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章 講個故事吧

高高的房樑上,一襲黑衣的男子手裡拿著便於記錄的紙筆,一刻不停的寫寫畫畫。

房門外頭,一人幾乎和陰影融為一體,就連氣息都讓人感覺不到。

他努力的辯別房間內的對話,將這些對話記在腦海中。

上官耀也在仔細認真的記下顧青君所言。

顧青君笑了笑,給上官耀倒了一杯水。

她自己抿了口水潤潤喉嚨:“惠帝從小就由大儒教導,自來身邊許多文臣,這些文臣是什麼身份?一個個可都是江南士紳出身啊,哪一個家裡沒有千頃良田?沒有許許多多的佃戶?惠帝由他們教導,你說,能教匯出個什麼來?”

“惠帝被教導的天然就站在大地主一邊,且滿心都是書本上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若不然,他如何一登基就急著削藩?”

顧青君如玉面上一片清冷,聲音更是如寒潭之不在石上流過,聽著悅耳,卻有無邊冷意:“他承大統,最該做的就是收攏政權,掌握軍隊,再慢慢的削弱藩王的力量,可他卻急於求成,剛愎自用,不聽人勸,逼的今上造反,最終失了皇位,丟了性命。”

上官耀聽的不住點頭:“是極,惠帝最不該做的事情就是太著急削藩,那些藩王好些都是跟著太祖打江山的,哪一個沒有心計謀略,沒有忠心部下……惠帝逼的齊王自盡,逼走了吳王,險些害了今上性命,到了這個地步,今上若不反又能如何?”

說完這句,他又問顧青君:“不過到底今上是謀反了,你說後世會如何評價?”

顧青君想了想,這個問題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

她就笑了一聲:“這個說不好,不過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好。”上官耀一聽講故事,興致頓起。

隱在暗處的那些人也都趕緊支愣著耳朵,準備聽聽顧青君講什麼樣的故事。

顧青君講的是什麼故事?

她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事情。

這個時空和她穿越前的時空不一樣,並沒有唐宋這些朝代。

歷史在漢末拐了個彎,沒有三國亂世,也沒有五胡亂華,而是被一個叫新的朝代取代,新朝二百餘年,後經亂世,被異族統治百餘年,又建立了後漢,後漢不過八九十年,便經亂世,最終是周太祖帶兵征戰十餘年,一統天下。

“我要講的是一個叫唐的朝代,這個故事要從亂世講起……”

顧青君講了隋煬帝,講了隋末農民起義,還有各路反王,以及李世民的出身家庭狀況……

“唐太宗本是嫡次子,他上面有兄長李建成,大唐建立之後,唐高祖立李建成為太子,而為建立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李世民卻被父君所忌憚……最初,李世民動了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殺弟弒兄,逼父退位。”

上官耀聽顧青君一點點的講那位秦王如何征戰天下,怎樣打敗各路義軍,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他不由的深深被李世民的風采所折服。

便是暗處那些記錄之人,也聽的入了神。

“後來呢?”

上官耀催問。

他這個時候手心裡都是汗。

他總感覺這李世民和今上還是有些彷彿的。

不過李世民更帶感。

今上是造了侄子的反,李世民直接把兄長弟弟殺死,逼著他父親退位讓賢,總感覺李世民膽子更大,能力更強。

顧青君又倒了一杯茶:“從封無可封的天策上將,到高坐帝位,李世民歷經許多艱險,他登基之後歷經圖治,提拔人才,讓百姓休養生息,不只武功,文治方面也是帝王楷模,他讓百姓從朝不保夕到豐衣足食,讓大唐擺脫了亂世的陰影,開創了真正的萬國來朝的盛世,整個大唐二百餘年,無論官員還是百姓,心中對唐太宗都是無比崇拜,他成為整個大唐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