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有旨,锦衣卫暂由我统辖,若无变故,待皇上北伐归来,你或可正式出任锦衣卫指挥使。”
听罢此言,张懋面露喜色,连忙谢道:“末将多谢太孙殿下提携。”
朱瞻基看他这般模样,莞尔一笑,摇摇头道:“我的提携无用,关键在于你自身是否具备相应才能。
即便我让你登此高位,也难免有人伺机取而代之。
毕竟觊觎锦衣卫权力者,绝非寥寥几人。”
张懋闻言深思片刻,随即领悟朱瞻基所言之意。
锦衣卫权柄之重,世人皆知。
欲坐稳指挥使之位,仅凭运气断然不行。
且不说远,当前锦衣卫仍受朱高燧约束,而朱高燧与汉王党关系紧密,汉王又素来与太子不睦。
朱高燧清楚自己已然选择了站在太孙这边,即便他此刻占据着锦衣卫指挥使之位,一旦朱瞻基有所动作,他依旧难以信任。
朱瞻基见其明白心意,便未多言,有些事终究只能意会。
随后问道:“哦对了,你此行应该有要事吧?”
听闻此言,张懋这才从怀中取出一折子递予朱瞻基道:“太孙殿下,这是近几日我率军剿灭纪纲余党、整顿锦衣卫后留下的职位空缺名单。”
“其中指挥佥事两人,镇抚使两人,十四所千户五人,副千户八人,百户二十四人,试百户四十九人,总旗七十人,小旗一百五十人,望太孙过目。”
朱瞻基接过折子并未立刻查看,而是先问:“呈报给圣上了吗?”
张懋忙答道:“已呈报,圣旨回来说一切由太孙做主!”
朱瞻基听后愣了一下,有些疑惑,脱口反问:“让我做主?”
张懋点头确认:“圣旨确是如此说的,否则我也不会将名单送来。”
“啧啧!”
朱瞻基皱眉咂嘴,觉得这定是老朱别有深意,让自己堂而皇之地安插亲信入锦衣卫?
若换作父亲那般单纯之人或许信了,但以自己这不靠谱的祖父,怕是另有玄机。
思索间,他又问:“我三叔如何?可有传来什么消息?”
提到朱高燧时,张懋脸现异色,迟疑片刻方道:“据闻,殿下已被圣上安排去养马了。”
“哈哈!”
朱瞻基一听这话,再也忍俊不禁,刚入口的茶水竟喷了出来,咳了几声后才难以置信地问:“你是说,圣上将我三叔派去做弼马温?”
嘿,养马的官职不就是弼马温嘛!弼马温避马瘟!
堂堂朱高燧竟沦落为弼马温,要是这事传到应天府,今日最热门的话题必定与此相关。
切莫小觑古时这些场所的八卦传播力,许多机构都将暗桩安置于此并非无缘无故。
每日出入这些地方的人员中,自然少不了各级官员的身影。
张懋见到朱瞻基这反应并不奇怪,他自己得知这消息时也差不多这般模样。
皇帝虽然对这位皇子颇为欣赏,但也没有完全放心,这才将锦衣卫交由他掌控。
然而,就是这样的安排,让这位皇子被贬为御马监太监,着实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御马监太监名义上是官职,但实际上不过是个看管马匹的角色,除了几匹军马,别的事情根本沾不上边。
张懋点头附和道:“殿下此次恐怕是因纪纲之事受到牵连,毕竟锦衣卫一直由殿下统领,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殿下自身难辞其咎。”
朱瞻基听后恍然大悟,随即又略显失落地说:“这样说来,倒是便宜了我三叔。”
这里毕竟是乾清宫,东厂的人也在场,张懋不敢直接回应,便换了种说法:“听说户部和兵部加大了北伐的军费开支,工部也得赶制十万斤**,看来皇上心情很好。”
朱瞻基自然领会了张懋的意思,这是在提醒他,只要皇上心情好,就不会真正动*朱高燧。
顶多也就是走走过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