希冀众爱卿戮力一心为这一役付出全部努力,争取完全胜利!」
语毕,朱标退回父亲旁边位置。
而听到这一消息的百官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毋庸置疑,那些属于武将群体的人们自然欢欣鼓舞,热血沸腾!
若有战事,那么这些武士总算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他们便能看到通往巨额财富与凭功封爵的道路展开。
一旁的文官群体则是满是震撼。
吏部尚书詹徽和其他五位尚书相互看了一眼,传达了各自的想法。
紧接着,六位尚书同步上前。
在十二道御龙神道下,恭敬地鞠躬行礼,说道:
“微臣詹徽,请陛下撤回诏令!”
“微臣林川,请陛下撤回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