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爷爷,这药得炼多久?”他边捣药边问,鼻尖沾着点绿色的药粉。
“得用桃花阵的灵火炼七七四十九个时辰,”
“还得有人用灵力守炉,不然药效会散。”
老张往丹炉里添着生泉水。
李江和沐瑶对视一眼,同时抬手按住丹炉的双耳。桃花契印的灵力顺着炉身流转,与里面的药草相和,丹炉里顿时飘出股清甜的香气,竟引得院子里的桃花纷纷落下,飘进炉口,化作点点火星。
“瑶光这方子真神了!”老张抚着胡须笑,“连桃花都来帮忙。”
守炉的日子里,三人轮流通宵照看。李江守夜时,总把瑶光的本命玉佩放在炉边,玉佩的金光能稳住火势。
沐瑶会弹些轻柔的琴曲,让药草的灵气更顺;小林则采来最新鲜的凝魂草,用青木灵力催药性。灵月兔也没闲着,总在炉边打盹,月精珠的微光落在药渣上,竟让废渣都长出了嫩芽。
第四十九天清晨,丹炉“嗡”地一声轻颤,炉盖自动弹开,里面飘出三朵桃花形的药丸,通体莹白,还沾着层露水似的光。
老张拿起药丸闻了闻,连连点头:“成了!这清灵散里混着你们三人的灵力和桃花阵的灵气,以后就是青峰山的保命药了。”
小林把药丸小心地装进玉瓶,灵月兔突然跳上桌子,用爪子指着药庐的方向——那里的镇魂花不知何时开了,花瓣红得像玛瑙,却没了往日的戾气,反而透着股温润的灵气。
“看来凝魂草真能中和它的煞气。”沐瑶轻声说,指尖拂过琴弦,琴音与镇魂花的灵气相和,竟生出种奇异的安宁感。
李江望着那片镇魂花,突然明白瑶光师姐的用意——所谓守护,不只是斩妖除魔,更是让那些本带戾气的东西,也能找到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方式。就像这镇魂花,如今也成了青峰山的一道风景。
青峰山的修士们听说李江他们收服了蚀脉虫,都来望星台道贺。为的是赤霞峰的刘长老,手里捧着个玉盒:“这是赤霞峰的‘丹霞砂’,能加固阵法,上次你们护灵脉时我没能赶来,这砂就当是赔礼。”
李江接过玉盒,里面的丹霞砂红得像火,与星辰链的光带相触,竟生出金色的火星。
“刘长老客气了,”
“正好能补全星图阵的弱点。”
他将砂递给沐瑶。
众修士围坐在望星台的石案旁,沈道长拿出瑶光的手札,指着里面的护山阵图:“如今桃花阵虽稳,但青峰山的灵脉四通八达,还得在各峰布下子阵,才能形成真正的天罗地网。”
“我们黑松峰愿守西侧的风眼谷。”
“那里风大,适合布‘锁风阵’。”
黑松峰的张师兄站起来,他手里的墨玉笔能画符镇煞。
“赤霞峰守东侧的赤岩坡,”
“用丹霞砂布‘炎壁阵’,能挡火系邪祟。”
刘长老抚须道。
众修士纷纷认领阵点,沐瑶在旁用琴谱记录,指尖划过之处,琴谱上自动浮现出各峰的方位图——竟是星图琴谱的衍生用法。
“这样一来,各阵的灵力能通过琴音共鸣,”
“无论哪处遇袭,其他阵点都能立刻支援。”
她指着图上的连线。
“这里得布个‘回音阵’,用忆魂石当阵眼,能把邪祟的动静传得老远。”
“我师妹肯定想守这里。”
小林抱着灵月兔,在图上找到后山瀑布的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人说话,只是默默在瀑布的位置画了个桃花标记。
李江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阵点,突然觉得这张图像极了鹰嘴崖的棋局——瑶光师姐当年未完成的守护,如今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续写。
论道结束时,众修士各自散去准备布阵。李江望着他们的背影,腕间的契印与星辰链共鸣,出清越的轻响。
沈道长拍了拍他的肩:“当年瑶光总说,青峰山的人就像这望星台的石阶,看着零散,实则连成一片,能撑起整座山。”
沐瑶收起琴谱,琴盒上的桃花纹与天边的晚霞相融:“等子阵布好,我把各阵的呼应曲谱写出来,以后大家练熟了,连琴音都能组成防线。”
小林的灵月兔突然跳下地,叼来颗熟透的桃子放在石案上。三人分食着桃子,清甜的汁水混着灵力流遍全身,仿佛能听见生泉的流水声,桃花林的风声,还有各峰传来的灵力波动——那是青峰山的心跳,稳健而有力。
七月初七过后的第一个满月夜,小林被灵月兔的叫声吵醒。兔子用爪子扒着他的窗户,窗外的月光亮得像白昼,老桃树的影子在地上晃悠,竟像是在招手。
“怎么了?”小林揉着眼睛跟出去,现兔子正对着后山的方向蹦跳。
他突然想起师妹藏在瀑布的忆魂石,心里一动,跟着兔子往后山走。
月光透过瀑布的水幕,在洞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灵月兔钻进洞里,对着最深处的石壁“咕咕”叫。小林用青木灵力探去,石壁竟缓缓移开,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道。
暗道尽头是间石室,里面堆着些旧物:几件打满补丁的道袍,个缺了口的药罐,还有架小小的织布机,上面缠着些粉色的丝线——正是做那个布偶的桃花布。
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个上了锁的木盒。小林刚要伸手去拿,盒锁突然亮起微光,浮现出个小小的桃花印记——竟与他的契印一模一样。他将腕间的契印按上去,木盒“咔”地弹开,里面放着本日记,还有支雕着桃花的玉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