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认为,二位道友若是真觉得巫族能祸乱洪荒,掀起量劫,着实是多虑了。
况且,道祖册封东王公为仙首,众仙议事,岂能僭越?”冥河看向眼前的帝俊、伏羲,开始一边装傻,一边睁着眼睛说瞎话。
“况且,若吾真有罪,又岂会有天道功德?
不过二位道友所言,吾已记在心中,待到紫霄宫再开之际,若真有罪,吾必向道祖请罪。
诸位道友,告辞了。”冥河看向眼前的帝俊、伏羲,一甩道袍,转身离开,根本不给帝俊、伏羲接话、挽留的机会。
必须得走了,再晚点,他还真怕帝俊说出什么让他难以推脱的话来,毕竟,和巫、妖搅在一起是万万不能的。
至于道祖降罪?
不可能!
他所行之事,即推行地仙道,从明面上看是绝对的为仙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好事,而现阶段,巫族也只是扩张,还远远未到有量劫兴起的地步。
在没人知道道祖真正目的的情况下,谁看了他不说一声“冥河对道祖忠心不二”?
就算道祖真的震怒,那他最多也就是“好心办了坏事儿”而已,在确定了道祖的好感度能刷,并且已经将道祖的好感度刷到了一个较高的地步的冥河看来,这和被卷入巫妖量劫相比,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思及此,冥河当即便决定继续回去修行。
还有什么比修为更重要呢?
……
紫霄宫中。
注视着这一幕的鸿钧长叹一声。
到这里,鸿钧已经明了冥河的思路了。
没错,冥河是太相信祂这个道祖了呀。
因为冥河太过相信祂,也对祂太过忠诚,所以,冥河根本想不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对洪荒局势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换位思考一下,鸿钧扪心自问,祂站在冥河的角度,也不会相信巫族能掀起一场量劫的,毕竟巫族再强,也强不过圣人。
而在一个洪荒各大势力皆属于仙道,属于玄门,而玄门的领袖还是一位圣人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有量劫兴起呢?除非,是祂这个圣人故意的。
事实上的确如此,但每个人的思维、视角都有局限性,冥河不可能看到那么多,同理,冥河也不可能知道祂的谋划,所以,有这般思维也属正常。
冥河只是对祂忠心耿耿,又有什么错?
“不答应也好,若你真被搅进了量劫中,吾还真舍不得。”鸿钧看向继续返回血海之中清修的冥河,点了点头,暗暗赞许道。
不过,和冥河的表现一比,鸿钧又觉得其他大能做的不够好了。
虽说帝俊等人的行为有利于他的谋划,但是他们又不知道自己有意掀起一场量劫,此刻四下奔走,是不相信祂这个道祖的能力吗?
这么一对比之下,更显得冥河的信任难能可贵了。
旋即,鸿钧又将视线投向了昆仑山,祂倒想看看,祂的几位弟子们,如何想,是否相信祂这个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