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一章

電話那頭傳來翻動紙頁的聲音,萬烽火好像提過,神棍記東西用筆,二十多年下來,筆記多的要用麻袋裝,他現在翻動的那本本子是哪一年記的?應該很舊了吧?

“這件事,確實是我很多年前聽說的,在函谷關附近,聽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講過,他當傳說故事講的。”

函谷關?

整件事,像是缺失了好多拼板的巨幅畫面,木代心裡默唸著:對上了,又有一塊對上了。

“從哪開始講起呢,你們信不信,這世上的事,總有‘第一個’,比如,第一個吃蘋果的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個會游泳的人。”

有吧,那要很久很久以前了,但是一定有的,就好像歷史學家推測的,原始人起初茹毛飲血,後來有一天雷電引燃了森林,林火燒死了野獸,肉香引來了人群,最勇敢的那個人說:“我來嘗一嘗吧。”

於是開啟了熟食的時代。

“傳說中,這世上最初有文字記載的七則罪案——沒文字記載的不算,結繩記事也不算,一個一個繩疙瘩,別人看不懂,不具備傳遞資訊的意義。”

“但是最初有文字記載的,那時候應該是甲骨文吧,不管是刻在龜甲、獸骨還是別的什麼上,最初的七則,據說有蠱惑人心的力量,後來但凡接觸到的人,總會心性突變,也犯下類似的罪案,被當時的人稱為不祥。”

羅韌問了句:“為什麼是七呢?”

神棍嘆氣:“我也說不清楚,我後來專門查過‘七’這個數字有什麼特殊含義,《漢書》裡說,‘七者’,天地四時人之始也,一週是七天,佛教裡有七寶、七苦,人死了之後是七天一祭,比如頭七……”

“哪怕在西方,‘七’也有特殊意義,《聖經》裡,上帝創造世界用了七天,而且,天主教教義中也有‘七宗罪’的說法。”

木代不關心數字,她只關心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接觸到的人都會心性突變,是……鬼……附了身嗎?”

問完了,自己先起一身雞皮疙瘩。

羅韌沉吟了一下:“像日本的……字靈那種?”

《字靈》是日本的一則怪談,出自夢枕貘的《陰陽師》,說的是中國唐朝的一個和尚抄寫佛經,忽然有一天,有個女子出現在禪房,但總是以袖遮臉,後來和尚忍不住拉下女子的袖子,發現她臉上無口。女子消失之後,和尚再次抄看佛經,發現有個“大日如來”的如字,他少抄了“口”,寫成了女字。

故事的寓意是萬物有靈,那個字化作無口之女,前來提醒和尚。乍一聽,跟刻於甲骨的七則兇案,的確有共通之處。

神棍想了想:“也不像,《字靈》只是怪談故事,但是我說的這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總之就是不祥之物,像是法老的詛咒,冥冥中會給人帶來厄運。”

“當時的人敬畏非常,祭祀百神時也曾巫祝禱天,據說卜得的結果是,後世會出一位大德之人,了結這段不祥戾氣。”

說到這裡,神棍忽然興奮:“這個人活躍於春秋晚期,是真人,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大大有名,堪稱世界文化名人,你們猜他是誰?”

曹嚴華語音洪亮,擲地有聲:“孔子!”

羅韌看了他一眼:“是老子吧。”

神棍“咦”了一聲:“小蘿蔔加一分,剛剛搶答的是誰?”

曹嚴華之前得了木代千叮嚀萬囑咐,要對神棍畢恭畢敬:“神先生你好,我姓曹,你可以叫我曹胖胖。”

曹胖胖當然不好聽,但至少是他現有綽號,他不想再多一個了,小蘿蔔?天哪,真不知道羅韌怎麼忍的。

神棍教育他:“曹胖胖,孔子當然也是文化名人,但是你要聯合上下語境來猜,我前頭提過函谷關,老子跟函谷關可是大大的有關聯,而且老子本身,被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比起孔子,他更加神秘感一些。”

他轉回正題:“七根兇簡的事,就要從老子過函谷關說起。”

傳說中,周王室衰微,大德之人老子決意隱退,騎青牛過函谷關。

令官尹喜頗通天相,隱隱見到紫氣東來,猜到會有貴人過關,便早早候於關隘,果真攔下了意欲出關的老子,苦留無果之後,說:“先生那麼大學問,不為世間留下些什麼嗎?”

史載,老子礙於尹喜的盛情,遂於函谷關盤桓三月,留下一部約五千字的《道德經》。

但是神棍聽到的那個版本,遠不止這些。

那個版本里說,老子決意為當世除一大害,引龜甲獸骨中的七道不祥之氣於七根木簡,用鳳、凰、鸞三種青銅簡扣扣封,吩咐尹喜說,五行造世,整個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其中的每一種都能暫克兇簡,但終非治本之策。

木簡屬木,木生於土,汲水而長,暗含“木、土、水”,青銅簡扣屬“金”,“鳳、凰、鸞”為當世神鳥,其性屬火,至此五行俱全,引神鳥吉祥之氣,封印七根兇簡。

尹喜畢恭畢敬接過,問老子,先生為什麼不毀了兇簡呢?

老子嘆息說,即便乖戾兇邪,但確實是人犯下的罪責,粉飾抑或銷燬,都無法抹殺其存在,這早已是史籍的一部分了。

尹喜又問,那如果有一天,鳳凰鸞扣又開啟了,七根兇簡豈不是又要流禍世間?

老子哈哈大笑,浮塵一甩,徑直跨青牛而去,說,放心吧,這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開啟鳳凰鸞扣。